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壳、车锁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07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锁壳、车锁及车辆,包括:锁容纳部和电池容纳部,所述电池容纳部位于所述锁容纳部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锁壳、车锁及车辆,能够通过将电池容纳部安装在锁容纳部外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更换操作繁琐的问题,达到方便电池更换的效果。

Lock case, vehicle lock an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ck shell, a vehicle lock and a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lock holding part and a battery holding part which are located outside the lock hold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ock shell, a vehicle lock and a vehicle,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edious battery replacement operation in the prior art by installing the battery accommodation part outside the lock accommodation part,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nvenient battery re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壳、车锁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锁壳、车锁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用电子锁的电池及固定电池的结构通常都安装在锁体内部,当出现电池没电或损坏等情况需更换电池时,需首先将锁体整体拆开,然后再将电池从固定电池的结构上拆下来以对电池进行更换,完成更换后再将锁体重新组合,由于锁体一般通过多个连接件进行组装,使整个电池更换过程操作较繁琐,给维修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壳、车锁及车辆,能够通过将电池容纳部安装在锁容纳部外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更换操作繁琐的问题,达到方便电池更换的效果。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锁壳,包括:锁容纳部和电池容纳部,所述电池容纳部位于所述锁容纳部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容纳部布置在所述锁容纳部的背部上。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锁容纳部的背面面向车辆的车体,而正面面向车体的外侧,使得锁容纳部的正面对电池容纳部形成保护,进而避免了外界可能对电池造成的碰撞。当然,出于其他目的,电池容纳部也可相应的设置在锁容纳部的侧面或正面。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容纳部包括与所述锁容纳部连接的罩体,所述罩体具有供电池进出的开口。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开口可方便电池插入和拔出电池容纳部,方便电池的更换,而且,通过该罩体可至少将电池部分的覆盖,为电池提供一定保护。当然,除使电池容纳部包括罩体外,还可用网状结构的部件对罩体进行替换,还可仅通过多个卡接件将电池固定在锁容纳部上。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朝向适于电池插拔的方向。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车锁一般安装在车轮上方靠近车轮的位置,高度大概位于人体的中部,这使得无论电池容纳部的开口朝上或下更换电池时维修人员操作起来都不是很方便,因而,优选地,将开口面向车辆侧面,维修人员拆装电池则相对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截面呈U型,所述罩体与所述锁容纳部的外壁限定形成所述电池容纳部。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得电池安装在电池容纳部中时,上述锁容纳部的至少部分外壁能够覆盖电池的一个面,进而为电池提供较可靠的支撑。具体地,电池容纳部与开口相对的一端可为敞开的也可为封闭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为封闭的。当然,除使罩体的截面为U型外,还可使固定可的截面为方形或圆形等结构。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池容纳部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池的电极抵接的导电件。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池位于电池容纳空间内时,电池的电极只需与导电件抵接即可,相对于传统的电池与电线之间采用焊接等连接形式,电池的拆卸和安装更加方便。具体地,上述导电件连接于与锁容纳部中各用电元件连接的导线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件为片状结构。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得导电件具有面状结构,并通过该面状结构与电池的电极抵接,能够保证电池的电极与导电件之间良好稳定的接触。当然,导电件也可仅为导线的一端,或者为网状结构、杆件等。进一步地,所述锁壳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电池容纳部的后盖,所述锁容纳部与所述后盖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既能够方便电池的更换,又能够为电池提供较全面的保护。还可通过框架替代后盖,该框架结构围绕电池容纳部设置并形成电池的保护框架。进一步地,所述后盖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电池容纳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电池容纳部安装在该凹陷部内,可使安装在电池容纳部的电池被后盖全面覆盖,进而为电池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当然,为进一步方便电池的拆装,后盖可仅对电池部分的覆盖。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与所述电池容纳部之间留有间隙。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果电池容纳部与凹陷部的内壁贴合,则在电池保护壳受到碰撞时,会将碰撞产生的影响传递给电池容纳部中的电池,进而对电池造成影响,当在凹陷部与电池容纳部之间设置上述间隙时,上述间隙就能对碰撞产生的影响起到一定缓冲作用,进而减小该碰撞对电池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后盖与所述锁容纳部可拆卸地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更换电池时即使电池被后盖全部覆盖,也可通过对后盖进行拆装实现电池更换,进而在对电池的全面保护的同时能够实现电池的更换。具体的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可为卡接或通过螺栓连接等,优选地的为卡接以方便快速拆装。当然,也可使后盖与锁容纳部之间为非可拆卸式地连接,为方便电池拆装,此时后盖可不覆盖电池容纳部的开口。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锁,包括电池和上述的锁壳,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容纳部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部分暴露在所述电池容纳部的外部,以通过该部分把持。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得在拆装电池时,特别是在拆卸电池时,电池暴露在电池容纳部外的部分可供维修人员把持,使拆装电池的过程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容纳部中设置有便于拆卸电池的牵引带。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电池的拆装。具体地,可使牵引带的一端固定在上述开口处、另一端为游离端,电池插入电池容纳部时,牵引带的中部位于电池插入的路径上,并与电池一同进入电池容纳部内,电池安装好后,牵引带的游离端位于电池容纳部之外,需拆卸电池时,维修人员拉动游离端,电池即可随牵引带一同从电池容纳部中移出。当然,主要能够实现便于拆卸电池容纳部中的电池,牵引带的其他设置方式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上述的车锁。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包括锁承载部,所述锁容纳部安装在所述锁承载部上。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车体上给车锁提供一个较牢固的安装位置。上述后盖可形成于该所锁承载部,也可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既具有后盖又具有该锁承载部以为电池提供更多保护。进一步地,所述锁承载部上形成有接纳凹部,所述电池容纳部位于所述接纳凹部内。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电池保护部可以避免外界碰撞电池,以及避免恶意拆卸和破坏。当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既具有后盖又具有锁承载部时,后盖可与电池容纳部一同设置在接纳凹部内。进一步地,所述接纳凹部的内壁与所述电池容纳部之间留有间隙。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间隙就能对碰撞产生的影响起到一定缓冲作用,进而减小该碰撞对电池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锁承载部与所述锁容纳部可拆卸地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更换电池时,可先将锁容纳部从锁承载部上拆卸下来,进而使电池容纳部与锁承载部分离,进而在电池容纳部与车体分离的情况下更换电池,使电池的更换更加方便。当然,也可是锁承载部与锁容纳部之间为非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可使锁承载部与锁容纳部之间铰接等。本申请提供一种锁壳、车锁及车辆,通过使电池容纳部位于锁容纳部的外部,使用于安装电池的部分与锁壳用于安装其他部件的部分分离,进而在更换电池时只需相应的对容纳电池的部分进行操作即可,避免将锁壳整体拆开和安装所造成的不便。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锁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容纳部和电池容纳部,所述电池容纳部位于所述锁容纳部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锁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容纳部和电池容纳部,所述电池容纳部位于所述锁容纳部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部布置在所述锁容纳部的背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部包括与所述锁容纳部连接的罩体,所述罩体具有供电池进出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朝向适于电池插拔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截面呈U型,所述罩体与所述锁容纳部的外壁限定形成所述电池容纳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容纳部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池的电极抵接的导电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片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电池容纳部的后盖,所述锁容纳部与所述后盖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电池容纳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