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542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含有机架、磁化喷淋室、托起定位支承装置和夹持旋转输送装置,磁化喷淋室位于机架的后部,磁化喷淋室内设有磁化线圈装置和磁悬液喷淋系统;夹持旋转输送装置位于机架上,夹持旋转输送装置能够在机架上前后移动,托起定位支承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前部,夹持旋转输送装置在机架上移动时能够在磁化线圈装置中通过,进行磁化、观察磁痕及退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圈单元一、线圈单元二和线圈单元三构成三维笼式的磁化区域,对构架进行高效完整的磁化;并且线圈单元三可开合,用于构架的进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构架的复杂结构进行机械化探伤作业,与现有技术通过人工分段进行探伤相比,因此不仅省工省时效率高,而且探伤质量好。

An automatic flaw detector for EMU frame and its wor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law detector for a motor car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magnetizing spray chamber,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supporting positioning and a clamping rotating conveying device. The magnetizing spray chamber is located at the back of the frame, and the magnetizing coil device and the magnetic suspension spraying system are arranged in the magnetizing spray chamber; the clamping rotating conveying device is located on the frame, and the clamping rotating conveying device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on the frame, The lifting positioning support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of the frame, and the clamping rotating conveying device can pass through the magnetizing coil device when it moves on the frame to magnetize, observe the magnetic trace and demagnetize. The coil unit 1, the coil unit 2 and the coil unit 3 of the invention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cage type magnetization area to magnetize the frame efficiently and completely, and the coil unit 3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for the in and out of the frame. The invention can carry out mechanized flaw detection for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fram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of carrying out flaw detection by manual segmentation, so it not only saves labor and time, but also has good flaw detection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车辆检测探伤设备,特别是一种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
技术介绍
构架是动车运行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架通常采用堆焊后进行打磨工艺,考虑到部分焊缝比较宽,而且打磨后无法分清母材和焊缝,所以探伤区域比较大。目前进采用的便携式探伤仪,一次探伤区域相对于整个焊缝来讲比较小,需要多次交叉操作才能完成整条焊缝焊接,但这样很易产生漏探情况。由于上述构架的特珠结构,目前只能通过人工分段进行探伤,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探伤质量得不到保证。对所述构架存在缺陷进行全面探伤且探伤质量好的设备目前还没有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该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及其工作方法不仅省工省时效率高,而且探伤质量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包括机架、磁化喷淋室、托起定位支承装置和夹持旋转输送装置,磁化喷淋室位于机架的后部,磁化喷淋室内设有磁化线圈装置和磁悬液喷淋系统;夹持旋转输送装置位于机架上,夹持旋转输送装置能够在机架上前后移动,托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磁化喷淋室、托起定位支承装置和夹持旋转输送装置,磁化喷淋室位于机架的后部,磁化喷淋室内设有磁化线圈装置和磁悬液喷淋系统;夹持旋转输送装置位于机架上,夹持旋转输送装置能够在机架上前后移动,托起定位支承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前部,夹持旋转输送装置在机架上移动时能够在磁化线圈装置中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磁化喷淋室、托起定位支承装置和夹持旋转输送装置,磁化喷淋室位于机架的后部,磁化喷淋室内设有磁化线圈装置和磁悬液喷淋系统;夹持旋转输送装置位于机架上,夹持旋转输送装置能够在机架上前后移动,托起定位支承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前部,夹持旋转输送装置在机架上移动时能够在磁化线圈装置中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旋转输送装置包括前夹紧装置、后夹紧装置、底板、导轨和驱动装置,前夹紧装置和后夹紧装置结构相同,前夹紧装置和后夹紧装置对称位于底板的前部和后部,导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底板位于导轨上,且与导轨构成移动连接;前夹紧装置包括夹持臂、转轴、支承座、滑轨、移动气缸、减速机和电机,转轴与支承座的上部构成转动连接,转轴的一端设置在夹持臂的中部,夹持臂的两端分别设有夹头,转轴的另一端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与电机相连,减速机设置在支承座上,支承座与滑轨构成移动连接,滑轨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前部,移动气缸与所述底板的前部构成铰接,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承座构成铰接;驱动装置含量有前链轮、后链轮、链条、驱动减速机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驱动减速机相连,驱动减速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后端部,前链轮和后链轮分别与所述机架的前中部和后端部构成转动连接,前链轮和后链轮通过所述链条相连,链条上设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与所述底板相连,驱动减速机与后链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包括夹头座、夹紧气缸一、夹紧气缸二、夹爪一、夹爪二、夹爪支架板和定位座,定位座设置在夹头座的前端,夹爪支架板设置在夹头座的内前部,夹爪一和夹爪二的中部分别与夹头支架板的两侧构成铰接,夹紧气缸一和夹紧气缸二与夹头座的后部构成铰接,夹紧气缸一的活塞杆和夹紧气缸二的活塞杆分别与夹爪一的后端和夹爪二的后端构成铰接,夹头座固定在所述夹持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起定位支承装置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托起定位支承单元,对称分布在位于所述机架前部;托起定位支承单元包括支架、升降气缸、支承头、导轨座和水平移动气缸,导轨座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支架的底部与导轨座构成移动连接,水平移动气缸与导轨座构成铰接,水平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架构成铰接,升降气缸设置在支架上,支承头设置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头为圆台锥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喷淋室包括壳体,壳体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壳体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移动前门和移动后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动车构架自动探伤机,其特征在于,磁化线圈装置包括固定架、移动架、左气缸、右气缸、线圈单元一、线圈单元二和线圈单元三;固定架包括顶部的框架,框架的四角分别设有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均设置在机架上,移动架包括左移动架和右移动架,左移动架和右移动架分别位于固定架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左移动架上端和右移动架上端分别与所述框架构成移动连接,左移动架下端和右移动架下端分别与所述机架构成移动连接,左移动架和右移动架能够在框架内左右移动,左移动架的中部与左气缸构成铰接,左气缸设置在左横梁上,左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架左侧两立柱中部,右移动架的中部与右气缸构成铰接,右气缸设置在右横梁上,右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架右侧两立柱中部;
线圈单元一由若干个沿机架前后方向的线圈构成,若干个沿机架前后方向的线圈等间距设置在固定架的内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林谢莹莹王鑫方孝钟杨红伟孙佳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