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天海专利>正文

手机固定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82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手机固定座包括连接柱、套筒、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设有吸盘,套筒套接固定于连接柱,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均套接且螺纹连接于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手机固定的牢固性。

Mobile phone hol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bile phone fixing bas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column, a sleeve, a first set of rings and a second set of rings.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column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suction cups, the sleeve is sleeved and fixed on the connecting column, the first set of rings and the second set of rings are sleeved and threaded connected to the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firm fixation of the mobile 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固定座
本技术属于手机的支撑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将手机支撑使用时用于手机固定的固定座。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人们有时候需要将手机支撑起来使用,方便居家看视频、驾车看导航等使用场合,为了将手机支撑先通过固定座将手机固定悬挂,然后再通过支撑部件将固定座支撑,最后将支撑部件固定于汽车中控台、居家桌面、居家床头等场合,从而实现将手机悬挂且支撑的使用效果。现有的固定座普遍存在固定不牢容易脱落的缺点,影响了将手机支撑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手机固定座,既保证了能够牢固固定于手机,又保证了能够牢固固定于支撑部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手机固定座包括连接柱、套筒、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设有吸盘,套筒套接固定于连接柱,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均套接且螺纹连接于套筒。连接柱一端的吸盘利用吸盘吸附力来吸附手机的平面位置,再利用第一套环与套筒的螺旋传动来压紧该吸盘,从而牢牢地将手机固定;连接柱另一端的吸盘利用吸盘吸附力来吸附支撑部件,再利用第二套环与套筒的螺旋传动来压紧该吸盘,从而牢牢地将支撑部件固定,进而实现手机悬挂且支撑的使用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柱的一端设有球形吸盘,连接柱的另一端设有锥形吸盘,球形吸盘、锥形吸盘的外缘均设有手提带。利用锥形吸盘吸附手机的平面位置可以吸附得很紧,而利用球形吸盘吸附支撑部件同样可以吸附得很紧;手提带则便于拆除球形吸盘、锥形吸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环靠近锥形吸盘,第一套环内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套环靠近球形吸盘,第二套环内置有第二凹槽。旋动第一套环,第一套环与套筒螺旋传动,第一套环向锥形吸盘运动,第一凹槽底部逐渐压紧锥形吸盘外锥面,此时连接柱、锥形吸盘外锥面、套筒、第一套环之间形成密封空间,随着锥形吸盘外锥面的不断压紧,密封空间不断地扩大、并不断地稀释空气、直至接近于真空,从而锥形吸盘内外形成压力差,使得第一套环将锥形吸盘压紧,进而锥形吸盘吸附于手机。同样地,第二套环压紧球形吸盘,球形吸盘将支撑部件固定,从而实现手机悬挂且支撑的使用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环的外缘设有第一凸台,第二套环的外缘设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的外缘均设有第一齿痕。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分别从第一套环、第二套环伸出的结构,便于通过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对应旋动第一套环、第二套环,第一齿痕防止旋动第一凸台、第二凸台打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环的外缘设有第三凸台,第三凸台、第二套环的外缘均设有第二齿痕。第三凸台从第一套环伸出的结构,便于通过第三凸台旋动第一套环,第二齿痕防止旋动第三凸台、第二套环打滑。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手机固定的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机固定座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手机固定座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手机固定座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手机固定座的实施例三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该手机固定座包括连接柱1、套筒2、第一套环3和第二套环4,套筒2套接于连接柱1,套筒2与连接柱1过盈配合,套筒2与连接柱1通过螺钉5固定。第一套环3、第二套环4均套接且螺纹连接于套筒2。连接柱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球形吸盘6,第二套环4靠近球形吸盘6,第二套环4内置有第二凹槽7;连接柱1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锥形吸盘8,第一套环3靠近锥形吸盘8,第一套环3内置有第一凹槽9。球形吸盘6、锥形吸盘8的外缘均设有手提带10,手提带10则便于拆除球形吸盘6、锥形吸盘8。当锥形吸盘8吸附于手机的平面位置时,旋动第一套环3,第一套环3与套筒2螺旋传动,第一套环3向锥形吸盘8运动,第一凹槽底部9a逐渐压紧锥形吸盘外锥面8a,此时连接柱1、锥形吸盘外锥面8a、套筒2、第一套环3之间形成密封空间9b,随着锥形吸盘外锥面8a的不断压紧,密封空间9b不断地扩大、并不断地稀释空气、直至接近于真空,从而锥形吸盘8内外形成压力差,使得第一套环3将锥形吸盘8压紧,进而锥形吸盘8吸附于手机。同样地,第二套环4压紧球形吸盘6,球形吸盘6将支撑部件固定,从而实现手机悬挂且支撑的使用效果。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套环3的外缘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台11,第二套环4的外缘一体成型有第二凸台12,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的外缘均设有第一齿痕13。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分别从第一套环3、第二套环4伸出的结构,便于通过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对应旋动第一套环3、第二套环4,第一齿痕14防止旋动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打滑。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套环3的外缘一体成型有第三凸台14,第三凸台14、第二套环4的外缘均设有第二齿痕15。第三凸台14从第一套环3伸出的结构,便于通过第三凸台14旋动第一套环3,第二齿痕15防止旋动第三凸台14、第二套环4打滑。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机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1)、套筒(2)、第一套环(3)和第二套环(4),所述连接柱(1)的两端分别设有吸盘,所述套筒(2)套接固定于连接柱(1),所述第一套环(3)、第二套环(4)均套接且螺纹连接于套筒(2)。/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机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1)、套筒(2)、第一套环(3)和第二套环(4),所述连接柱(1)的两端分别设有吸盘,所述套筒(2)套接固定于连接柱(1),所述第一套环(3)、第二套环(4)均套接且螺纹连接于套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的一端设有球形吸盘(6),所述连接柱(1)的另一端设有锥形吸盘(8),所述球形吸盘(6)、锥形吸盘(8)的外缘均设有手提带(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环(3)靠近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海
申请(专利权)人:吴天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