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34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炉筒体;炉筒体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连通有燃烧机;炉筒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送风口,送风口与生产线连通。炉筒体内设有内胆,内胆的外壁与炉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混合腔室;内胆上设有至少一根回风管,回风管的一端连通至内胆的内部,回风管的另一端贯穿至炉筒体的外壁处,形成一回风口;内胆的外壁设有若干盘管,盘管一端连通至内胆的内部,盘管的另一端与混合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盘管直接式热风炉,通过设置回风口,实现了生产线上有温度的回风的循环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内胆和盘管,提高了生产中的安全性。

A kind of coil direct hot air sto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il direct type hot blast furna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on which a furnace barrel is arranged; an air inle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furnace barrel, and the ai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a combustion machine; a air inlet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furnace barrel, and the ai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duction line. An inner tank is arranged in the furnace barrel, and a mixing chamb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tank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urnace barrel; at least one return air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tank, one end of the return air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ner tank,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eturn air pipe is penetrat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furnace barrel to form a return air outlet;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coils, one end of the coil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ner tank,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il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ner tank The mix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The coil direct hot air stov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circulation use of the return air with temperature on the production line by setting the return air outlet,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by setting the inner tank and the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
本技术涉及热动力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
技术介绍
热风炉,是热动力机械,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热风炉品种多、系列全,以加煤方式分为手烧、机烧两种,以燃料种类分为煤、油、气炉等。目前在生产线上主要使用无内胆直接式燃气热风炉、内胆通透直接式燃气热风炉和间接式燃气热风炉。其中,无内胆直接式燃气热风炉和内胆通透直接式燃气热风炉不能应用于含高物敏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生产线,且安全性低、使用寿命短、兼容性低。而间接式燃气热风炉的制作成本较高,且占地面积大,但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炉筒体;所述炉筒体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有燃烧机;所述炉筒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与生产线连通;所述炉筒体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外壁与炉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混合腔室;所述内胆上设有至少一根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通至内胆的内部,所述回风管的另一端贯穿至炉筒体的外壁处,形成一回风口;所述内胆的外壁设有若干盘管,所述盘管一端连通至内胆的内部,所述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腔室连通。可选的,所述内胆的外壁设有三组呈环形排布的盘管组,每组盘管组包括若干盘管。可选的,所述内胆上设有第一回风管、第二回风管和第三回风管,其中第一回风管设置于所述内胆的顶部,另第二回风管和第三回风管对向设置于内胆的两侧。可选的,所述第一回风管与第二回风管、第三回风管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90°。可选的,所述炉筒体的外壁设有保温层。可选的,所述保温层的外侧设有外饰层,所述外饰层包括防水层及耐腐蚀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通过设置回风口,实现了生产线上有温度的回风的循环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内胆和盘管,提高了生产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的截面图。上述图中:10、底座;20、炉筒体;21、进风口;22、送风口;23、外饰层;24、保温层;30、内胆;310、第一回风口;311、第二回风口;312、第三回风口;32、盘管;40、混合腔室;50、风机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其包括底座10,以及装设于所述底座10上的炉筒体20。炉筒体20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21,炉筒体20位于该进风口21的一侧设置有燃烧机,且进风口21连通于燃烧机;燃烧机内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该进风口21进入炉筒体20内。该进风口处设置有鼓风机,用于将燃烧机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引导至炉筒体20内。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整燃烧机的负荷。炉筒体20的另一端开设有送风口22,所述送风口22与生产线连通。其中,该送风口22处设置有风机支架50,该风机支架50用于装设耐高温送风机,该耐高温送风机用于将热风送至生产线,以实现生产线上的干燥作业。进一步地,该送风口22上设有用于连接风管的连接头,该风管与设置于送风口22处的耐高温送风机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炉筒体20内设有内胆30,该内胆30上设有开口,该开口的边缘与进风口21的边缘连接,使得进风口21直接通过该内胆30上的开口连通至内胆30中;在燃烧机中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送风口22送入到内胆30中。内胆30的外壁与炉筒体20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用于混合气体的混合腔室40。具体地,内胆30上设有至少一根回风管,回风管的一端连通至内胆30的内部,回风管的另一端贯穿至炉筒体20的外壁处,形成一回风口。该回风口用于引入生产线上产生的回风。为了实现回风流向的控制,在回风口处同样设有耐高温送风机。内胆30的外壁设有若干盘管32,盘管32一端连通至内胆30的内部,盘管32的另一端与混合腔室40连通,即该盘管32用于将内胆30的内腔与混合腔室40连通。燃烧机中产生的热风和生产线上的回风在内胆30中汇合,并通过盘管32输送至混合腔室40内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热风再从送风口22向生产线输出,用于实现干燥作业。具体地,内胆30的外壁设有三组呈环形排布的盘管32组,每组盘管32组包括若干盘管32;增加盘管32的数量能够提高气体输送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盘管32为弯折的弯管,且盘管32弯折处形成的夹角为90°。进一步地,内胆30上设有第一回风管、第二回风管和第三回风管,其中第一回风管设置于内胆30的顶部,另第二回风管和第三回风管对向设置于内胆30的两侧,且第一回风管与第二回风管、第三回风管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90°。第一回风口310、第二回风口311和第三回风口312同时输入生产线回风,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回风输入的效率,进而提高单位时间内进入内胆30中的回风体积,从而使得生产线上产生的回风得到高效的利用,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避免热量损失,炉筒体20的外壁设有保温层24,该保温层24可以是聚氨酯泡沫,也可以是苯板等,只要能够达到保温的目的即可。保温层24的外侧设有外饰层23,该外饰层23具有提高美观度的功能,还能保护炉筒体20,避免因潮湿或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的损坏。其中,该外饰层23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腐蚀层和防水层;该耐腐蚀层主要包括橡胶等耐腐蚀材料,防水层主要包括丙烯酸等材料;防水层的外侧涂布有油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启动鼓风机、燃烧机启动,经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在内胆30中与生产线回风汇合,并在混合腔室40中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混合气体经过耐高温风机送至生产线进行干燥作业。此外,在生产线中具有一定温度的回风又通过回风管输送回炉筒体20再一次混合升温,形成一个热风循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炉筒体;所述炉筒体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有燃烧机;所述炉筒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与生产线连通;/n所述炉筒体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外壁与炉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混合腔室;所述内胆上设有至少一根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通至内胆的内部,所述回风管的另一端贯穿至炉筒体的外壁处,形成一回风口;所述内胆的外壁设有若干盘管,所述盘管一端连通至内胆的内部,所述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腔室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管直接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炉筒体;所述炉筒体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有燃烧机;所述炉筒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与生产线连通;
所述炉筒体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外壁与炉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混合腔室;所述内胆上设有至少一根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通至内胆的内部,所述回风管的另一端贯穿至炉筒体的外壁处,形成一回风口;所述内胆的外壁设有若干盘管,所述盘管一端连通至内胆的内部,所述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直接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外壁设有三组呈环形排布的盘管组,每组盘管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勤罗正玉李兵锋肖建华刘小明潘正辉周杰祝学强高望郝素锋何耀俊李创华闵露赵乾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天伟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