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07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把手,包括安装座、安装柄以及门把把手,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安装柄的一侧,所述门把把手与安装柄铰接,所述安装柄包括上端口、下端口以及安装柄体,所述安装柄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水囊,所述容纳腔与安装柄体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启封通道,所述启封通道的开口端设置有启封盖,所述启封盖与启封通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启封盖为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容纳腔内设置水囊在发生大火时,将水囊刺破让水流到安装柄体内,用于降低安装柄体的温度,从而可以避免烫伤,而且设置的启封盖为塑料制成,在大火的高温作用下会熔化,从而启封盖无须自己翘起即可快速的实现刺破。

A kind of door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or handle,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base, a mounting handle and a door handle handle. The mounting bas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mounting handle, the door handle is hinged with the mounting handle, the mounting handle includes an upper port, a lower port and a mounting handle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mounting handle is formed with at least one accommodation cavity,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bag,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and the installation An unsealing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rfaces of the handle body, the opening end of the unsealing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n unsealing cover, the unsealing cover and the unsealing channel are detachable and connected, and the unsealing cover is made of plastic. The utility model sets a water bag in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to puncture the water bag to let the water flow into the installation handle body in case of a fire, which is used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nstallation handle body, so as to avoid scalding. Moreover, the unsealed cover is made of plastic, which will melt under the high temperature effect of the fire, and the unsealed cover can be punctured quickly without being cocked by itsel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把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把手。
技术介绍
目前生活中,意外频繁发生,特别是火灾,发生火灾时,人们大多数会通过打开大门逃离,但是由于火的蔓延速度快而且高温,而且目前大多数的家用门以及门把手都采用金属等材料制成,当发生火灾时门把手的温度会迅速提高,当人接触门把手有烫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门把手,包括安装座、安装柄以及门把把手,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安装柄的一侧,所述门把把手与安装柄铰接,所述安装柄包括上端口、下端口以及安装柄体,所述安装柄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水囊,所述容纳腔与安装柄体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启封通道,所述启封通道的开口端设置有启封盖,所述启封盖与启封通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启封盖为塑料制成。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柄体内形成至少一个容纳腔,然后在容纳腔内设置水囊在发生大火时,将水囊刺破让水流到安装柄体内,用于降低安装柄体的温度,从而可以避免烫伤,而且设置的启封盖为塑料制成,在大火的高温作用下会熔化,从而启封盖无须自己翘起即可快速的实现刺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把把手包括与上端口铰接的第一连接口、与下端口铰接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对应的所述上端口内设置有安置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转动腔,所述下端口内设置有安置第二转动件的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分别能够在第一转动腔与第二转动腔内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安装柄和门把把手进行铰接,实现门把把手的折叠式安装,在不使用门把把手的时候,门把把手与门贴合,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握住门把把手,由于安装柄固定在门面板上,因此通过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上端口、下端口之间的转动实现门把把手和安装柄的相对转动,然后将门把把手转动到与门面板实现门的开启,当不需要的时候将门把把手转到与门贴合的位置即可,使得门把把手的占用空间减小,且不容易造成碰撞,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与第一连接口连接的第一连接柱以及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与第一连接口连接的第二连接柱以及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腔包括第一前腔与第一后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包括第二前腔与第二后腔,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腔和第二前腔内,所述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设置在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内。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均采用了连接柱和转动盘的设置,而且连接柱和转动盘根据形状尺寸均设置了各自的腔室,保证了转动时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靠近上端口设置,所述下安装座靠近下端口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安装座实现安装柄的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把把手上形成有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弯向门把把手外侧形成,所述连接部弯向门把把手形成。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吧,方便握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把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路。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门把把手上设置防滑纹路在于增加人与门把把手的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门把把手贴合门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另外一种门把把手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采用一种门把手,包括安装座1、安装柄2以及门把把手3,所述安装座1设置在安装柄2的一侧,所述门把把手3与安装柄2铰接,所述安装柄2包括上端口21、下端口22以及安装柄体23,所述安装座1设置有上安装座11与下安装座12,所述上安装座11靠近上端口21设置,所述下安装座12靠近下端口22设置,设置两个安装座实现安装柄的固定连接和稳定性。所述安装柄体23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纳腔231,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水囊8,所述容纳腔231与安装柄体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启封通道232,所述启封通道232的开口端设置有启封盖233,所述启封盖233与启封通道23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启封盖233为低熔点的塑料制成。在安装柄体内形成至少一个容纳腔,然后在容纳腔内设置水囊在发生大火时,将水囊刺破让水流到安装柄体内,用于降低安装柄体的温度,从而可以避免烫伤,而且设置的启封盖为塑料制成,在大火的高温作用下会熔化,从而启封盖无须自己翘起即可快速的实现刺破。所述门把把手3包括与上端口21铰接的第一连接口31、与下端口22铰接的第二连接口32,所述第一连接口31与第二连接口32设置有第一转动件4与第二转动件5,相对应的所述上端口21内设置有安置第一转动件4的第一转动腔6,所述下端口22内设置有安置第二转动件5的第二转动腔7,所述第一转动件4与第二转动件5分别能够在第一转动腔6与第二转动腔7内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4包括与第一连接口31连接的第一连接柱41以及第一转动盘42,所述第二转动件5包括与第一连接口31连接的第二连接柱51以及第二转动盘52,所述第一转动腔6包括第一前腔61与第一后腔62,所述第二转动腔7包括第二前腔71与第二后腔72,所述第一连接柱41与第二连接柱51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腔61和第二前腔71内,所述第一转动盘42与第二转动盘52设置在第一后腔62和第二后腔72内。将安装柄和门把把手进行铰接,实现门把把手的安装,在不使用门把把手的时候,门把把手与门贴合,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握住门把把手,由于安装柄固定在门面板上,因此通过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上端口、下端口之间的转动实现门把把手和安装柄的相对转动,然后将门把把手转动到与门面板实现门的开启,当不需要的时候将门把把手转到与门贴合的位置即可,使得门把把手的占用空间减小,且不容易造成碰撞,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将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均采用了连接柱和转动盘的设置,而且连接柱和转动盘根据形状尺寸均设置了各自的腔室,保证了转动时的可靠性。另外所述门把把手可以采用如图1-2中的直板式的结构,也可以如图3中所示的结构,该结构在所述门把把手3上形成有第一握持部3a与第二握持部3b,所述第一握持部3a与第二握持部3b之间设置有连接部3c。其中所述第一握持部3a与第二握持部3b弯向门把把手外侧形成,所述连接部3c弯向门把把手形成。形成上述的结构能够方便握持。此外为了增加人与门把把手的摩擦力,所述门把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路。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安装柄以及门把把手,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安装柄的一侧,所述门把把手与安装柄铰接,所述安装柄包括上端口、下端口以及安装柄体,所述安装柄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水囊,所述容纳腔与安装柄体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启封通道,所述启封通道的开口端设置有启封盖,所述启封盖与启封通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启封盖为塑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安装柄以及门把把手,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安装柄的一侧,所述门把把手与安装柄铰接,所述安装柄包括上端口、下端口以及安装柄体,所述安装柄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水囊,所述容纳腔与安装柄体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启封通道,所述启封通道的开口端设置有启封盖,所述启封盖与启封通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启封盖为塑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把手包括与上端口铰接的第一连接口、与下端口铰接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对应的所述上端口内设置有安置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转动腔,所述下端口内设置有安置第二转动件的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分别能够在第一转动腔与第二转动腔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与第一连接口连接的第一连接柱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为众叶旭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康家智能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