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设备及其防尘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88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设备及其防尘通风结构,其中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包括框体(10)与防尘支架(20),防尘支架(20)可拆卸地安装于框体(10),贴片(21)的安装口(211)处可贴设防尘网(22),贴片(21)安装于框体(10)的导槽(112)。在贴片(21)的安装口(211)与框体(10)的通风口(111)相对齐时,防尘网(22)位于框体(10)通风口(111)处,实现防尘通风。在需要更换防尘网(22)时,将防尘支架(20)拆离于框体(10),更换防尘网(22),再将贴设有新的防尘网(22)的贴片(21)安装至框体(10)即可,拆卸与装配操作方便。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有效解决了后期更换防尘网(22)不便利的问题,而且成本增加较少,提高工作效率。

On board equipment and its dustproof ventil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mounted equipment and its dust-proof ventilation structure, wherein the vehicle mounted equipment dust-proof ventil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frame (10) and a dust-proof support (20), the dust-proof support (20) can be detachably installed on the frame (10), the mounting port (211) of the patch (21) can be pasted with a dust-proof net (22), and the patch (21) is installed on the guide slot (112) of the frame (10). When the mounting port (211) of the patch (21) is flush with the vent (111) of the frame (10), the dust screen (22) is located at the vent (111) of the frame (10) to achieve dust-proof ventilation. When the dust-proof net (22) needs to be replaced, the dust-proof bracket (20) is removed from the frame (10), the dust-proof net (22) is replaced, and then the patch (21) with a new dust-proof net (22) is installed on the frame (10),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The dust-proof ventilation structure of on-board equipment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it is inconvenient to replace the dust-proof net (22) in the later stage, and the cost increases less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设备及其防尘通风结构
本技术属于车载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车载设备及其防尘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车载监控设备对于防尘和散热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车载设备要具备既能防尘又能通风的结构,但是长期使用后,防尘网会被灰尘等异物堵塞而影响整机通风,导致散热效果不好,然而,现有的防尘通风结构基本上不可拆卸或难以拆卸,便利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载设备及其防尘通风结构,以解决现有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难以拆卸、便利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框体,所述框体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风口,所述框体具有导槽;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框体的防尘支架,所述防尘支架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导槽的贴片、及贴设于所述贴片的防尘网,所述贴片具有用于与所述通风口相对齐的安装口,所述防尘网覆盖于所述安装口。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包括两端贯穿的中框、安装于所述中框的其中一端的后框、及安装于所述中框的另外一端的前框,所述通风口开设于所述中框,所述导槽设于所述中框的内壁。进一步地,所述贴片的长度与所述中框的长度相当。进一步地,所述贴片靠近于所述后框的一端设有限位臂,所述后框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限位臂插接的限位孔。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臂呈梯形。进一步地,所述贴片靠近于所述前框的一端设有弯头,所述框体内设有主模块,所述主模块与所述弯头抵接配合以限定所述贴片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中框靠近于所述前框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主模块靠近于所述前框的一侧设有面板,所述面板开设有过孔;所述主模块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中框,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过孔与所述螺纹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中框。进一步地,所述导槽沿所述中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前框与所述后框均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中框。进一步地,所述贴片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相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安装口处均设有一所述防尘网。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框体的导槽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导槽的两端均为开口端。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设备,包括上述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防尘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框体,贴片的安装口处可贴设防尘网,贴片安装于框体的导槽。在贴片的安装口与框体的通风口相对齐时,防尘网位于框体通风口处,实现防尘通风。在需要更换防尘网时,将防尘支架拆离于框体,更换防尘网,再将贴设有新的防尘网的贴片安装至框体即可,拆卸与装配操作方便。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有效解决了后期更换防尘网不便利的问题,而且成本增加较少,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的立体装配图;图2为图1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的拆卸示意图;图4为图3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的进一步拆卸示意图;图5为图4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6为图4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的进一步拆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先对本技术提供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进行说明。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包括框体10、防尘支架20。框体10具有容纳腔,框体10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通风口111,框体10具有导槽112;防尘支架20可拆卸地安装于框体10,防尘支架20包括滑动安装于导槽112的贴片21、及贴设于贴片21的防尘网22,贴片21具有用于与通风口111相对齐的安装口211,防尘网22覆盖于安装口211。防尘支架20可拆卸地安装于框体10,贴片21的安装口211处可贴设防尘网22,贴片21安装于框体10的导槽112。在贴片21的安装口211与框体10的通风口111相对齐时,防尘网22位于框体10通风口111处,实现防尘通风。在需要更换防尘网22时,将防尘支架20拆离于框体10,更换防尘网22,再将贴设有新的防尘网22的贴片21安装至框体10即可,拆卸与装配操作方便。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有效解决了后期更换防尘网22不便利的问题,而且成本增加较少,提高工作效率。框体10、贴片21、防尘网22均为普通易加工的材料,成本很低,便于车载等行业大批量推广使用。特别适合公交车车辆的应用。导槽112沿直线延伸,贴片21沿导槽112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于导槽112,导槽112能限定贴片21只能沿导槽112的长度方向滑动。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框体10包括两端贯穿的中框11、安装于中框11的其中一端的后框12、及安装于中框11的另外一端的前框13,通风口111开设于中框11,导槽112设于中框11的内壁。该结构容易装配,将通风口111设于中框11,便于在容纳腔内布置其它器件并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贴片21呈条形,贴片21的长度与中框11的长度相当,此处是指两者的长度相等或相接近。该结构便于贴片21装配于中框11内,将贴片21推入中框11的导槽112,并通过主模块30与后框12对贴片21进行限位。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贴片21靠近于后框12的一端设有限位臂212,后框12的内壁开设有供限位臂212插接的限位孔121。该结构容易加工与装配,便于对贴片21的其中一端限位,在限位臂212插入于后框12的限位孔121内即可对贴片21的一端进行限位。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臂212呈梯形。限位孔121呈倒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容纳腔的框体,所述框体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风口,所述框体具有导槽;以及/n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框体的防尘支架,所述防尘支架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导槽的贴片、及贴设于所述贴片的防尘网,所述贴片具有用于与所述通风口相对齐的安装口,所述防尘网覆盖于所述安装口。/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容纳腔的框体,所述框体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风口,所述框体具有导槽;以及
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框体的防尘支架,所述防尘支架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导槽的贴片、及贴设于所述贴片的防尘网,所述贴片具有用于与所述通风口相对齐的安装口,所述防尘网覆盖于所述安装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两端贯穿的中框、安装于所述中框的其中一端的后框、及安装于所述中框的另外一端的前框,所述通风口开设于所述中框,所述导槽设于所述中框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的长度与所述中框的长度相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靠近于所述后框的一端设有限位臂,所述后框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限位臂插接的限位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呈梯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设备防尘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靠近于所述前框的一端设有弯头,所述框体内设有主模块,所述主模块与所述弯头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