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00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包括柔性球囊、注射管和引流管,柔性球囊与注射管的出口端连通,经注射管注水或充气后,柔性球囊与被切除肝块形状大小一致;引流管连接在柔性球囊上,引流管的植入端设有引流孔,引流孔位于柔性球囊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填充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左肝扭转,肝静脉扭转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兼具腹腔引流效果,可于肝周粘连完全形成后拔除。

3D printing based filling material after hepatectom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sposable post hepatectomy filling material based on 3D printing, which comprises a flexible balloon, an injection tube and a drainage tube. The flexible ballo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end of the injection tube. After the injection tube is filled with water or inflated,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flexible balloon are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liver block to be removed; the drainage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exible balloon, and the implantation end of the drainag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hole Loca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flexible balloon. The filling material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left liver torsion, hepatic vein torsion and other phenomena that may occur after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and has the effect of abdominal drainage at the same time, and can be removed after the perihepatic adhesion is completely form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
技术介绍
在肝胆疾病外科治疗过程中,常需行右三叶切除/联合右尾状叶切除/左内叶肝脏肥厚/剩余左肝管细长弯曲等情况,由于切除右肝大块肝脏后右膈下空虚,左肝可能出现术后移位,从而引起左肝管扭曲导致术后梗阻性黄疸或者引起下腔静脉受压导致血压下降等情况,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甚至可引起死亡等严重后果。传统的方法是将剩余左肝沿着原有镰状韧带/冠状韧带进行缝合固定,但是笔者曾遇由于关腹后腹壁挤压,术后仍出现稳固性低血压及梗阻性黄疸的病例,故设计一款拔除方便的适形填充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符合精准肝切除的要求。此外,右肝切除术后常出现右膈下积液,如引流不畅,可引起发热/腹痛等并发症,故将腹腔引流的功能融合入填充物中也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利用术前对患者待切除肝脏的三维扫描数据制作而成的柔性球囊,通过注水(或注气)使其形状与所切除部分肝的形状类似从而达到对所切除部分的更好地填充效果,同时设置引流管,从而便于引流术后腹腔积液。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包括柔性球囊、注射管和引流管,柔性球囊与注射管的出口端连通,经注射管注水或充气后,柔性球囊与被切除肝块形状大小一致;引流管连接在柔性球囊上,引流管的植入端设有引流孔,引流孔位于柔性球囊的外侧。优选地,在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中,所述引流管的植入端从柔性球囊的内部穿出,另一端引出体外与收集装置连接。优选地,在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中,所述柔性球囊包括球囊内层和球囊外层,球囊外层包裹在球囊内层外部,球囊外层和球囊内层之间由球囊连接支撑连接,引流管与球囊外层连通,球囊外层表面呈筛孔状,该筛孔构成引流管植入端的引流孔。优选地,在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中,所述注射管的输入端连接有控制接头。优选地,在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中,所述控制接头包括中空管体,中空管体的一侧设置有输入端,另一侧设置有输出端,输出端与注射管连接,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连接处设置有阀座,阀座内穿设有阀门钉,阀门钉的一端伸入输入端,另一端伸入输出端,位于输出端的阀门钉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阀门钉上,另一端固定在管体的内壁上。优选地,在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中,所述的阀门钉与阀座相对位置套设有密封圈。优选地,在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中,位于输入端的阀门钉端部设置有连接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根据术前对患者待切除肝脏的三维扫描数据,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出柔性球囊,使得该柔性球囊注水(或注气)后其性状与所切除部分肝的形状吻合,从而达到对切除部分更好的填充效果,从而避免肝切除术后左肝出现移位,引起左肝管扭曲导致术后梗阻性黄疸或者引起下腔静脉受压导致血压下降等情况;(2)当术后14~16天后,肝周粘连形成并肝脏代偿增生轮廓基本成型后,柔性球囊可于排水(排气)后待其收缩至最小状态后拔出,从而避免扩张皮肤切口,更加填充物利于拔出;(3)柔性球囊上设置引流管,便于术后引流腹腔积液,降低发热/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膨胀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收缩示意图;图3为控制接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面图;图5为实施例2中双层球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B向剖面图;图7球囊连接支撑放大示意图;图8双层球囊压缩状态。图中:1-柔性球囊,11-球囊外层,12-球囊内层,13-球囊连接支撑;2-注射管,21-控制接头,211-弹簧,212-阀门钉,213-密封圈,214-中空管体,215-阀座,216-连接座;3-引流管,31-引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根据图1所示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由柔性球囊1、注射管2和引流管3三大部分组成。所述柔性球囊1为柔性可收缩材质,对人体无害;所述柔性球囊1根据手术前对患者待切除肝脏的三维扫描数据制作而成,可以通过注水(注气)使其形状与所切除部分肝的形状类似从而达到对所切除部分的更好的填充效果。当水(气体)排出后所述柔性球囊1呈收缩状态(如图2所示)便于取出。所述注射管2一端连接柔性球囊1,另一端设有控制接头21,所述控制接头21随引流管3引出体外,可以通过所述控制接头21实现注水(注气)和排水(排气)从而达到使柔性球囊1膨胀和收缩的目的,方便术后填充或取出。所述控制接头21用于和注水(注气)装置连接,诸如注射器、水泵、气泵等。请参见图3和图4,控制接头21包括中空管体214,中空管体214的一侧设置有输入端,另一侧设置有输出端,输出端与注射管2连接,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连接处设置有阀座215,阀座215内穿设有阀门钉212,阀门钉212的一端伸入输入端,另一端伸入输出端,位于输出端的阀门钉212外侧套设有弹簧211,弹簧211的一端固定在阀门钉212上,另一端固定在管体214的内壁上,阀门钉212与阀座215相对位置套设有密封圈213,即阀门钉212的密封面上设有密封圈213。初始情况下,由于弹簧211的挤压作用,阀门钉212抵接在阀座215上,控制接头21处于关闭状态,当阀门钉212受到挤压时控制接头打开,此时可以通过控制接头21向柔性球囊1注水(注气)或者排水(排气)。具体地,位于输入端的阀门钉212端部设置有连接座216,通过注射器等注水(注气)装置的顶推连接座216,使得阀门钉212打开阀座215的通道,进而使得控制接头21处于打开状态,以便向柔性球囊1注水(注气)或者排水(排气)。所述引流管3的植入端(即手术中随柔性球囊1一同置入体内的一端)穿过所述柔性球囊1,并设有引流孔31,所述引流孔31用于引流术后腹腔积液,所述引流管3另一端引出体外和引流袋等收集装置连接,如引流袋等。其中,引流管3和注射管2之间不连通,相互并行。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柔性球囊为双层结构。请参见图5至图8,所述柔性球囊分为球囊外层11、球囊内层12和球囊连接支撑13,球囊外层11包裹在球囊内层12外部,球囊外层11和球囊内层12之间由球囊连接支撑13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球囊(1)、注射管(2)和引流管(3),柔性球囊(1)与注射管(2)的出口端连通,经注射管(2)注水或充气后,柔性球囊(1)与被切除肝块形状大小一致;引流管(3)连接在柔性球囊(1)上,引流管(3)的植入端设有引流孔(31),引流孔(31)位于柔性球囊(1)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球囊(1)、注射管(2)和引流管(3),柔性球囊(1)与注射管(2)的出口端连通,经注射管(2)注水或充气后,柔性球囊(1)与被切除肝块形状大小一致;引流管(3)连接在柔性球囊(1)上,引流管(3)的植入端设有引流孔(31),引流孔(31)位于柔性球囊(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的植入端从柔性球囊(1)的内部穿出,另一端引出体外与收集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次性大块肝切除术后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球囊(1)包括球囊内层(12)和球囊外层(11),球囊外层(11)包裹在球囊内层(12)外部,球囊外层(11)和球囊内层(12)之间由球囊连接支撑(13)连接,引流管(3)与球囊外层(11)连通,球囊外层(11)表面呈筛孔状,该筛孔构成引流管(3)植入端的引流孔(31)。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声贤潘泽亚顾方明刘磊杨远周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