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机器结合煎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495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1: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工机器结合煎药方法,包括浸泡、煎煮、过滤以及封装五个步骤,其中用水量根据单味药物的吸水率、结合蒸发量和成药量计算得出,再根据加水量选择相应大小的浸药容器,将药物置于浸药容器内,用纯净冷水浸泡30min。科学计算、保持手工煎药优势的基础上并结合机器煎药包装药液的方式,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了规范的煎药流程,与机器煎液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煎煮方法制备得到的药液颜色较深,汤剂较黏稠,药味较浓;与纯手工煎液相比,在保存和饮用上,更为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精确的计算,控制加水量,无需浓缩,可一次得到所需药剂量,规范、固定的操作流程,使得可重复性高,进而药液中有效组分也更为稳定。

Manual machine combined with decoction method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manual machine combined decoc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five steps of immersion, decoction, filtration and encapsulation, wherein the water consumption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water absorption of single drug, the combined evaporation and the amount of finished drug, and then the corresponding size of the medicine soaking container i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water addition, the medicine is placed in the medicine soaking container and soaked in pure cold water for 30min.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calculation and maintaining the advantages of manual Decoctio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way of machine Decoction packag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are combined to establish a standardized decoction process. Compared with machine decoction, the decoction prepared by the decoc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deep color, thick soup and strong taste; compared with pure manual decoction, it is more convenient for preservation and drinking; the invention After accurate calculation, the dosage can be obtained at one time without concentration. The standard and fixed operation process makes the repeatability high, and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the solution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工机器结合煎药方法
本申请涉及中药煎药
,具体涉及一种手工机器结合煎药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医药的重回视野,以其治根、副作用小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相较于西药直接口服的便利,中药还需要煎制,中国传统采用手工煎药的方法,由于煎好的药汁不能长时间保存,需要随用随煎,对于现代都市大多数人来说极不方便;而新兴的机器煎药又存在以下缺点:(1)无法实现特殊煎法,机器煎药对于“先煎”,“后下”,“另煎”、“兑入”等特殊煎煮很难处理,动物甲片类、矿石类中药因为其质地较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所以要常常需要先煎30分钟,而像薄荷、砂仁等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的中药则要后放入,机器煎药因为往往是“一锅出”,药效肯定达不到预想效果;(2)无法做到明火煎煮,煎煮中药跟做饭一样,明火更能出味道,对火候也有要求,一般是先武火快煎,再用小火慢熬,这样熬出来的汤剂药香醇厚,药力持久,而目前机器煎药用电加热熬制,没有明火,肯定达不到这样的要求;(3)无纺布袋包煎影响有效成分释出,机器煎药时饮片需装入无纺布袋包煎,不能搅拌,煎煮过程中药物接触溶液较少,影响有效成分溶出;(4)对于加水量的控制是难点,难以获得质量稳定的药液;为了获得固定量的药剂,还需要在煎药阶段加大量的水,煎药后再进行浓缩操作,费时费力,更浪费了大量的热量和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手工煎药和机器煎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工机器结合煎药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手工机器结合煎药方法,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手工机器结合煎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浸泡,统计单味药物的吸水数据,建立了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根据单味药物的吸水率,结合蒸发量和成药量,计算整体处方的加水量,根据加水量选择相应大小的浸药容器,将药物置于浸药容器内,用纯净冷水浸泡30min;其中,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的建立步骤为:a1.精确称取一定量的中药饮片,同一中药饮片取5个样本;a2.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和加水量:加入一定量的水,浸泡30分钟,按照中药饮片对应的头煎方法煎煮后过滤控干水分,待无药液滤出时称取头煎湿药渣重量和头煎滤出汤药重量;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头煎湿药渣重量-饮片重量)/饮片重量*100%,头煎吸水量=头煎湿药渣重量-饮片重量,头煎蒸发量=头煎测试加水量-头煎吸水量-头煎滤出汤药重量;将五个中药饮片样本均进行a2操作,得出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头煎吸水量以及头煎蒸发量的平均值录入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a3.单味药物二煎吸水率:加入一定量的水,按照中药饮片对应的二煎方法煎煮后过滤控干水分,待无药液滤出时称取二煎湿药渣二煎湿药渣和二煎滤出汤药重量;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二煎湿药渣重量-头煎湿药渣重量)/饮片重量*100%,二煎吸水量=二煎湿药渣重量-头煎湿药渣重量,二煎蒸发量=二煎测试加水量-二煎吸水量-二煎滤出汤药重量;将五个中药饮片样本均进行a3操作,得出单味药物二煎吸水率、二煎吸水量以及二煎蒸发量的平均值录入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头煎单味药物加水量计算公式为:头煎单味药物加水量=头煎吸水量+头煎蒸发量+所需汤药量;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二煎单味药物加水量计算公式为:二煎单味药物加水量=二煎吸水量+二煎蒸发量+所需汤药量;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整体处方头煎加水量=处方所有单味药物的头煎吸水量之和+头煎蒸发量+所需汤药量;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整体处方二煎加水量=处方所有单味药物的二吸水量之和+二蒸发量+所需汤药量;(2)煎煮,根据煎药剂数选择相应体积的煎药锅,根据药剂的性能和医嘱确定煎煮次数、时间和火候,煎煮过程中搅拌2~3次;(3)过滤,用药筛过滤2~5次药渣;(4)封装,按照机器煎药机的流程,先将熬好并过滤的药液倒入彻底清洗后的机器煎药机中,然后预热机器,按常规或遵医嘱在包装机上调节好每包剂量,打开分装按钮分包灌装,有渗漏包装则重新倒入打包,确定封装好的外包上贴标签与抓药清单一致,并标记打包的第一袋及最后一袋药。作为优选地,步骤(2)中,煎煮包含一煎、二煎两次,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沸后一煎煎煮15~20分钟,二煎煎煮10~15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一煎煎煮30~35分钟,二煎煎煮25~30分钟;其余药物煮沸后一煎煎煮30分钟,二煎煎煮20分钟。作为优选地,步骤(2)中,药物煮沸后,搅拌2次,每次搅拌2~5min。作为优选地,步骤(2)中,药方备注先煎的药物,先行浸泡并煮沸30分钟后再与其它药同煎。作为优选地,步骤(2)中,药方备后下药的药物,在其余药物即将煎至预定时间时,投入同煎5~10分钟。作为优选地,步骤(2)中,药方备注溶化、烊化的药物,在其它药物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煮、搅拌、溶解即可。作为优选地,步骤(2)中,药方备注另煎药的药物,另外用煎煮锅煎煮约30分钟,取汁与方中其它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封装,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炖的时间以及用水适量。作为优选地,步骤(2)中,药方备注包煎药的药物,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作为优选地,步骤(2)中,药方备注兑服、冲服药的药物,将兑服、冲服药调入适量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作为优选地,步骤(4)中,药筛规格为100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经过精确的计算,控制加水量,无需浓缩,可一次得到所需药剂量,省时省力,节约能源和水;规范、固定的操作流程,使得可重复性高,进而药液中有效组分也更为稳定;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煎煮方法与机器煎液相比,制备得到的药液颜色较深,汤剂较黏稠,药味较浓;根据多种指标衡量两组之间差异化学成分的变量权重,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煎煮方法与机器煎药组明显分离,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鉴定出化学成分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煎煮方法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机器煎液,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煎煮方法与机器煎药方式会对汤剂的药效成分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原因在于:①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煎煮方法煎药时,无需装入无纺布袋,煎煮过程能有效搅拌,溶液与饮片充分接触,有效成分更易溶出;而机器煎药时饮片需装入无纺布袋包煎,不能搅拌,煎煮过程中药物接触溶液较少,影响有效成分溶出;②机器煎药密闭煎煮1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煎煮方法煎药则需煎煮2次,第2次更换新的溶媒,有助于重新建立浓度差,促进有效成分溶出,煎煮次数是影响药物成分释出的重要因素;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煎煮方法与纯手工煎液相比,保存时间上,方便储存;4、本专利技术建立了规范的煎药流程,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中药药效,方便患者服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工机器结合煎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浸泡,统计单味药物的吸水数据,建立了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根据单味药物的吸水率,结合蒸发量和成药量,计算整体处方的加水量,根据加水量选择相应大小的浸药容器,将药物置于浸药容器内,用纯净冷水浸泡30min;/n其中,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的建立步骤为:/na1.精确称取一定量的中药饮片,同一中药饮片取5个样本;/na2.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和加水量:加入一定量的水,浸泡30分钟,按照中药饮片对应的头煎方法煎煮后过滤控干水分,待无药液滤出时称取头煎湿药渣重量和头煎滤出汤药重量;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头煎湿药渣重量-饮片重量)/饮片重量*100%,头煎吸水量=头煎湿药渣重量-饮片重量,头煎蒸发量=头煎测试加水量-头煎吸水量-头煎滤出汤药重量;/n将五个中药饮片样本均进行a2操作,得出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头煎吸水量以及头煎蒸发量的平均值录入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na3.单味药物二煎吸水率:加入一定量的水,按照中药饮片对应的二煎方法煎煮后过滤控干水分,待无药液滤出时称取二煎湿药渣二煎湿药渣和二煎滤出汤药重量;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二煎湿药渣重量-头煎湿药渣重量)/饮片重量*100%,二煎吸水量=二煎湿药渣重量-头煎湿药渣重量,二煎蒸发量=二煎测试加水量-二煎吸水量-二煎滤出汤药重量;/n将五个中药饮片样本均进行a3操作,得出单味药物二煎吸水率、二煎吸水量以及二煎蒸发量的平均值录入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n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头煎单味药物加水量计算公式为:头煎单味药物加水量=头煎吸水量+头煎蒸发量+所需汤药量;/n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二煎单味药物加水量计算公式为:二煎单味药物加水量=二煎吸水量+二煎蒸发量+所需汤药量;/n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整体处方头煎加水量=处方所有单味药物的头煎吸水量之和+头煎蒸发量+所需汤药量;/n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整体处方二煎加水量=处方所有单味药物的二吸水量之和+二蒸发量+所需汤药量;/n(2)煎煮,根据煎药剂数选择相应体积的煎药锅,根据药剂的性能和医嘱确定煎煮次数、时间和火候,煎煮过程中搅拌2~3次;/n(3)过滤,用药筛过滤2~5次药渣;/n(4)封装,按照机器煎药机的流程,先将熬好并过滤的药液倒入彻底清洗后的机器煎药机中,然后预热机器,按常规或遵医嘱在包装机上调节好每包剂量,打开分装按钮分包灌装,有渗漏包装则重新倒入打包,确定封装好的外包上贴标签与抓药清单一致,并标记打包的第一袋及最后一袋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工机器结合煎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统计单味药物的吸水数据,建立了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根据单味药物的吸水率,结合蒸发量和成药量,计算整体处方的加水量,根据加水量选择相应大小的浸药容器,将药物置于浸药容器内,用纯净冷水浸泡30min;
其中,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的建立步骤为:
a1.精确称取一定量的中药饮片,同一中药饮片取5个样本;
a2.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和加水量:加入一定量的水,浸泡30分钟,按照中药饮片对应的头煎方法煎煮后过滤控干水分,待无药液滤出时称取头煎湿药渣重量和头煎滤出汤药重量;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头煎湿药渣重量-饮片重量)/饮片重量*100%,头煎吸水量=头煎湿药渣重量-饮片重量,头煎蒸发量=头煎测试加水量-头煎吸水量-头煎滤出汤药重量;
将五个中药饮片样本均进行a2操作,得出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头煎吸水量以及头煎蒸发量的平均值录入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
a3.单味药物二煎吸水率:加入一定量的水,按照中药饮片对应的二煎方法煎煮后过滤控干水分,待无药液滤出时称取二煎湿药渣二煎湿药渣和二煎滤出汤药重量;单味药物头煎吸水率=(二煎湿药渣重量-头煎湿药渣重量)/饮片重量*100%,二煎吸水量=二煎湿药渣重量-头煎湿药渣重量,二煎蒸发量=二煎测试加水量-二煎吸水量-二煎滤出汤药重量;
将五个中药饮片样本均进行a3操作,得出单味药物二煎吸水率、二煎吸水量以及二煎蒸发量的平均值录入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
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头煎单味药物加水量计算公式为:头煎单味药物加水量=头煎吸水量+头煎蒸发量+所需汤药量;
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二煎单味药物加水量计算公式为:二煎单味药物加水量=二煎吸水量+二煎蒸发量+所需汤药量;
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整体处方头煎加水量=处方所有单味药物的头煎吸水量之和+头煎蒸发量+所需汤药量;
采用单味药物吸水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整体处方二煎加水量=处方所有单味药物的二吸水量之和+二蒸发量+所需汤药量;
(2)煎煮,根据煎药剂数选择相应体积的煎药锅,根据药剂的性能和医嘱确定煎煮次数、时间和火候,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黄尧洲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