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端部连接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02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连接第一管状部件和第二管状部件的管端部连接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包括:带状盘簧(4b),其在把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1)的端部与金属管(5)的端部连接的状态下,分别覆盖所述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1)端部的外侧面和所述金属管(5)端部的外侧面;具有弹性的氟弹性体(3b),其配置在所述带状盘簧(4b)与所述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1)的外侧面之间和所述带状盘簧(4b)与所述金属管(5)的外侧面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端部连接体,特别是涉及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连接第一管状部件和第二管状部件的管端部连接体,或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连接管状部件和密封部件的管端部连接体。
技术介绍
沸石是具有分子程度大小的细孔的结晶铝代硅酸盐,由沸石构成的膜具有根据分子尺寸和形状的不同有选择地使分子通过的性质,因此作为分子筛被广泛利用。已知在水和有机溶剂混合液的分离中若使用沸石膜则能效高。由于沸石膜单体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所以一般是在多孔质陶瓷管的表面形成沸石膜。在把这种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向组件组装时,多是在该陶瓷管的端部连接金属管。这是由于这样容易向组件组装的缘故。说明一下现有的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与金属管的连接方法。准备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和与该陶瓷管大致相同外径的金属管。且准备具有比金属管外径稍大的内径的热收缩管。然后把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的端部从热收缩管的一端插入,把金属管的端部从热收缩管的另一端插入。然后通过加热热收缩管而使热收缩管向内径变小的方向收缩,由此来连接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与金属管(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31782号公报(第八段)但所述热收缩管有硬且无弹性的缺点。金属管和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的各自的表面通常不是镜面,平滑性不好,微观上是有凹凸的表面状态。并且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外形不是正圆,而且各个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外形有偏差,因此陶瓷管与金属管的外径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没有弹性的热收缩管在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与金属管的连接部分不能充分确保密封性。另外,热收缩管的线膨胀系数是100×10-6/℃(塑料的线膨胀系数30~130×10-6/℃),金属管(SUS304)的线膨胀系数是17×10-6/℃(金属的线膨胀系数4~30×10-6/℃),氧化铝陶瓷管的线膨胀系数是8×10-6/℃(陶瓷的线膨胀系数1~10×10-6/℃)。这样,热收缩管、金属管和陶瓷管各自的线膨胀系数相互有大幅度的差异。即,把金属管与陶瓷管的连接部分由线膨胀系数高出一个数量级的热收缩管来覆盖。因此,由于温度变动而有时在金属管与热收缩管之间和陶瓷管与热收缩管之间产生空隙,其结果是有可能使密封性更加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连接第一管状部件和第二管状部件的管端部连接体,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密封性的同时连接管状部件和密封部件的管端部连接体。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包括覆盖部件,其在把第一管状部件的端部与第二管状部件的端部连接的状态下,分别覆盖所述第一管状部件端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端部的外侧面;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各自的外侧面与所述覆盖部件之间。根据上述管端部连接体,即使第一管状部件和第二管状部件各自的表面在微观上是凹凸状态,由于在第一管状部件与覆盖部件之间和第二管状部件与覆盖部件之间配置的部件具有弹性或流动性,所以在第一管状部件与第二管状部件的连接部分能充分确保密封性。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中,所述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的线膨胀系数优选大于所述覆盖部件、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各自的线膨胀系数。由此,即使在温度变动的状况下使用管端部连接体,也能抑制在第一管状部件与覆盖部件之间和第二管状部件与覆盖部件之间产生空隙。因此,即使在温度变动的环境下,也能确保密封性。详细说明则是,若假定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的线膨胀系数与覆盖部件、第一管状部件和第二管状部件各自的线膨胀系数相比是最小,则在温度上升时,与覆盖部件、第一管状部件和第二管状部件相比,所述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的热膨胀程度是最小的。其结果是,所述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的热膨胀不能追随所述覆盖部件的热膨胀,因此在第一管状部件与覆盖部件之间和第二管状部件与覆盖部件之间产生空隙。该空隙成为破坏密封性的原因。相反,通过使所述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的线膨胀系数与覆盖部件、第一管状部件和第二管状部件各自的线膨胀系数相比较大,则对于所述覆盖部件的热膨胀是所述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在热膨胀,能经常保持所述覆盖部件与所述部件是贴紧的状态。并且,由于其具有弹性或流动性,所以在存在所述覆盖部件的方向上没有膨胀的部分在所述管状部件的方向上进行热膨胀,因此能经常保持所述部件与所述管状部件是贴紧的状态。由止能保持好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包括覆盖部件,其在把第一管状部件的端部与第二管状部件的端部连接的状态下,分别覆盖所述第一管状部件端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端部的外侧面;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第一部件,其配置在所述覆盖部件与所述第一管状部件的外侧面之间;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第二部件,其配置在所述覆盖部件与所述第二管状部件的外侧面之间;油脂,其配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且配置在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各自的外侧面上。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各自的线膨胀系数优选大于所述覆盖部件、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各自的线膨胀系数。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中,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可以是陶瓷类过滤部件,所述第二管状部件可以是金属管。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中,也可以把所述第二管状部件置换成大致圆柱状部件。根据上述管端部连接体,即使第一管状部件和大致圆柱状部件各自的表面在微观上是凹凸状态,但由于在第一管状部件与覆盖部件之间和大致圆柱状部件与覆盖部件之间配置的部件,或是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具有弹性或流动性,所以在第一管状部件与大致圆柱状部件的连接部分能充分确保密封性,能把第一管状部件密封。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包括密封部件,其覆盖管状部件端部的外侧面且密封所述管状部件的端部;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管状部件的外侧面之间。优选所述密封部件构成为盖形状。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中,所述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的线膨胀系数优选大于所述管状部件和所述密封部件各自的线膨胀系数。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中,所述管状部件可以是陶瓷类过滤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可以由金属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中,优选所述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或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各自具有耐有机溶剂性、100℃以上的耐热性和密封性。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中,优选所述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或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分别由油脂、凝胶、弹性体等能容易地进行变形的材料构成,特别优选由氟弹性体或氟油脂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中,优选所述覆盖部件具有向该覆盖部件内侧收缩的力。由此能确保更充足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的管端部连接体中,优选所述覆盖部件由带状盘簧或热收缩管构成。所述热收缩管优选是氟基热收缩管。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连接第一管状部件和第二管状部件的管端部连接体。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能提供一种确保密封性的同时连接管状部件和密封部件的管端部连接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管端部连接体把具有沸石膜的陶瓷管与金属管和大致圆柱状部件分别连接状态的剖面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全蒸发(PV)试验装置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管端部连接体把具有沸石膜的莫来石管与金属管和金属盖各自连接状态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管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端部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部件,其在把第一管状部件的端部与第二管状部件的端部连接的状态下,分别覆盖所述第一管状部件端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端部的外侧面;具有弹性或流动性的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和所 述第二管状部件各自的外侧面与所述覆盖部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村建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物产纳米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