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挂料功能的自动放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3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挂料功能的自动放料机。具体说,是用来将支承辊上的钢带卷倒下来的具有挂料功能的钢带卷放料机装置。它包括两个呈相对布置的轴座,两个轴座间有用于支撑钢带卷的支撑辊,支撑辊后侧有对辊机。其特点是:支撑辊上方有用于驱动支撑辊旋转的驱动机构。采用这种放料机,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生产钢管的流水线上。

Automatic feeding machine with hanging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discharging machine with a material hanging function. Specifically, it is a steel strip coil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with hanging function, which is used to roll down the steel strip on the supporting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two shaft seats arranged opposite to each other, between the two shaft seats there is a support roller for supporting the steel strip roll, and the back side of the support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roll counter.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supporting roll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supporting roller. This kind of feeder can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It is applicable to the production line of stee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挂料功能的自动放料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挂料功能的自动放料机。具体说,是用来将支承辊上的钢带卷倒下来的具有挂料功能的钢带卷放料装置。尤其适用于生产钢管的流水线上。
技术介绍
在钢管生产行业都知道,生产钢管的流水线最前道工序是利用放料机将成卷的钢带卷放下来,以便连续不断地为后道工序提供钢带。其中的放料机构含有两个呈相对布置的轴座,两个轴座间设置有用来支撑钢带卷的支撑辊,支撑辊后侧有对辊机。由于这种钢带卷放料机构仅由两个呈相对布置的轴座、两个轴座间的支撑辊和支撑辊后侧的对辊机构成,无挂料功能。使得挂料时,需借助人工将钢带卷的外端拉出并送入放料机构后侧的对辊机的两个辊之间。然后,再通过对辊机两个辊的同步相对转动可为后道工序连续不断地提供钢带。由于挂料时需借助人工将钢带卷的外端拉出并送入放料机后侧的对辊机的两个辊之间,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放料机构。采用这种放料机构,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具有挂料功能的自动放料机,包括两个呈相对布置的轴座,两个轴座间有用于支撑钢带卷的支撑辊,支撑辊后侧有对辊机。其特点是:支撑辊上方有用于驱动支撑辊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轴座含有固定轴座和活动轴座。所述驱动机构为升降式驱动机构,其含有支座,该支座位于支撑辊的前侧。支座上有两个向支撑辊一侧倾斜的斜撑,两个斜撑间有间距;两个斜撑的下端均固定在支座顶部,两个斜撑上端间连有纵杆。两个斜撑间的支座上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呈竖向布置,其活塞杆外端朝上。活塞杆上端与纵杆间有连杆,连杆一端铰接在活塞杆上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纵杆上。纵杆两端均有曲臂;所述曲臂均为圆弧形,它们的一端均固定在纵杆上,它们的另一端间有摩擦辊。摩擦辊一端有第一链轮。两个曲臂的中部之间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之间有传动链。所述活动轴座包括托臂,托臂一端铰接在支座的相应端上部,托臂另一端上侧有弧形槽,支撑辊邻近活动轴座的一端呈可旋转状置于弧形槽内;托臂与支座相应端下部之间有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下端与下连杆上端借助短轴铰接在一起,上连杆上端铰接在托臂的纵向中间,下连杆下端铰接在支座相应端的下部;与上下连杆相应的支座外侧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上下连杆间的短轴上。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在支撑辊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辊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升降式驱动机构,其含有支座,该支座位于支撑辊的前侧。支座上有两个向支撑辊一侧倾斜的斜撑,两个斜撑间有间距。两个斜撑的下端均固定在支座顶部,两个斜撑上端间连有纵杆。两个斜撑间的支座上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呈竖向布置,其活塞杆外端朝上。活塞杆上端与纵杆间有连杆,连杆一端铰接在活塞杆上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纵杆上。纵杆两端均有曲臂。所述曲臂均为圆弧形,它们的一端均固定在纵杆上,它们的另一端间有摩擦辊。摩擦辊一端有第一链轮。两个曲臂的中部之间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之间有传动链。放料之前,启动第一油缸使其活塞杆向上伸出的同时,带动连为一体的连杆、纵杆、两个曲臂和两个曲臂间的摩擦辊一起动作,使摩擦辊压在钢带卷上。然后,启动电机,由电机通过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第二链轮间的传动链带动摩擦辊旋转,从而带动装有钢带卷的支撑辊一起旋转,将钢带卷的外端送入对辊机中,实现了挂料。之后,关闭电机使摩擦辊停止转动的同时,使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内缩,并带动连为一体的连杆、纵杆、两个曲臂和两个曲臂间的摩擦辊一起动作,使摩擦辊抬起脱离钢带卷。最后,驱动对辊机,通过对辊机两个辊的同步相对转动为后道工序连续不断地提供钢带。由此可见,只需启动电机,就可通过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第二链轮间的传动链带动摩擦辊旋转,并带动装有钢带卷的支撑辊一起旋转,将钢带卷的外端送入对辊机中。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不需手工操作,就可将钢带卷的外端送入对辊机中,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挂料功能的自动放料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有挂料功能的自动放料机包括两个呈相对布置的轴座,两个轴座间设置有用于支撑钢带卷13的支撑辊14,支撑辊14后侧设置有对辊机15,支撑辊14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辊14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轴座含有一个固定轴座6和一个活动轴座。所述驱动机构为升降式驱动机构,其含有支座1。所述支座1位于支撑辊14的前侧。支座1上设置有两个向支撑辊14一侧倾斜的斜撑5,两个斜撑5间留有间距。两个斜撑5的下端均固定在支座1顶部,两个斜撑5上端间连有纵杆7。两个斜撑5间的支座1上设置有第一油缸4。所述第一油缸4呈竖向布置,其活塞杆外端朝上。第一油缸4的活塞杆上端与所述纵杆7间设置有连杆6,连杆6一端借助一个销轴铰接在第一油缸4的活塞杆上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纵杆7上。纵杆7两端均设置有曲臂8。所述曲臂8均为圆弧形,它们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纵杆7的两端,它们的另一端间连有摩擦辊12。摩擦辊12一端安装有第一链轮。两个曲臂8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链轮9,第二链轮9与第一链轮之间连有传动链11。所述活动轴座包括托臂17,托臂17一端借助一个销轴铰接在支座1的相应端上部,托臂17另一端上侧加工有弧形槽,支撑辊14邻近活动轴座的一端借助轴承呈可旋转状置于弧形槽内。托臂17与支座1相应端下部之间设置有上连杆3和下连杆19,上连杆3下端与下连杆19上端借助短轴18铰接在一起,上连杆3上端借助另一个销轴铰接在托臂17的纵向中间,下连杆19下端借助又一个销轴铰接在支座1相应端的下部。与上连杆3和下连杆19相应的支座1外侧的竖向中间设置有第二油缸2,第二油缸2的活塞杆铰接在上连杆3与下连杆19间的短轴18上。当需放料时,先启动第一油缸4使其活塞杆向上伸出的同时,带动连为一体的连杆6、纵杆7、两个曲臂8和两个曲臂8间的摩擦辊12一起动作,使摩擦辊12压在钢带卷13上。然后,启动电机10,由电机10通过第一链轮、第二链轮9和传动链11带动摩擦辊12旋转,从而带动装有钢带卷13的支撑辊14一起旋转,将钢带卷13的外端送入对辊机15中,实现了挂料。之后,关闭电机10使摩擦辊12停止转动的同时,使第一油缸4的活塞杆内缩,并带动连为一体的连杆6、纵杆7、两个曲臂8和两个曲臂8间的摩擦辊12一起动作,使摩擦辊12抬起并脱离钢带卷13。最后,驱动对辊机15,通过对辊机15中两个辊的同步相对转动为后道工序连续不断地提供钢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挂料功能的自动放料机,包括两个呈相对布置的轴座,两个轴座间有用于支撑钢带卷的支撑辊,支撑辊后侧有对辊机;其特征在于:支撑辊上方有用于驱动支撑辊旋转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挂料功能的自动放料机,包括两个呈相对布置的轴座,两个轴座间有用于支撑钢带卷的支撑辊,支撑辊后侧有对辊机;其特征在于:支撑辊上方有用于驱动支撑辊旋转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挂料功能的自动放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含有固定轴座和活动轴座;所述驱动机构为升降式驱动机构,其含有支座,该支座位于支撑辊的前侧;支座上有两个向支撑辊一侧倾斜的斜撑,两个斜撑间有间距;两个斜撑的下端均固定在支座顶部,两个斜撑上端间连有纵杆;两个斜撑间的支座上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呈竖向布置,其活塞杆外端朝上;活塞杆上端与纵杆间有连杆,连杆一端铰接在活塞杆上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纵杆上;纵杆两端均有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福威达纵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