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444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包括防护瓶和竖直置于防护瓶内的取样瓶,该取样瓶采用机械方式控制取样瓶的启、闭,操作准确性高,避免由于操作失灵导致的水样污染。在该机械启闭结构中,通过气囊膨胀顶起防护盖使取样瓶打开,取样完成后,气囊放气收缩,由于气囊与防护盖之间、防护盖与防护仓顶面之间均设有相互吸附的磁铁,使得防护盖会随气囊收缩下降,并吸附扣合在防护仓上,以保证取样瓶在取样完成后处于密封状态,避免了水样污染,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Portable groundwater samp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underground water samp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rotective bottle and a sampling bottle which is vertically placed in the protective bottle. The sampling bottle adopts a mechanical mode to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sampling bottle, which has high operation accuracy and avoids water sample pollution caused by operation failure. I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structure of the machine,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lifted by the expansion of the air bag to open the sampling bottle. After the sampling is completed, the air bag deflates and shrinks. Because there are mutual adsorption magnets between the air bag and the protective cover, and between the protective cover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protective bin, the protective cover will fall with the contraction of the air bag, and the adsorption will be fastened on the protective bin to ensure that the sampling bottle is in a sealed state after the sampling is completed It can avoid water pollution and ensure the accuracy of experimental d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下水取样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在水质的研究修复过程中,水样的采集是水环境监测至关重要的环节。采集的水样必须有足够的代表性,为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在分析结束之前,应尽量避免水中原有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因此避免外来污染,这是水质调查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必须注意水样的采集和保存。现有的采样技术中,多采用样品瓶及电磁阀控制进行采样,当取样瓶下放至一定深度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启、闭,以满足采样瓶在取样时打开,取样完成后关闭。一旦电磁阀出现故障,特别是常开或关闭不严,就会影响取样的准确性,且不易被操作人员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机械控制取样瓶启、闭、操作准确,以确保水样无污染的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包括防护瓶和竖直置于防护瓶内的取样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瓶包括防护仓、与防护仓底部螺纹连接的底座以及覆盖于防护仓顶部开口的防护盖,所述防护仓的环形顶面与防护盖的底面固定有相互吸附且呈环形的第一磁铁组;所述防护仓内腔的上部水平固定有与其截面相同的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上方的中部固定有通过膨胀能够将防护盖顶起的气囊,所述气囊外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气囊与防护盖的底面固定有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组;所述过滤网板的下方固定有收液漏斗,所述收液漏斗的顶部边缘与防护仓内壁固定,所述收液漏斗底部开口的内缘固定有弹性层,所述取样瓶的上端插入收液漏斗的底部开口内;所述防护仓的顶部固定有多根纤绳,多根纤绳的上端相交固定形成伞状结构,多根纤绳的顶部固定有同一根拉绳,所述拉绳上具有标示防护瓶下降深度的刻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座的内腔的底部向下凹陷有对取样瓶底部定位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呈倒置的锥体或锥台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护盖的面积大于防护仓顶部的开口,其边缘延伸至防护仓外。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护仓上部的外壁上竖直向上且环形均布有至少三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防护盖的外缘之间具有使防护盖沿导向柱上下浮动的凹凸配合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两防护瓶,每一防护瓶内设有取样瓶,两防护瓶之间通过伸缩机构上下同轴设置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于下方防护瓶的防护仓侧壁上固定有吊架,所述吊架与防护盖之间具有空间,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调节绳、固定于上方防护瓶底部的滑环和第一固定环、固定于吊架上的第二固定环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滑轮,所述调节绳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环固定,另一端绕过滑环和滑轮后与第二固定环固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伸缩杆包括套接的滑套和滑杆,所述滑套上具有能够抵紧滑杆将二者锁定的螺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取样瓶采用机械方式控制取样瓶的启、闭,操作准确性高,避免由于操作失灵导致的水样污染。在该机械启闭结构中,通过气囊膨胀顶起防护盖使取样瓶打开,取样完成后,气囊放气收缩,由于气囊与防护盖之间、防护盖与防护仓顶面之间均设有相互吸附的磁铁,使得防护盖会随气囊收缩下降,并吸附扣合在防护仓上,以保证取样瓶在取样完成后处于密封状态,避免了水样污染,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在该机械启闭结构中只有气囊会出现泄气不膨胀的问题,一旦气囊出现故障,取样瓶就不会开启,无法完成取样,就会被操作人员及时发现,不会出现取样污染而不被发现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包括防护瓶1和竖直置于防护瓶1内的取样瓶2。取样瓶2多采用锥形瓶,防护瓶1不仅对取样瓶2进行保护,避免在取样瓶2下放或提升过程中发生碰撞损坏,或附着水垢等,防护瓶1还能够增加该取样装置的重量,使其下放时能够克服水的浮力,对下放深度的控制更加准确。在该取样装置中,防护瓶1呈分体时结构,包括防护仓11、与防护仓11底部螺纹连接的底座13以及覆盖于防护仓11顶部开口的防护盖12。通过打开底座13可将取样瓶2取出,便于清洗。所述防护仓11的环形顶面与防护盖12的底面固定有相互吸附且呈环形的第一磁铁组14,环形的第一磁铁组14保证了防护盖12扣合在防护仓11顶部后二者之间环向无缝隙;所述防护仓11内腔的上部水平固定有与其截面相同的过滤网板3;所述过滤网板3上方的中部固定有通过膨胀能够将防护盖12顶起的气囊4,所述气囊4外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气囊4与防护盖12的底面固定有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组41;所述过滤网板3的下方固定有收液漏斗5,所述收液漏斗5的顶部边缘与防护仓11内壁固定,所述收液漏斗5底部开口的内缘固定有弹性层,所述取样瓶2的上端插入收液漏斗5的底部开口内。在防护仓11的顶部固定有多根纤绳6,多根纤绳6的上端相交固定形成伞状结构,多根纤绳6的顶部固定有同一根拉绳7,所述拉绳7上具有标示防护瓶1下降深度的刻度。在该结构中,过滤网板3一方面起到过滤水样杂质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对气囊4固定、支撑的作用。收液漏斗5的设置,一方面将防护仓11的大口与取样瓶2的小口连通,使得由防护仓11进入的水样通过收液漏斗5全部进入取样瓶2中,不会对防护仓11内壁造成污染,同时也提高了水样的采集效果;另一方面取样瓶2的上端插入收液漏斗5的底部开口内,使得收液漏斗5还对取样瓶2起到了固定作用,取样瓶2放置在防护瓶1顶部,上方受收液漏斗5的上下方向和径向定位,使取样瓶2在取样过程中不会晃动。其中在收液漏斗5底部开口的内缘固定有弹性层,如橡胶圈,收液漏斗5挤压弹性层,使二者为柔性固定;且弹性层对收液漏斗5起到了密封作用。拉绳7上带有刻度条,通过牵引拉绳7能够在下放取样装置的同时观察下放深度。并且根纤绳6形成伞状结构,使得拉绳7于防护仓11固定更加稳定,在下放过程中防护仓11不会发生歪斜。使用该装置进行地下水采样时:第一步,下放取样瓶2,操作人员通过拉绳7对防护仓11牵引,并观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包括防护瓶(1)和竖直置于防护瓶(1)内的取样瓶(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瓶(1)包括防护仓(11)、与防护仓(11)底部螺纹连接的底座(13)以及覆盖于防护仓(11)顶部开口的防护盖(12),所述防护仓(11)的环形顶面与防护盖(12)的底面固定有相互吸附且呈环形的第一磁铁组(14);所述防护仓(11)内腔的上部水平固定有与其截面相同的过滤网板(3);所述过滤网板(3)上方的中部固定有通过膨胀能够将防护盖(12)顶起的气囊(4),所述气囊(4)外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气囊(4)与防护盖(12)的底面固定有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组(41);所述过滤网板(3)的下方固定有收液漏斗(5),所述收液漏斗(5)的顶部边缘与防护仓(11)内壁固定,所述收液漏斗(5)底部开口的内缘固定有弹性层,所述取样瓶(2)的上端插入收液漏斗(5)的底部开口内;所述防护仓(11)的顶部固定有多根纤绳(6),多根纤绳(6)的上端相交固定形成伞状结构,多根纤绳(6)的顶部固定有同一根拉绳(7),所述拉绳(7)上具有标示防护瓶(1)下降深度的刻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包括防护瓶(1)和竖直置于防护瓶(1)内的取样瓶(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瓶(1)包括防护仓(11)、与防护仓(11)底部螺纹连接的底座(13)以及覆盖于防护仓(11)顶部开口的防护盖(12),所述防护仓(11)的环形顶面与防护盖(12)的底面固定有相互吸附且呈环形的第一磁铁组(14);所述防护仓(11)内腔的上部水平固定有与其截面相同的过滤网板(3);所述过滤网板(3)上方的中部固定有通过膨胀能够将防护盖(12)顶起的气囊(4),所述气囊(4)外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气囊(4)与防护盖(12)的底面固定有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组(41);所述过滤网板(3)的下方固定有收液漏斗(5),所述收液漏斗(5)的顶部边缘与防护仓(11)内壁固定,所述收液漏斗(5)底部开口的内缘固定有弹性层,所述取样瓶(2)的上端插入收液漏斗(5)的底部开口内;所述防护仓(11)的顶部固定有多根纤绳(6),多根纤绳(6)的上端相交固定形成伞状结构,多根纤绳(6)的顶部固定有同一根拉绳(7),所述拉绳(7)上具有标示防护瓶(1)下降深度的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的内腔的底部向下凹陷有对取样瓶(2)底部定位的定位腔(131),所述定位腔(131)呈倒置的锥体或锥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地下水取样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昭贤崔小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