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34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属于制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热泵机组、第二热泵机组和太阳能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通过第一热泵机组、第二热泵机组和太阳能供热系统,在低温环境下,通过太阳能为工质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提供热量,使得第一热泵机组在低温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保证该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的制热效率,并且经过两级热泵,使得经第二换热器加热产生的热水的温度能够达到85℃以上,有利于该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的广泛应用。并且地热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地降低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的运行成本。

A compound source high temperature water hea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ound source high temperature hot water uni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ating equipment, including a first heat pump unit, a second heat pump unit and a solar heating system. The compound source high-temperature hot water unit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heat for the refrigerant in the working medium heat exchanger through the first heat pump unit, the second heat pump unit and the solar heating system in the 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 so that the first heat pump unit can still work normally in the 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nd ensures the heating efficiency of the compound source high-temperature hot water unit, and passes through two-stage heat The pump can mak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ot water heated by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reach above 85 \u2103,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ound source high temperature water heater. And geothermal energy is a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perating cost of the compound source high temperature water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
本技术涉及制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是一种可以替代锅炉不受资源限制的节能环保热水供应装置,它采用绿色无污染的制冷剂,吸取空气中的热量,通过压缩机的做功,生产出50℃以上的热水。但是,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和高湿寒冷的南方地区,由于环境温度较低,无法为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提供足够的热量,导致其制热效率显著降低,无法满足正常的制热需求,生产出的热水的温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环境温度较低时,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制热效率降低,无法满足正常的制热需求,生产出的热水的温度较低的问题。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包括:第一热泵机组,包括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的第一压缩机、中间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管路内充设有第一制冷剂,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并联设置的风冷换热器和工质换热器;第二热泵机组,包括通过第二管路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的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管路内充设有第二制冷剂,所述第二换热器被配置为生产热水,所述第三换热器通过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中间换热器,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输液机构,所述第三管路内充设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输液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换热介质与所述中间换热器内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和所述第三换热器内的所述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太阳能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保温箱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保温箱组、工质换热器和所述保温箱组通过第四管路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第四管路内充设有工作介质,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输液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工作介质与所述工质换热器内的所述第一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压缩机之间设置有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毛细管。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组包括第一保温箱和第二保温箱,所述第一保温箱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之间通过两段所述第四管路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第二保温箱和所述第一保温箱之间通过两段所述第四管路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第二保温箱通过两段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工质换热器,所述第二输液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箱和所述工质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四管路上。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三输液机构,所述第三输液机构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第一保温箱之间的所述第四管路上,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工作介质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第一保温箱之间流动。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供热系统还包括第四输液机构,所述第四输液机构设置于所述述第一保温箱和所述第二保温箱所之间的所述第四管路上,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工作介质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和所述第二保温箱之间流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泵机组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被配置为同时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中间换热器及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沿指向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方向导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泵机组还包括第六管路,所述第六管路一端连接于所述中间换热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沿指向所述中间换热器的方向导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压缩机之间连接有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所述风冷换热器和工质换热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上,且所述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上均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泵机组还包括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置于所述中间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通过第一热泵机组、第二热泵机组和太阳能供热系统,在低温环境下,通过太阳能为工质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提供热量,使得第一热泵机组在低温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保证该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的制热效率,并且经过两级热泵,使得经第二换热器加热产生的热水的温度能够达到85℃以上,有利于该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的广泛应用。并且地热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地降低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的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热泵机组;2、第二热泵机组;4、太阳能供热系统;101、第一管路;1011、第一单向阀;1012、第二控制阀;1013、第三单向阀;102、第七管路;1021、第三控制阀;1022、第三节流元件;103、第六管路;1031、第二单向阀;11、第一压缩机;12、换向阀;13、中间换热器;14、经济器;15、储液罐;16、过滤器;17、第一节流元件;181、风冷换热器;182、工质换热器;19、第一气液分离器;201、第二管路;202、第五管路;2021、第一控制阀;2022、毛细管;21、第二压缩机;22、第二换热器;23、第二节流元件;24、第三换热器;25、第二气液分离器;30、第三管路;31、第一输液机构;40、第四管路;401、第四控制阀;402、第五控制阀;41、太阳能集热器;42、第一保温箱;43、第二保温箱;44、第二输液机构;45、第三输液机构;46、第四输液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主要用于在低温环境下(比如冬季)为北方寒冷地区和南方高湿寒冷地区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饮料加工业、电镀染色业、印染纺织业等行业提供温度较高的热水或热能。该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包括第一热泵机组1、第二热泵机组2和太阳能供热系统3。其中,第一热泵机组1包括通过第一管路101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的第一压缩机11、换向阀12、中间换热器13、储液罐15、第一节流元件17、第一换热器、换向阀12和第一气液分离器19,且第一管路101内充设有第一制冷剂,在本实施例中,换向阀12为四通换向阀,第一节流元件17为电子膨胀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12还可以为六通换向阀等结构,第一节流元件17还可以为节流管等结构。第一换热器包括并联设置的风冷换热器181和工质换热器182,具体而言,第一节流元件17和四通换向阀之间连接有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并联设置,风冷换热器181设置于第一支管路上,工质换热器182设置于第二支管路上,且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上均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012,第二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热泵机组(1),包括通过第一管路(101)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的第一压缩机(11)、中间换热器(13)、第一节流元件(17)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管路(101)内充设有第一制冷剂,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并联设置的风冷换热器(181)和工质换热器(182);/n第二热泵机组(2),包括通过第二管路(201)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的第二压缩机(21)、第二换热器(22)、第二节流元件(23)和第三换热器(24),所述第二管路(201)内充设有第二制冷剂,所述第二换热器(22)被配置为生产热水,所述第三换热器(24)通过第三管路(30)连接于所述中间换热器(13),所述第三管路(30)上设置有第一输液机构(31),所述第三管路(30)内充设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输液机构(31)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换热介质与所述中间换热器(13)内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和所述第三换热器(24)内的所述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n太阳能供热系统(4),包括太阳能集热器(41)和保温箱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41)、保温箱组、工质换热器(182)和所述保温箱组通过第四管路(40)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第四管路(40)内充设有工作介质,所述第四管路(40)上设置有第二输液机构(44),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工作介质与所述工质换热器(182)内的所述第一制冷剂进行热交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热泵机组(1),包括通过第一管路(101)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的第一压缩机(11)、中间换热器(13)、第一节流元件(17)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管路(101)内充设有第一制冷剂,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并联设置的风冷换热器(181)和工质换热器(182);
第二热泵机组(2),包括通过第二管路(201)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的第二压缩机(21)、第二换热器(22)、第二节流元件(23)和第三换热器(24),所述第二管路(201)内充设有第二制冷剂,所述第二换热器(22)被配置为生产热水,所述第三换热器(24)通过第三管路(30)连接于所述中间换热器(13),所述第三管路(30)上设置有第一输液机构(31),所述第三管路(30)内充设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输液机构(31)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换热介质与所述中间换热器(13)内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和所述第三换热器(24)内的所述第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太阳能供热系统(4),包括太阳能集热器(41)和保温箱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41)、保温箱组、工质换热器(182)和所述保温箱组通过第四管路(40)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第四管路(40)内充设有工作介质,所述第四管路(40)上设置有第二输液机构(44),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工作介质与所述工质换热器(182)内的所述第一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2)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1)之间设置有第五管路(202),所述第五管路(20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021)和毛细管(20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源高温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组包括第一保温箱(42)和第二保温箱(43),所述第一保温箱(42)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41)之间通过两段所述第四管路(40)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第二保温箱(43)和所述第一保温箱(42)之间通过两段所述第四管路(40)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第二保温箱(43)之间通过两段所述第四管路(40)连接于所述工质换热器(182),所述第二输液机构(44)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箱(43)和所述工质换热器(182)之间的所述第四管路(40)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智勇梁荣张增添
申请(专利权)人:爱能森深圳高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