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高炉煤气的转底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91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烧高炉煤气的转底炉结构,包括方形炉体、用于支撑方形炉体的支撑组件,所述方形炉体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烧嘴,所述方形炉体正对的两个面上设有煤气口,所述煤气口位于方形炉体的下部。由于煤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煤气口设置在方形炉体的下部,煤气从煤气口进入炉膛后,上浮至炉膛顶部,使整个炉膛内填充有煤气,便于炉膛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两个煤气口相对设置,既能防止炉膛内煤气的对流,又能快速在整个炉膛的底部铺满煤气,炉膛底部的煤气填充料促使空气上浮,更有利于炉膛底部的燃烧。

A structure of rotary hearth furnace burning blast furnace ga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tary hearth furnace structure for burning blast furnace gas, which comprises a square furnace body and a support component for supporting the square furnace body. Four corners of the square furnace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burners, two faces facing the square furnace body are provided with gas ports, and the coal gas ports are loca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quare furnace body. Because the density of the gas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air, the utility model sets the gas port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quare furnace body, after the gas enters the furnace from the gas port, it floats up to the top of the furnace, so that the whole furnace is filled with gas,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furnace heating. The utility model sets two gas ports relatively, which can not only prevent the convection of the gas in the furnace, but also quickly spread the gas at the bottom of the whole furnace. The gas filler at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promotes the air to float up,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combus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高炉煤气的转底炉结构
本技术属于炼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高炉煤气的转底炉结构。
技术介绍
转底炉熔融还原技术是将配料、混料、制球和干燥后的含碳球团加入到具有环形炉膛和可转动的炉底的转底炉中,在1350℃左右炉膛温度下,在随着炉底旋转一周的过程中,铁矿被碳还原。现有的转底炉仅能采用转底炉熔融还原炼铁工艺将生球团还原成金属化球团,转底炉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利用高炉富余煤气。基于此,急需提供一种可利用高炉富余煤气的转底炉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烧高炉煤气的转底炉结构。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燃烧高炉煤气的转底炉结构,包括方形炉体、用于支撑方形炉体的支撑组件,所述方形炉体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烧嘴,所述方形炉体正对的两个面上设有煤气口,所述煤气口位于方形炉体的下部。由于煤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本技术将煤气口设置在方形炉体的下部,煤气从煤气口进入炉膛后,上浮至炉膛顶部,使整个炉膛内填充有煤气,便于炉膛加热。本技术将两个煤气口相对设置,既能防止炉膛内煤气的对流,又能快速在整个炉膛的底部铺满煤气,炉膛底部的煤气填充料促使空气上浮,更有利于炉膛底部的燃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膛内设有用于将炉膛分成不同区域的多块挡板,多块所述挡板分别与炉膛的内壁固定连接,多块所述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炉膛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本技术将挡板与炉膛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的目的,是便于煤气扩散到各个区域。优选多块挡板将炉膛分成装料区、预热还原区、加热还原区、高温还原区、控制还原区,两个煤气口开设在高温还原区的内壁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嘴位于炉膛的中部,所述烧嘴安装在相邻的两块挡板之间。本技术将烧嘴设置在炉膛中部的目的,是防止炉膛在下料时封堵烧嘴造成烧嘴不能正常工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形炉体下端开口,所述方形炉体的底端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的上表面与方形炉体的炉壁底面接触。本技术在方形炉体的下端设置旋转装置的目的,是将混合料在炉膛内随旋转装置旋转,依次经历装料区、预热还原区、加热还原区、高温还原区、控制还原区,完成还原过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形炉体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补风喷嘴,所述补风喷嘴位于方形炉体的上部,所述补风喷嘴和烧嘴交错设置。本技术将补风喷嘴设置在方形炉体上部,补风喷嘴吹入空气使煤气燃烧,为混合料升温和还原反应提供热量,使混合料从常温很快被加热到1100℃以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形炉体的旁侧还设有铁水冷却通道,所述方形炉体的炉壁上设有流通口,所述流通口与铁水冷却通道连接。本技术将流通口靠近方形炉体下部设置的目的,是便于高温铁水的倒出。附图说明图1为节能型转底炉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转底炉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铁水冷却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底炉本体;11、方形炉体;11-1、烧嘴;11-2、煤气口;11-3、补风喷嘴;12、旋转装置;2、煤气柜;3、压块组件;4、煤气管网;5、铁水冷却通道;51、通道本体;52、散热壳;53、盘绕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如图2所示的转底炉结构,包括方形炉体11、用于支撑方形炉体11的支撑组件,方形炉体11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烧嘴11-1,方形炉体11正对的两个面上设有煤气口11-2,煤气口11-2位于方形炉体11的下部。由于煤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本实施例将煤气口11-2设置在方形炉体11的下部,煤气从煤气口11-2进入炉膛后,上浮至炉膛顶部,使整个炉膛内填充有煤气,便于炉膛加热。本实施例将两个煤气口11-2相对设置,既能防止炉膛内煤气的对流,又能快速在整个炉膛的底部铺满煤气,炉膛底部的煤气填充料促使空气上浮,更有利于炉膛底部的燃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炉膛内设有用于将炉膛分成不同区域的多块挡板,多块挡板分别与炉膛的内壁固定连接,多块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挡板与炉膛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本实施例将挡板与炉膛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的目的,是便于煤气扩散到各个区域。优选多块挡板将炉膛分成装料区、预热还原区、加热还原区、高温还原区、控制还原区,两个煤气口11-2开设在高温还原区的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烧嘴11-1位于炉膛的中部,烧嘴11-1安装在相邻的两块挡板之间。本实施例将烧嘴11-1设置在炉膛中部的目的,是防止炉膛在下料时封堵烧嘴11-1造成烧嘴11-1不能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方形炉体11下端开口,方形炉体11的底端设有旋转装置12,旋转装置12的上表面与方形炉体11的炉壁底面接触。本实施例在方形炉体11的下端设置旋转装置12的目的,是将混合料在炉膛内随旋转装置12旋转,依次经历装料区、预热还原区、加热还原区、高温还原区、控制还原区,完成还原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方形炉体1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补风喷嘴11-3,补风喷嘴11-3位于方形炉体11的上部,补风喷嘴11-3和烧嘴11-1交错设置。本实施例将补风喷嘴11-3设置在方形炉体11上部,补风喷嘴11-3吹入空气使煤气燃烧,为混合料升温和还原反应提供热量,使混合料从常温很快被加热到1100℃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方形炉体11的旁侧还设有铁水冷却通道5,方形炉体11的炉壁上设有流通口,流通口与铁水冷却通道5连接。本实施例将流通口靠近方形炉体11下部设置的目的,是便于高温铁水的倒出。本实施例中,转底炉结构除铁的流程是:装料→加热升温→还原→冷却→出料。炉膛内分为装料区、预热还原区、加热还原区、高温还原区、控制还原区。混合料在炉膛随炉底旋转,经历上述各区,完成还原过程,然后出炉。炉温自预热还原区至控制还原区逐渐升高,控制还原区的炉温要求达到~1500℃。在各个区域,分布在炉膛两侧的蓄热式烧嘴11-1燃烧煤气,补风喷嘴11-3吹入空气使还原反应释出的CO燃烧,为混合料升温和还原反应提供热量,使混合料从常温很快被加热到1100℃以上。在高温还原区和控制还原区,通过调节烧嘴11-1的煤气量和空气量精确控制炉内气氛,以达到最佳的还原条件。实施例2:转底炉的炉膛温度需要升高至1350℃左右才能工作,现有的炉膛升温方式是采用燃料加热烘膛,存在浪费燃料、不节能的缺陷。本实施例的节能型转底炉系统,采用高炉或煤气柜2内的富余煤气加热炉膛,使用效果较好。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转底炉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转底炉本体1、煤气管网4、压块组件3,所述煤气管网4的进气端与煤气柜2或高炉炉顶,所述煤气管网4的出气端与转底炉本体1的炉膛连接,所述压块组件3和转底炉本体1之间还设有铁水冷却通道5。本实施例利用煤气柜2或高炉产生的富余煤气还原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高炉煤气的转底炉结构,包括方形炉体、所述方形炉体内的炉膛,及用于支撑方形炉体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炉体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烧嘴,所述方形炉体正对的两个面上设有煤气口,所述煤气口位于方形炉体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高炉煤气的转底炉结构,包括方形炉体、所述方形炉体内的炉膛,及用于支撑方形炉体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炉体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烧嘴,所述方形炉体正对的两个面上设有煤气口,所述煤气口位于方形炉体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设有用于将炉膛分成不同区域的多块挡板,多块所述挡板分别与炉膛的内壁固定连接,多块所述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炉膛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底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位于炉膛的中部,所述烧嘴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彩凤吕婵娟李小宝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聚科创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