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识别的跳线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51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识别的跳线光缆,包括缆线本体;识别层,其连接于线缆本体的外表面,且其沿线缆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识别层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线缆本体两端的距离均不大于预设值,且识别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并相连的第一电极、电致发光材料和第二电极。识别层的发光原理为:当维护人员检测到光缆断线或者损坏时,将靠近检测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外部电源相连,电致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电压的激发而发光,因此使得线缆本体的缆身发光,便于维修人员从线缆本体的一端找到该线缆本体的另一端,从而更换该光缆跳线。

An easy to identify jumper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jumper optical cable, which is easy to identify, including a cable body; an identification layer,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able body, and i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able bod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identification layer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able body on the same side is not greater than the preset valu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layer includes a first electrode and an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which are successively distributed and connected from inside to outside And a second electrode. The light-emitting principle of the identification layer is: when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detects that the optical cable is broken or damaged,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near the detection en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s excited by the current and voltage to light up, so that the cable body of the cable body lights up, so that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can find another cable body from one end of the cable body To replace the cable ju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识别的跳线光缆
本技术涉及光纤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识别的跳线光缆。
技术介绍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光缆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形成光缆跳线,用来实现光路活动连接,且一般用在机房内光端机和终端盒之间的连接。为了区分光缆跳线,一般会在光缆跳线的端头粘贴标签,方便维修人员识别光缆跳线。由于多年来运营商不断扩容,机房内的光缆跳线已经多不胜数,加之粘贴在跳线端头的标签褪色、丢失,导致维修人员在维护机房时,很难找到光缆跳线在光端机连接到终端盒的另一端,需要对所有光缆跳线一根一根地进行测试找到需要更换的光缆跳线,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降低客户的售后服务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识别的跳线光缆,可以实现跳线光缆的缆身发光,能使维修人员能够快速找到需要更换的光缆跳线。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识别的跳线光缆,包括:缆线本体;识别层,其连接于所述缆线本体的外表面,且其沿所述缆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识别层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所述缆线本体两端的距离均不大于预设值,且所述识别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并相连的第一电极、电致发光材料和第二电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识别层的两端与所述缆线本体的两端对齐,且所述识别层与所述缆线本体可拆卸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识别层通过撕拉条与所述缆线本体相连,所述撕拉条沿所述缆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识别层通过凹凸扣与所述缆线本体相连,所述凹凸扣沿所述缆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凹凸扣包括:凹扣槽,其设于所述缆线本体上;凸扣槽,其设于所述识别层上,所述凸扣槽与所述凸扣槽扣接形成所述凹凸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识别层为圆柱体,且所述识别层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缆线本体的直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识别层还包括透明护套,所述透明护套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识别层还包括第一外护套,所述第一外护套套设于所述透明护套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缆线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并相连的光纤和光纤缓冲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缆线本体还包括:光纤加强元件,其内部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光纤缓冲层包容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第二外护套,其套设于所述光纤加强元件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的跳线光缆的识别层两端与同侧的缆线本体两端的距离均小于预设值,该预设值的选取需要使得识别层发光时,能根据缆线本体缆身的发光长度从缆线本体的一端找到该缆线本体的另一端,方便从杂乱无序的光缆跳线中找到需要更换的光缆跳线。且识别层的发光原理为:当维护人员检测到光缆断线或者损坏时,将靠近检测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外部电源相连,电致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电压的激发而发光,因此使得缆线本体的缆身发光,便于维修人员从缆线本体的一端找到该缆线本体的另一端,从而更换该光缆跳线。(2)本技术中的识别层的两端与缆线本体的两端对齐,且识别层与缆线本体可拆卸相连。此种情况是当识别层两端与同侧的缆线本体两端的距离为零,由于实际生产中需要将本技术中的缆线本体的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形成光缆跳线,因此当给缆线本体的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形成光缆跳线时,就需要将识别层的两端与缆线本体拆开,方便缆线本体的两端装上连接器插头,并且不干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外接电源激发电致发光材料发光。(3)本技术中的跳线光缆的识别层通过撕拉条与缆线本体相连,撕拉条沿缆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本技术的撕拉条塑料撕拉条,塑料撕拉条的宽度为0.5mm,厚度为0.3mm,塑料撕拉条体积小,厚度薄,方便撕拉,使用时只需将识别层与缆线本体撕拉便可以将塑料撕拉条拉开,从而将识别层两端与同侧的缆线本体两端进行分离,方便缆线本体的两端装上连接器插头。(4)本技术中的跳线光缆的识别层通过凹凸扣与缆线本体相连,凹凸扣沿缆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本技术的凹凸扣为塑料凹凸扣,只需将凹凸扣分离,便可以将将识别层两端与同侧的缆线本体两端进行分离,方便缆线本体的两端装上连接器插头。且本技术中的凹凸扣包括凹扣槽和凸扣槽,凹扣槽设于缆线本体上,凸扣槽设于识别层上,凸扣槽与凸扣槽相适配,且相互扣接形成凹凸扣,使用时,只需将识别层远离缆线本体拉开,便可将凸扣槽从凸扣槽的槽里脱离出来,从而将识别层两端与同侧的缆线本体两端进行分离,方便缆线本体的两端装上连接器插头。(5)本技术中的识别层为圆柱体,为了不影响缆线本体的外观和客户的使用感,将识别层设计成圆柱体,与缆线本体的形状一致,也方便生产,而且识别层的直径不大于缆线本体的直径,节约成本且为了避免识别层直径过大影响缆线本体的使用。(6)本技术中的跳线光缆的第一外护套的材质和颜色的选取要与第二外护套一致,保持跳线光缆的外观一致。而且撕拉条和凹凸扣的材质和颜色也要与第二外护套一致,保持跳线光缆的整体外观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便于识别的跳线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识别层发光原理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中:1-缆线本体,10-光纤,11-光纤缓冲层,12-光纤加强元件,120-第一腔体,13-第二外护套,2-识别层,20-第一电极,21-电致发光材料,22-第二电极,23-透明护套,24-第一外护套,3-撕拉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识别的跳线光缆,包括缆线本体1和识别层2,识别层2连接于缆线本体1的外表面,且识别层2沿缆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识别层2两端与同侧的缆线本体1两端的距离均小于预设值,实际使用中,将缆线本体1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形成光缆跳线,光缆跳线用来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跳接线,一般用在光端机和终端盒之间的连接,本技术的预设值根据形成该光缆跳线的缆线本体1的长度进行设置,该预设值的选取需要使得识别层2发光时,能根据缆线本体1缆身的发光长度从缆线本体1的一端找到该缆线本体1的另一端,方便从杂乱无序的光缆跳线中找到需要更换的光缆跳线,例如,缆线本体1的长度为10m,设计预设值为1m,那么识别层2两端与同侧的缆线本体1两端的距离均≤1m,这样缆线本体1的缆身的发光长度≥8m,能够保证维修人员从缆线本体1的一端找到该缆线本体1的另一端,从而更换该光缆跳线。其中识别层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识别的跳线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n缆线本体(1);/n识别层(2),其连接于所述缆线本体(1)的外表面,且其沿所述缆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识别层(2)两端与同侧的所述缆线本体(1)两端的距离均不大于预设值,且所述识别层(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并相连的第一电极(20)、电致发光材料(21)和第二电极(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识别的跳线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缆线本体(1);
识别层(2),其连接于所述缆线本体(1)的外表面,且其沿所述缆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识别层(2)两端与同侧的所述缆线本体(1)两端的距离均不大于预设值,且所述识别层(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并相连的第一电极(20)、电致发光材料(21)和第二电极(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线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层(2)的两端与所述缆线本体(1)的两端对齐,且所述识别层(2)与所述缆线本体(1)可拆卸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线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层(2)通过撕拉条(3)与所述缆线本体(1)相连,所述撕拉条(3)沿所述缆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线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层(2)通过凹凸扣与所述缆线本体(1)相连,所述凹凸扣沿所述缆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线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扣包括:
凹扣槽,其设于所述缆线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杰陈东万亮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烽火光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