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18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和釜,属于润滑油调和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釜体以及伸入所述釜体内部且由驱动电机驱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安装部和通过弹簧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搅拌部,所述搅拌部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圆周面与所述釜体的侧壁相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釜体内部原油的均匀性,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A kind of blending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ending kettl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ubricating oil blending.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e a kettle body and a stirring component which extends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kettle body and is driven by a driving motor. The stirring component includes an installation par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otor and a stirring par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part through a spring. The outer side of the stirr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piral lea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e uniformity of the crude oil inside the kettle body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quality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和釜
本技术属于润滑油调和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调和釜。
技术介绍
调和釜主要是用来完成润滑油制备过程中的调和反应,也可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的许多工艺过程。调和釜的目的是将各种原油通入调和釜内进行物理调和,使其形成均匀稳定的液体体系。现有的调和釜一般包括釜体以及伸入釜体内部且由驱动电机驱动的搅拌组件。但是,上述搅拌组件通常是由搅拌轴和若干搅拌叶片组成,搅拌的方式较为单一,难以保证釜体内部原油的均匀性,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因而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和釜,其优点在于能够保证釜体内部原油的均匀性,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和釜,包括釜体以及伸入所述釜体内部且由驱动电机驱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安装部和通过弹簧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搅拌部,所述搅拌部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圆周面与所述釜体的侧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启动后,搅拌组件会发生转动,而搅拌部会受到釜体内部原油在不同方向上的阻力,使得搅拌部和螺旋叶片在弹簧的作用下产生震动和位移,并促使釜体底部的原油产生由下而上的运动,使得原油得到充分的搅拌。因此,通过使釜体底部的原油产生由下而上的运动,可保证釜体内部原油的均匀性,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搅拌组件外侧且用于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搅拌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第二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相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搅拌部相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的设置,能够防止弹簧对安装部产生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连接安装部和搅拌部,能够对搅拌部起到支撑作用,使搅拌部更加稳定地在釜体内部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组件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连接杆,能够进一步增加安装部与搅拌部连接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竖直穿设于各层所述螺旋叶片的对流管,所述对流管的底端与最下层所述螺旋叶片的下表面相平齐,所述对流管的顶端与最上层所述螺旋叶片的上表面相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旋叶片转动的过程中,靠近釜体底部的原油在受到来自上层原油的压力下,可经对流管向上涌出并回到最上层的螺旋叶片,而回到上层的原油受到螺旋叶片向下的作用力,可重新流回釜体底部,如此循环,便可提高原油搅拌的均匀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流管的表面涂覆有耐腐蚀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腐蚀层的设置,可增加对流管的耐腐性性能,有利于延长对流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叶片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助流板,所述助流板的高度小于相邻两层所述螺旋叶片的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流板的设置,可增加螺旋叶片对原油的推力,使螺旋叶片在低速运转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釜体底部的原油从对流管中挤向上层螺旋叶片,从而实现原油的上下循环。另外,位于对流管底端附近的助流板能够将位于釜体底部的原油更好地聚集在对流管附近,使原油更容易从对流管涌向上层螺旋叶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助流板包括一体连接的直板和斜板,所述斜板位于所述助流板靠近釜体侧壁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板和斜板的配合,能够使贴近釜体侧壁的原油向釜体的中心运动,而原本处于釜体中心附近的原油可朝着釜体侧壁流动,从而使原油在水平方向形成环流,进而提高原油在釜体内的均匀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板和斜板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过渡的设计,可减小直板与斜板的拐角对原油的阻力,使釜体内部的原油在水平方向更好地形成环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使釜体底部的原油产生由下而上的运动,可保证釜体内部原油的均匀性,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2、通过连接杆的设置,能够防止弹簧对搅拌组件的安装部产生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3、通过助流板的设置,可增加螺旋叶片对原油的推力,使螺旋叶片在低速运转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釜体底部的原油从对流管中挤向上层螺旋叶片,从而实现原油的上下循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助流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釜体;2、驱动电机;3、搅拌组件;31、联轴器;32、安装部;33、弹簧;34、搅拌部;341、螺旋叶片;4、连接杆;41、第一铰接杆;42、第二铰接杆;5、对流管;51、耐腐蚀层;6、助流板;61、直板;62、斜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调和釜,如图1所示,包括釜体1以及伸入釜体1内部且由驱动电机2驱动的搅拌组件3,搅拌组件3包括通过联轴器31与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的安装部32和通过弹簧33与安装部32连接的搅拌部34,搅拌部34的外侧固定有螺旋叶片341,螺旋叶片341的外圆周面与釜体1的侧壁相抵触。如图1所示,釜体1内部设置有位于搅拌组件3外侧且用于连接安装部32和搅拌部34的连接杆4。具体地,连接杆4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杆41和第二铰接杆42,第一铰接杆41远离第二铰接杆42的一端与安装部32相铰接,第二铰接杆42远离第一铰接杆41的一端与搅拌部34相铰接。因此,在搅拌组件3转动时,通过第一铰接杆41和第二铰接杆42能够防止弹簧33对安装部32产生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延长弹簧33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一铰接杆41和第二铰接杆42能够对搅拌部34起到支撑作用,使搅拌部34更加稳定地在釜体1内部运动。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加安装部32与搅拌部34连接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杆4对称设置在搅拌组件3的两侧。如图1所示,釜体1内部安装有两根竖直穿设在各层螺旋叶片341的对流管5,对流管5的底端与最下层螺旋叶片341的下表面相平齐,对流管5的顶端与最上层螺旋叶片341的上表面相平齐。在螺旋叶片341转动的过程中,靠近釜体1底部的原油在受到来自上层原油的压力下,可经对流管5向上涌出并回到最上层的螺旋叶片341,而回到上层的原油受到螺旋叶片341向下的作用力,可重新流回釜体1底部,如此循环,便可提高原油搅拌的均匀性。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原油腐蚀对流管5,本实施例中对流管5的表面涂覆有耐腐蚀层。如图1所示,螺旋叶片341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助流板6,助流板6的高度小于相邻两层螺旋叶片341的间距,通过助流板6可增加螺旋叶片341对原油的推力,使螺旋叶片341在低速运转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和釜,包括釜体(1)以及伸入所述釜体(1)内部且由驱动电机(2)驱动的搅拌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的安装部(32)和通过弹簧(33)与所述安装部(32)连接的搅拌部(34),所述搅拌部(34)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341),所述螺旋叶片(341)的外圆周面与所述釜体(1)的侧壁相抵触;所述釜体(1)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搅拌组件(3)外侧且用于连接所述安装部(32)和搅拌部(34)的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杆(41)和第二铰接杆(42),所述第一铰接杆(41)远离第二铰接杆(4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32)相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42)远离第一铰接杆(41)的一端与所述搅拌部(34)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和釜,包括釜体(1)以及伸入所述釜体(1)内部且由驱动电机(2)驱动的搅拌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的安装部(32)和通过弹簧(33)与所述安装部(32)连接的搅拌部(34),所述搅拌部(34)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341),所述螺旋叶片(341)的外圆周面与所述釜体(1)的侧壁相抵触;所述釜体(1)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搅拌组件(3)外侧且用于连接所述安装部(32)和搅拌部(34)的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杆(41)和第二铰接杆(42),所述第一铰接杆(41)远离第二铰接杆(4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32)相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42)远离第一铰接杆(41)的一端与所述搅拌部(34)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4)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组件(3)的两侧。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杰郑斯源郑德广郑德雨张凤丽郭宇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山昆仑伟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