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虫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107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蚊虫百叶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窗框,窗框内设有百叶窗,窗框内设有电网,窗框底部位于电网正下方设有收容槽,窗框底部设有吸风机,吸风机的吸风口与收容槽底部连通,收容槽内设有过滤网。

Mosquito proof shut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squito proof shutter,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including a window frame, a shutter is arranged in the window frame, a power grid is arranged in the window frame, the bottom of the window frame is located directly below the power grid, a receiving slo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indow frame, an air suction fan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receiving slot, and a filter net is arranged in the receiving sl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蚊虫百叶窗
本技术涉及百叶窗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防蚊虫百叶窗。
技术介绍
百叶窗是窗子的一种,因窗子上旋转连接有若干扇叶而得名。百叶窗的遮光效果好,且可以调整光照的入射量和入射角度,更兼具通风功能,因此使用广泛,使用量大。在公告号为CN201720595658U的技术专利文件中介绍了一种防蚊虫百叶窗,包括第一百叶窗、第二百叶窗和横梁,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上设有叶片,叶片内固定有太阳能转换器,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的背面固定有电网,太阳能电池片与太阳能转换器电性连接,太阳能转换器和电网电性连接。通过太阳能转换电能给电网通电,将蚊虫电死在电网上,起到防蚊虫的作用。在上述结构中,虽然蚊虫可以被电死而被栏隔在室外,但是被电死的蚊虫会积聚在百叶窗底部,且位于电网和百叶窗之间,清理十分麻烦,导致该防蚊虫百叶窗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防蚊虫百叶窗,在通过电死蚊虫防蚊虫的同时还能够清理蚊虫的尸体。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防蚊虫百叶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内设有百叶窗,所述窗框内设有电网,所述窗框底部位于电网正下方设有收容槽,所述窗框底部设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吸风口与收容槽底部连通,所述收容槽内设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网上的蚊虫尸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使用者启动吸风机,让吸风机引导气流向下运动,将电网上的蚊虫尸体吹下并坠落到收容槽内,与本就应重力作用自然掉落在过滤网上的蚊虫尸体一起被过滤网拦截收集,进而清理过滤即可,有效实现不手动接触电网就可以清洁蚊虫尸体,安全便捷。作为优选,所述窗框上位于水平方向两侧沿竖直方向旋转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之间平行于窗框宽度方向设有扫刷,所述扫刷的端部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窗框底部沿窗框厚度方向旋转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螺杆通过锥齿轮啮合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驱动驱动轴转动,通过锥齿轮啮合带动螺杆转动,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扫刷在电网表面沿竖直方向往复滑移,将卡在电网孔洞内的蚊虫尸体一一清除,让蚊虫尸体尽数掉落在收容槽内,被过滤网收集,进一步提高清理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对应螺杆设置,所述驱动轴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轴从窗框内伸入室内且连接有用于操作驱动轴转动的摇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转动摇柄,通过带传动使得两根驱动轴同步转动,通过锥齿轮啮合使两根螺杆同步转动,保证扫刷两端同步移动,保证扫刷上下滑移运动的平稳性,也减少扫刷因两端不均匀受力滑移而与螺杆之间相互磨损,有效延长该百叶窗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收容槽内沿窗框厚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平行于收容槽长度方向且设置在过滤网正上方,所述清洁刷上设有用于驱动清洁刷沿收容槽宽度方向滑移的拉手,所述拉手从窗框内伸出且位于室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拉动拉手让清洁刷沿收容槽宽度方向滑移,将过滤网上的蚊虫尸体全部扫到过滤网朝向室内的一边上,再推动拉手将清洁刷复位,从而只需要清理呈一条堆积的蚊虫尸体即可,简化清理过程。作为优选,所述窗框朝向室内的面上可拆卸固定有清理盒,所述窗框朝向室内的面上设有与收容槽连通的清洁孔,所述清洁孔设置在过滤网所在平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拉动拉手让清洁刷将蚊虫尸体从收容槽内扫出,蚊虫尸体通过清洁孔掉落在清理盒内,待清理盒满倾倒清理盒即可彻底处置蚊虫尸体,提高了蚊虫尸体的收集能力,使蚊虫尸体的清理更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百叶窗上设有太阳能电池片,所述窗框上设有太阳能转换器,所述电池片、转换器以及电网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片吸收太阳能并通过转换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储存在电池内,进而为电网提供电死蚊虫电力,从而充分利用日照,节能环保。作为优选,所述电网连接有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与电池片电连接,所述备用电源在电池片无法供电时启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阴雨连绵电池片内电能耗尽且无法利用太阳能时,备用电源工作保证电网持续带电,始终具有拦截蚊虫的效果,满足使用需求。作为优选,所述窗框上设有提示灯,所述提示灯与电池片电连接,所述电池片无法供电时提示灯熄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示灯通过亮起和熄灭提示使用者电网什么时候带电什么时候不带电,防止使用者误触电网,产生人体伤害,也提示使用者电网上没电,无法拦截电死蚊虫,需要外接电源至电网,人性化设计。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电死蚊虫的方式拦截蚊虫,且蚊虫尸体清理方便;2.节能环保,环境友好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该具体实施例朝向室内时的整体视图。图2是该具体实施例朝向室外时的整体视图。图3是该具体实施例的涉及清洁电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框;11、清洁孔;12、清理盒;13、提示灯;2、百叶窗;3、电网;31、电池片;32、转换器;33、备用电源;4、收容槽;41、吸风机;42、过滤网;5、扫刷;51、螺杆;52、驱动轴;53、摇柄;6、清洁刷;61、滑槽;62、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防蚊虫百叶窗2,包括矩形的窗框1,窗框1内设有百叶窗2,窗框1上固定有电网3,电网3设置在百叶窗2朝向室内的一侧。当蚊虫通过百叶窗2想要往室内飞的时候,电网3拦截并电死蚊虫。窗框1底部位于电网3的正下方固定有收容槽4,窗框1底部固定有小型吸风机41,吸风机41的出风口与外界连通,吸风口与收容槽4底部连通,收容槽4内位于吸风口的上方设有过滤网42。当电网3拦截并电死众多蚊虫后,大部分蚊虫会自然掉落到收容槽4上,还有一部分粘黏在电网3上,使用者只需要开启吸风机41,吸风机41沿竖直向吸气,电网3上的气流向下流动,并带动电网3上的蚊虫掉落到收容槽4内,被过滤网42拦截,不会进入吸风机41堵塞吸风机41,进而手动清理将蚊虫收集完毕的收容槽4即可便捷实现电网3上的蚊虫清理,高效简单。为了进一步保证电网3上的孔洞内可能残留的蚊虫清理效果,窗框1上沿竖直方向旋转连接有螺杆51,螺杆51的数量为两根且对称设置在窗框1上。螺杆51之间设有水平向的扫刷5,扫刷5的两端与螺杆51螺纹连接,扫刷5的长度等于窗框1的内部宽度,也等于电网3的宽度。窗框1底部沿垂直于两根螺杆51所在平面方向设有驱动轴52,所述驱动轴52的数量为两根且对应螺杆51设置,驱动轴52和螺杆51之间通过锥齿轮啮合传动。两根驱动轴52上套设有传动带,其中一个驱动轴52从窗框1伸入室内且伸入室内的一端上固定有摇柄53供使用者驱动驱动轴52转动。使用者摇动摇柄53带动驱动轴52转动,通过带传动使两根驱动轴52同时旋转,通过锥齿轮啮合带动螺杆51转动,通过螺纹连接使扫刷5沿螺杆51上下滑移,扫刷5的刷毛不断与电网3上的孔洞摩擦,将电网3上的蚊虫尸体一一扫除,并自然坠落到收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蚊虫百叶窗(2),包括窗框(1),所述窗框(1)内设有百叶窗(2),所述窗框(1)内设有电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底部位于电网(3)正下方设有收容槽(4),所述窗框(1)底部设有吸风机(41),所述吸风机(41)的吸风口与收容槽(4)底部连通,所述收容槽(4)内设有过滤网(42)。/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蚊虫百叶窗(2),包括窗框(1),所述窗框(1)内设有百叶窗(2),所述窗框(1)内设有电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底部位于电网(3)正下方设有收容槽(4),所述窗框(1)底部设有吸风机(41),所述吸风机(41)的吸风口与收容槽(4)底部连通,所述收容槽(4)内设有过滤网(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蚊虫百叶窗(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上位于水平方向两侧沿竖直方向旋转连接有螺杆(51),所述螺杆(51)之间平行于窗框(1)宽度方向设有扫刷(5),所述扫刷(5)的端部与螺杆(51)螺纹连接,所述窗框(1)底部沿窗框(1)厚度方向旋转连接有驱动轴(52),所述驱动轴(52)与螺杆(51)通过锥齿轮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蚊虫百叶窗(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2)对应螺杆(51)设置,所述驱动轴(52)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轴(52)从窗框(1)内伸入室内且连接有用于操作驱动轴(52)转动的摇柄(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蚊虫百叶窗(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4)内沿窗框(1)厚度方向设有滑槽(61),所述滑槽(61)内滑移连接有清洁刷(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吴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宁洋装饰门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