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宣佐牛专利>正文

强捕式捕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89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捕式捕蝇器。该强捕式捕蝇器包括捕蝇盘、集蝇盒、主体下盖、转动阀门和捕蝇罩,上述捕蝇盘上圆形阵列有四组由诱饵区、落蝇通孔和梳齿列构成的捕蝇区,梳齿列由若干呈弧形的梳齿构成,落蝇通孔的长度与梳齿列相等,集蝇盒与主体下盖活动固定在捕蝇盘底部,主体下盖内固定有动力电机及由动力电机带动转动的减速机构与传动轴,传动轴顶部穿过捕蝇盘与捕蝇罩固定,同时捕蝇罩底部固定有与梳齿列相对的推齿列,推齿列中的推齿与梳齿列中的梳齿之间呈八字形,转动阀门上的滑动头由固定在传动轴上的两个轴套上的拨块进行转动和复位,落蝇孔与过蝇孔相对时,推齿梳会把诱饵区的苍蝇推到转动阀门内,然后转动阀门由另一个拨块复位。

Strong fly catch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rong fly catcher. The strong fly catcher comprises a fly catching tray, a fly collecting box, a main body lower cover, a rotating valve and a fly catching cover. The circular array on the fly catching tray has four groups of fly catching areas which are composed of a bait area, a fly falling through hole and a comb row. The comb row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arc-shaped comb teeth. The length of the fly falling through hole is equal to the comb row. The fly collecting box and the main body lower cover are movable and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ly catching tray, and the main body lower cover A power motor, a speed reduction mechanism driven by the power motor and a transmission shaft are internally fixed. The top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fly catching plate and is fixed with the fly catching co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bottom of the fly catching cover is fixed with a teeth pushing row opposite to the comb row. The teeth pushing in the teeth pushing row and the comb in the comb row are in the shape of an octave. The sliding head on the rotating valve is carried out by a block fixed on the two shaft sleeves 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Rotation and reset: when the fly hole is opposite to the fly hole, the comb will push the fly in the bait area into the rotation valve, and then the rotation valve will be reset by another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捕式捕蝇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蝇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强捕式捕蝇器。
技术介绍
苍蝇携带大量细菌容易传播疾病,人和动物都要尽量避免接触,目前市面上捕蝇装置大体有捕蝇纸、杀虫剂以及自动捕蝇器,三种捕蝇装置中,自动捕蝇器是最为安全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6879899U公开了一种电动捕蝇器,从公开的文献中可以知道,其通过转动板的移动梳与捕蝇台上的弧形转动梳配合来把捕蝇台上的苍蝇往通孔内进行驱赶,同时在由通孔后侧的隔板旋转让苍蝇掉入与通孔连接的集蝇瓶内实现捕蝇效果。由于苍蝇是会飞且吸附隔板的能力也非常的强,该电动捕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部分苍蝇会吸附在隔板上,当转动板过该隔板至下个隔板后,苍蝇极易飞走,而且该电动捕蝇器的落蝇板上只有一个落蝇孔,当苍蝇较多时,很难使苍蝇快速进入集蝇瓶里,进一步造成苍蝇逃出,同时该电动捕蝇器中的移动梳与转动梳设计不合理,这样在移动梳与转动梳配合驱赶苍蝇的时候极易夹死苍蝇,造成堵塞,使苍蝇无法进入集蝇瓶里,严重影响了捕蝇效果;从公开的文献中还可以知道,由于电动捕蝇器顶部使敞开式的,电机则是一直转动从而带动齿轮和转动板转动的,使用当中因为孩子好奇可能会把手指伸到转动板底部,由于该电动捕蝇器无过载保护,这样极易造成危险或者有异物掉再捕蝇盘上时也容易造成电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电动捕蝇器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苍蝇不易逃跑,捕蝇效果较好的强捕式捕蝇器。本技术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且使用寿命较久的强捕式捕蝇器。<br>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强捕式捕蝇器,包括:捕蝇盘,所述捕蝇盘上圆形阵列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由诱饵区、落蝇通孔和梳齿列构成的捕蝇区,所述梳齿列由若干呈弧形的梳齿构成,所述落蝇通孔的长度与梳齿列相等;集蝇盒,所述集蝇盒设在捕蝇盘底部,集蝇盒顶部设有防逃盖,防逃盖顶部设有转动阀门,转动阀门上设有滑动头,同时转动阀门上还设有与落蝇通孔相对过蝇通孔,同时每个过蝇通孔底部的防逃盖上还开有两个下蝇通孔,所述转动阀门上还设有与捕蝇盘固定的阀门通道盖,阀门通道盖与两个下蝇通形成一个集蝇通道;主体下盖,所述主体下盖处在捕蝇盘底部,主体下盖内设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上还套接固定有两个由传动轴带动转动的轴套,两个轴套上均固定有一拨块,两个轴套上的拨块所成角度与相邻两个落蝇孔之间所成的角度相同,同时两个拨块在传动轴带动下依次推动滑动头底部或顶部转动,从而控制过蝇通孔是否与落蝇通孔相对;捕蝇罩,所述捕蝇罩与顶部穿过捕蝇盘的传动轴固定,捕蝇罩底部设有一列推齿列,捕蝇罩旋转能够使推齿列中每个呈弧形的推齿插在两个梳齿之间或两个呈弧形的推齿卡着梳齿,所述推齿与所述梳齿之间呈八字形,所述推齿列依次过诱饵区、落蝇通孔后穿过梳齿列。本强捕式捕蝇器通过捕蝇罩底部的推齿列直接推动诱饵区上的苍蝇,这样就不易存在弧形锁紧后夹死苍蝇的现象,同时落蝇通孔的长度与梳齿列相等,这样落蝇孔的直径就会较大,便于落蝇,而转动阀门上的滑动头由两个拨块拨动转动和复位,使滑动头上的过蝇通孔与落蝇通孔相对或错开,这样当捕蝇罩过该落蝇通孔后过蝇通孔就不会与落蝇通孔相对的了防止苍蝇逃跑,而旋转的转动阀门也使苍蝇不易吸附,两个下蝇通孔的设计,不仅能防止集蝇盒内的苍蝇逃出,也便于苍蝇进入集蝇盒内,当然过蝇通孔关闭后,苍蝇是无法逃出的,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捕蝇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捕蝇盘上圆形阵列有四组捕蝇区,所述两个轴套上的拨块之间呈90°设置,所述滑动头呈45°倾斜固定在转动阀门上。上述设计结构合理,不仅便于制成,同时使捕蝇速度大大提高。进一步地,所述诱饵区由放置诱饵的诱饵孔及活动盖在诱饵孔上的诱料网板构成。上述设计为了便于清洗。进一步地,所述推齿一侧倾斜设置,或者所述推齿及所述梳齿相对的一侧均倾斜设置,电机带动捕蝇罩转动后,推齿倾斜侧先与诱饵区的苍蝇接触。上述设计是为了便于推动苍蝇,而且该设计也是为了进一步防止在推动苍蝇时把苍蝇推死,最终防止死的苍蝇堵塞下蝇通孔。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阀门其除过蝇通孔外其余部分不透光。上述设计由于集蝇盒会有光亮,转动阀门上的过蝇通孔封闭后,转动阀门内部就变的漆黑,苍蝇就会寻着光亮进入集蝇盒内了。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底部与减速装置的从动齿轮活动固定,所述传动轴底部设有阀槽,所述从动齿轮其中心孔的孔壁上设有与阀槽卡接的弹力卡条,从动齿轮通过弹力卡条与阀槽卡接后带动传动轴转动,同时传动轴受到转动阻力过大时,弹力卡条能够过阀槽使从动齿轮空转。上述设计是当捕蝇罩卡着不会转动后,在从动齿轮还在转动的情况下,传动轴会停止转动,防止夹伤手指或烧坏电机。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齿轮上开有一条J形槽,J形槽一侧切穿从动齿轮的孔壁与从动齿轮中心孔连通,所述弹力卡条也呈J形,弹力卡条直径小于J形槽,同时弹力卡条一侧与从动齿轮固定,另一侧略微延伸进从动齿轮其中心孔内。上述设计结构最为合理,当然了该设计后的从动齿轮为一体件。进一步地,所述强捕式捕蝇器其设有多个捕蝇盘、集蝇盒和捕蝇罩。上述设计使捕蝇速度能够成倍的增长。进一步地,所述强捕式捕蝇器由可移动电源供电。上述设计便于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大大提升了捕蝇效果,同时苍蝇进入落蝇通孔后就不易飞出,同时推动苍蝇时不易造成苍蝇死亡,且整个强捕式捕蝇器使用也更为的安全,使用寿命也有较大的增加。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强捕式捕蝇器零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捕蝇罩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动力电机与减速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传动轴与从动齿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捕蝇盘;102、诱饵区;103、落蝇通孔;104、梳齿列;105、集蝇盒;106、防逃盖;107、转动阀门;108、滑动块;109、过蝇通孔;110、下蝇通孔;111、阀门通道盖;112、主体下盖;113、动力电机;114、减速齿轮;115、从动齿轮;116、传动轴;117、轴套;118、拨块;119、捕蝇罩;120、推齿列;121、诱饵孔;122、诱料网板;123、阀槽;124、弹力卡条;125、J形槽;126、移动电源;127、齿轮固定盖;128、圈形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底部”、“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捕蝇盘,所述捕蝇盘上圆形阵列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由诱饵区、落蝇通孔和梳齿列构成的捕蝇区,所述梳齿列由若干呈弧形的梳齿构成,所述落蝇通孔的长度与梳齿列相等;/n集蝇盒,所述集蝇盒设在捕蝇盘底部,集蝇盒顶部设有防逃盖,防逃盖顶部设有转动阀门,转动阀门上设有滑动头,同时转动阀门上还设有与落蝇通孔相对过蝇通孔,同时每个过蝇通孔底部的防逃盖上还开有两个下蝇通孔,/n所述转动阀门上还设有与捕蝇盘固定的阀门通道盖,阀门通道盖与两个下蝇通形成一个集蝇通道;/n主体下盖,所述主体下盖处在捕蝇盘底部,主体下盖内设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上还套接固定有两个由传动轴带动转动的轴套,两个轴套上均固定有一拨块,两个轴套上的拨块所成角度与相邻两个落蝇孔之间所成的角度相同,同时两个拨块在传动轴带动下依次推动滑动头底部或顶部转动,从而控制过蝇通孔是否与落蝇通孔相对;/n捕蝇罩,所述捕蝇罩与顶部穿过捕蝇盘的传动轴固定,捕蝇罩底部设有一列推齿列,捕蝇罩旋转能够使推齿列中每个呈弧形的推齿插在两个梳齿之间或两个呈弧形的推齿卡着梳齿,所述推齿与所述梳齿之间呈八字形,所述推齿列依次过诱饵区、落蝇通孔后穿过梳齿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捕蝇盘,所述捕蝇盘上圆形阵列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由诱饵区、落蝇通孔和梳齿列构成的捕蝇区,所述梳齿列由若干呈弧形的梳齿构成,所述落蝇通孔的长度与梳齿列相等;
集蝇盒,所述集蝇盒设在捕蝇盘底部,集蝇盒顶部设有防逃盖,防逃盖顶部设有转动阀门,转动阀门上设有滑动头,同时转动阀门上还设有与落蝇通孔相对过蝇通孔,同时每个过蝇通孔底部的防逃盖上还开有两个下蝇通孔,
所述转动阀门上还设有与捕蝇盘固定的阀门通道盖,阀门通道盖与两个下蝇通形成一个集蝇通道;
主体下盖,所述主体下盖处在捕蝇盘底部,主体下盖内设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上还套接固定有两个由传动轴带动转动的轴套,两个轴套上均固定有一拨块,两个轴套上的拨块所成角度与相邻两个落蝇孔之间所成的角度相同,同时两个拨块在传动轴带动下依次推动滑动头底部或顶部转动,从而控制过蝇通孔是否与落蝇通孔相对;
捕蝇罩,所述捕蝇罩与顶部穿过捕蝇盘的传动轴固定,捕蝇罩底部设有一列推齿列,捕蝇罩旋转能够使推齿列中每个呈弧形的推齿插在两个梳齿之间或两个呈弧形的推齿卡着梳齿,所述推齿与所述梳齿之间呈八字形,所述推齿列依次过诱饵区、落蝇通孔后穿过梳齿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捕式捕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蝇盘上圆形阵列有四组捕蝇区,所述两个轴套上的拨块之间呈90°设置,所述滑动头呈45°倾斜固定在转动阀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佐牛
申请(专利权)人:宣佐牛胡锡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