双实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06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旨在提供双实针,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针体、针尖和针孔,所述针尖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针体两端部,所述针孔沿所述针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针体的一端分别有两个所述针孔,针体一端靠近针尖的所述针孔距离针尖的距离为1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外科缝合手术。

Double solid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appliances, which aims to provide double solid needl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e needle body, needle tip and needle hole. The needle tip has two and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needle body. The needle hol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long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needle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needle body has two needle holes respectivel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eedle hole and the needle tip is close to the needle tip at one end of the needle body It's 1cm.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surgical sutur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实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双实针。
技术介绍
外科缝合是指用特制的工具、专有的技术把创口缝拢,使组织愈合的手段。缝合工具有用于缝合悬吊、固定、拉合组织的缝合线、用于引线的缝合针。缝合针由针尖、针体、针孔或嵌线端组成,其大小尺寸决定其最有效的使用程度。传统的外科缝合中,缝线与组织之间的接触是缝合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容易造成大量的组织损伤,使活细胞变成死细胞,进而引发感染,使得治疗愈合后的创口形成长期疤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双实针,其能实现缝合的时候缝合针调转方向而缝合线不出皮肤,以减少缝合线对组织的接触,使缝合损伤达到最小,进而减小治疗愈合后的创口留下长期疤痕的概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双实针,包括针体、针尖和针孔,所述针尖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针体两端部,所述针孔沿所述针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针体的一端分别有两个所述针孔,针体一端靠近针尖的所述针孔距离针尖的距离为1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体的两端部均有针尖,针体的两端对称开设有针孔,使双实针的其中一针尖刺破皮肤并使针体到达一定的标示点,带动缝合线到达标示点,再往反方向缝合时,缝合线被另一针尖带到另外一个指定位置,针体一端靠近针尖的针孔距离针尖的距离为1cm,以保证双实针调转方向时缝合线不出皮肤,这一过程中缝合线始终在皮下,如此反复以完成外科缝合,以实现缝合的时候缝合针调转方向而缝合线不出皮肤的效果,进而减少缝合线对组织的接触,使缝合损伤达到最小,减小了治疗愈合后的创口留下长期疤痕的概率;针孔有四个,进而可以按照手术要求,同时穿两个孔到四个孔,使用灵活。优选的,所述针孔的深度方向为八字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针孔的深度方向为八字型,缝合线和针孔之间存在错位现象,在缝合的过程使缝合线和针孔之间的正压力增大,使缝合线和针孔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缝合线与针孔之间的连接更稳固。优选的,所述针孔与所述针体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合线穿设针孔时与针孔的接触面积增大,以使缝合线与针孔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缝合线与针孔之间的连接更稳固。优选的,所述针体一端靠近所述针尖的两个所述针孔的孔径大小分别为0.45mm、0.4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针体同一端的两针孔中,靠近针尖的针孔比远离针尖的针孔大,以使缝合线在依次穿过两针孔后,孔径小的针孔对缝合线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而缝合线与针孔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同时,0.3mm至0.5mm的针孔直径适用于整容手术,以使双实针的尺寸能够发挥有效的使用程度,利于双实针的使用。优选的,所述针尖与所述针孔之间的连线呈直线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尖与针孔之间的连线无弧度,即双实针为直针,在宽敞或浅部操作缝合时,对柔软容易穿透的组织的损伤较小。优选的,所述针孔的孔壁表面粗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孔的粗糙孔壁增大了其表面的摩擦力,以使缝合线与针孔之间的连接更稳固,以在连续缝合的过程中,减少双实针上的缝合线与针孔之间发生滑脱导致手术中断、延误缝合的情况,同时,防止双实针遗漏在伤口内部,危害人体健康。优选的,位于所述针体两端的针孔之间穿设有缝合线,所述缝合线表面设置有倒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表面带倒刺的缝合线能在有限的空间实现快速高效的缝合,缝合线能保持适当张力,以使缝合固定牢靠且使组织对合更紧密,有效防止组织滑动,从而使瘢痕预期更佳,同时,减少线结脱落或断裂、排线或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减小治疗愈合后的创口留下长期疤痕的概率。优选的,位于所述针体一端的两个所述针孔距离相邻针尖的距离分别为1cm、2.5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体一端两个针孔距离针尖的距离分别为1cm、2.5cm,两个针孔之间留有间距,使得双实针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不容易被折断,保证了双实针的硬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针体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针尖,针体的两端沿其中轴线方向对称开设有针孔,针体一端靠近针尖的针孔距离针尖的距离为1cm,以实现缝合的时候缝合针调转方向而缝合线不出皮肤的效果,减小治疗愈合后的创口留下长期疤痕的概率;针孔有四个,可以按照手术要求,同时穿两个孔到四个孔,使用灵活;2、针孔的深度方向为八字型,以使缝合线和针孔之间存在错位现象,增大摩擦力,进而缝合线与针孔之间的连接更稳固;3、针孔与针体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度,以使缝合线穿设针孔时与针孔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大,进而缝合线与针孔之间的连接更稳固;4、位于针体同一端的两针孔中,靠近针尖的针孔比远离针尖的针孔大,以使缝合线在依次穿过两针孔后,孔径小的针孔对缝合线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而缝合线与针孔之间的连接更稳固;5、针尖与针孔之间的连线呈直线型,进而在宽敞或浅部操作缝合时,对柔软容易穿透的组织的损伤较小;6、针体一端的两个针孔之间留有间距,使得双实针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不容易被折断,保证了双实针的硬度。附图说明图1是双实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实针穿设4个针孔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的A的放大图;图4是双实针的剖视图;图5是双实针穿设2个针孔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针体;2、针尖;3、针孔;31、小孔;32、大孔;4、缝合线;5、倒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双实针,包括针体1,针体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针尖2,针体1的两端沿针体1的中轴线对称开设有针孔3,针体1一端的针孔3有两个,位于针体1一端的两个针孔3距离相邻针尖2的距离分别为1cm、2.5cm。位于针体1一端的两个针孔3包括小孔31和大孔32,位于针体1一端靠近针尖2的针孔3为大孔32,孔径大小为0.45mm,位于针体1一端远离针尖2的针孔3为小孔31,孔径大小为0.40mm。针尖2与针孔3之间的连线为直线。参照图2,位于针体1两端的针孔3之间穿设有缝合线4,可以按照手术要求,同时穿2个孔或者4个孔(见图5),使用方式灵活。参照图3,缝合线4的表面切割有倒刺5,倒刺5沿缝合线4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针孔3与针体1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度。参照图4,针孔3的深度方向为八字型。针孔3的孔壁表面粗糙。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1、针体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针尖2,针体1的两端沿针体1的中轴线分别对称开设有针孔3,针体一端靠近针尖的针孔距离针尖的距离为1cm,以保证双实针调转方向时缝合线不出皮肤,进而使用时带缝合线4的双实针的其中一针尖2刺破皮肤并使针体1到达一定的标示点,带动缝合线4到达标示点,再往反方向缝合时,缝合线4被另一针尖2带到另外一个指定位置,这一过程中缝合线4始终在皮下,如此反复以完成外科缝合,进而实现缝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实针,包括针体(1)、针尖(2)和针孔(3),其特征是:所述针尖(2)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针体(1)两端部,所述针孔(3)沿所述针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针体(1)的一端分别有两个所述针孔(3),针体(1)一端靠近针尖(2)的所述针孔(3)距离针尖(2)的距离为1cm。/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实针,包括针体(1)、针尖(2)和针孔(3),其特征是:所述针尖(2)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针体(1)两端部,所述针孔(3)沿所述针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针体(1)的一端分别有两个所述针孔(3),针体(1)一端靠近针尖(2)的所述针孔(3)距离针尖(2)的距离为1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实针,其特征是:所述针孔(3)的深度方向为八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实针,其特征是:所述针孔(3)与所述针体(1)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实针,其特征是:所述针体(1)一端靠近所述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谨
申请(专利权)人:东皇创展投资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