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海华专利>正文

一种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07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两管材之间通过连接套和密封圈进行密封,管材待接端外周外环凹槽,连接套内周设有内环凹槽与之相对应而外周设有与内环凹槽相通的锁孔,内环凹槽与外环凹槽之间有锁条,锁条的外径大小为锁条可自由插入同时能阻止管材和连接套相对移动。该连接结构通过锁孔、锁条、外环凹槽和内环凹槽的配合实现了两管材之间相互定位,使两管材的稳固连接,大大缩小连接套的外形且简洁美观,耗材少,不需螺栓螺孔,大大降低了成本,拆装简单快捷,只需插入或抽出锁条即可拆装,无需任何工具,结构非常简单,适合于各种管材连接使用,不受安装环境的限制,使用寿命长,可耐受任何高压,故市场前景广阔,很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材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能利用锁条进行稳固连接的管材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或生产过程中,输水、输油等用的管材都需要一定的连接部件将它们相互连接密封起来,目前对塑胶、金属、铝塑复合管或钢塑复合管等管材有很多种不同的连接结构,这些连接结构都有一定的缺点如对于塑胶管、铝塑钢塑复合管采用胶水粘接时很容易老化,牢固性差,密封性差,而采用热熔法粘接塑胶管则需用昂贵的专用设备,成本高,安装、操作不便,热熔温度难控制,安装连接时间长,连接口易变形渗漏,连接后不能拆装,且密封性差,特殊环境时更无法采用该法;对于小口径金属管采用螺纹、焊接等连接时易锈蚀渗漏、拆装不便、需专用拆装设备、成本高,而大口径金属管采用专用接头连接时则拆装不便、结构复杂、外形大不美观,且都存在安装不小心或精度不够时易造成密封性差。上述连接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不同口径、不同材质、不同管内压力的管材需用不同的连接结构,中国专利局公开的ZL01215204.8、ZL01215205.6、ZL01277056.6三项提供了解决这种局限性的管材连接结构,但还是存在整体结构复杂、外形大且不够美观、拆装不够方便快捷、连接密封可靠性还不够、管材之间止位结构复杂和大等缺点。另外,中国专利局公开的ZL03247246.3专利该专利通过连接套和密封圈实现了管材的自锁式密封连接,但依然存在一定缺点由于连接套套在管材上须用螺栓等止位,否则管材之间有外力时很容易脱开,因此连接套和管材都须有螺孔,增加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同时,安装和拆卸费时和不便,连接套外形大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保证管材之间密封时稳固连接,又拆装简便快捷且外形简洁美观及可大大降低成本的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实现如下该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主要由两管材和连接套组成,两管材之间通过连接套和密封圈以内密封或外密封或同时内外密封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待接端外周且在密封区外设有至少1圈外环凹槽,同时所述连接套的内周也设有至少1圈内环凹槽与管材的外环凹槽相对应;连接套的外周设有与内环凹槽相通的锁孔至少有1个,内环凹槽与外环凹槽之间形成的空间放置经锁孔插入的锁条,锁条的外径大小为锁条可自由插入外环凹槽和内环凹槽形成的空间且同时又能阻止管材和连接套在轴向相对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两管材之间内密封是将内套的两端分别套入两管材的待接端,内套的两端与两管材的待接端之间各有至少1个密封圈,连接套套住两管材的待接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两管材之间外密封是将连接套套住两管材的待接端,在两管材的待接端与连接套两端之间各套有至少1个密封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两管材之间同时内外密封是将内套的两端分别套入两管材的待接端,内套的两端与两管材的待接端之间各有至少1个密封圈,连接套套住两管材的待接端,同时在两管材的待接端与连接套两端之间还各套有至少1个密封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锁孔为斜孔,即锁孔的中心轴线与连接套(3)的中心轴线不相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锁条的一端设有楔口,而另一端设有与锁孔端口相适应的尾部。本专利技术通过密封圈与管材、连接套和内套的配合巧妙在实现了管材之间的内密封、外密封或内外密封,保证管材之间足够的密封性。同时,通过在管材的待接端与连接套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外环凹槽和内环凹槽,且经连接套上的锁孔把锁条插入外环凹槽和内环凹槽形成的空间中,实现了两管材之间的相互定位,使两管材不会分离,从而保证两管材处于稳定的密封连接。这种连接结构可大大缩小连接套的外形尺寸且简洁美观,耗材少,不需螺栓及加工螺孔,大大降低了成本,安装和拆卸简单快捷,只需插入或抽出锁条即可拆装,无需任何工具,同时也可降低拆装成本。因此,本技术结构非常简单,适合于各种管材连接中使用,不受安装环境的限制,管材之间连接稳固,使用寿命长,可耐受任何高压,加上外形非常小且美观,是很好的环保产品,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很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内外密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内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外密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连接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管材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管材另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锁条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在图1中,示出了内外密封时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两管材11、12的待接端内分别套入内套7的两端,内套7的两端与两管材11、12的待接端之间各有1个密封圈10,密封圈10套在内套7的密封圈槽13中,密封圈10也可设2个、3个甚至更多个以增加密封性。连接套3的两端则套住两管材11、12的待接端,同时在两管材11、12的待接端与连接套3两端之间还各套有1个密封圈10,密封圈10套在内套7的密封圈槽13中,密封圈10套在两管材11、12的密封圈槽13中,同样该密封圈10也可设2个、3个甚至更多个以增加密封性。连接套3内周还设有限位挡块9,对管材起限位和定位作用。在通水或油时,密封圈由于受到左右压力的压迫,加上密封圈具有弹性,密封圈只能沿其径向方向变形,使得密封圈的外缘对通管的内壁压得更紧更严密,同时密封圈的内缘对管材的外周也压得更紧更严密,从而对两管材起到了非常好的连接密封作用,这样就实现了管材连接的内外密封。在这里其实单纯的内密封或外密封已足够,如图2所示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内密封和图3所示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的外密封情形,同时进行内外密封只是为了防止特大压力时,增加密封性。在图1中,管材11、12待接端外周且在密封区外设有1圈外环凹槽41,外环凹槽41还可设有2圈、3圈甚至更多圈,如图7所示管材就设有外环凹槽41、42,以增加连接的稳固性。同时连接套3的内周也设有1圈内环凹槽61与管材的外环凹槽41相对应,同样,内环凹槽61可设有2圈、3圈甚至更多圈,以便与外环凹槽41、42等相对应。连接套3的外周设有与内环凹槽61相通的锁孔5,在图中连接套3每端的锁孔5只有1个,对应同一内环凹槽还可设2个、3个甚至更多个锁孔5。内环凹槽61与外环凹槽41之间形成的空间放置经锁孔5插入的锁条8,锁条8的外径大小为锁条可自由插入外环凹槽41和内环凹槽61形成的空间且同时又能阻止管材11、12和连接套3在轴向相对移动,即锁条8的外径最好是与环凹槽41和内环凹槽61形成的空间为间隙配合。在这里,锁条8的长度最好是刚好外环凹槽41和内环凹槽61形成的空间的一周,当然如果锁孔5较多时,也可把多条且较短的锁条8从不同的锁孔插入,直至插到塞满为止。从上述可知,通过把锁条8从锁孔5插入到外环凹槽41和内环凹槽61形成的空间中后,两管材沿轴向要相互分离的话,除非把锁条挤压成粉碎,否则无法分离,因此两管材就可稳固地连接在一起。安装和拆卸简单,只需插入或抽出锁条即可拆装,无需任何工具,瞬间可完成。整个结构简单,连接套外形小且美观。图2中示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锁条管材连接结构,主要由两管材(11、12)和连接套(3)组成,两管材(11、12)之间通过连接套(3)和密封圈(10)以内密封或外密封或同时内外密封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11、12)待接端外周且在密封区外设有至少1圈外环凹槽(41、42),同时所述连接套(3)的内周也设有至少1圈内环凹槽(61)与管材的外环凹槽(41、42)相对应;连接套(3)的外周设有与内环凹槽(61)相通的锁孔(5)至少有1个,内环凹槽(61)与外环凹槽(41、42)之间形成的空间放置经锁孔(5)插入的锁条(8),锁条的外径大小为锁条可自由插入外环凹槽(41、42)和内环凹槽(61)形成的空间且同时又能阻止管材(11、12)和连接套(3)在轴向相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蔡海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