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00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和翼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长槽孔,所述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方向相同,所述翼部设有四个,并两两分布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所述翼部均向外延伸,使得固定板形成一大致呈“工”字形结构,所述翼部上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板上开设有连接孔;该固定板专用于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固定。

A kind of fixation plate for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vulsion fra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vulsion fracture fixing plate, which comprises an integrated connecting part and a wing part, the connecting part has a relative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part, the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long slot hole,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long slot hole is the same as the connecting direction of the first end part and the second end part, the w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four, and two are distributed at the first end On the second end part and the second end part, the wing part extends outwards, so that the fixed plate forms a roughly \I\ shape structure, the w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fixed holes, and the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connection holes; the fixed plate is specially used for the fixation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vulsion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
技术介绍
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撕脱的骨折块一旦移位,非手术治疗一般难以复位,且易发生骨不愈合,由于PCL的牵拉作用,骨折块常呈游离状态,骨折断块不能接触,故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需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以恢复PCL生理结构和功能,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尽管在撕脱骨折在固定的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进展,但目前报告的手术失败率仍然很高,最佳的手术技术还没有阐明。由于骨折块的大小、手术入路的不同,目前可选择的内固定物有螺钉、空心钉、可吸收螺钉、缝线、钢丝、带线锚钉等。螺钉及空心钉固定虽能提供可靠的固定,但其需要一定的骨折块大小,当骨折块过小或者粉碎时固定较为困难,且单枚螺钉及空心钉抗旋转应力较差;可吸收螺钉容易发生内置物断裂或固定不牢,患者无法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带线锚钉、钢丝、缝线往往为点接触,容易对骨道、韧带、骨折块造成切割,另外由于本身材料具有弹性,可能会存在骨折固定不稳定,骨折端微动,造成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设计一专用于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和翼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长槽孔,所述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方向相同,所述翼部设有四个,并两两分布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所述翼部均向外延伸,使得固定板(即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形成一大致呈“工”字形结构,所述翼部上均开设有固定孔。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缝线孔。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的缝线孔设有多个,多个缝线孔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缝线孔的数量为三个。进一步的,定义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部的翼部为第一翼部,二个所述第一翼部呈夹角延伸,二个所述第一翼部与连接部的第一端部的外侧共同组成一U型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部与连接部相连接的首端为方形结构,其末端为圆形结构。进一步的,定义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部的翼部为第二翼部,所述第二翼部为圆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材质为钛,其厚度为6mm-15mm。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固定板可采用膝后内侧“倒L形”入路,沿腓肠肌内侧缘与半腱肌之间间隙进入,其粗大的肌腹保护腘血管及神经,此术式入路操作安全、直视下复位精确、固定可靠。连接部的长槽孔可先连接一固定钉实现定位,后续通过在长槽孔的范围内进行微调该固定板至精准的位置时,在四个翼部的固定孔内固定连接固定钉以实现固定,固定板压住骨块固定,同时将应力分散于用于固定的固定钉(螺钉)上,操作简便、精准。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所示为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该固定板(即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10和翼部,该固定板为钢板,即连接部10和翼部均为钢质材料。所述连接部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上端部)和第二端部(下端部),所述连接部10上开设有一长槽孔11,所述长槽孔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方向相同,即本实施例中长槽孔11呈竖向设置。所述翼部设有四个,并两两分布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所述翼部均向外延伸,使得该固定板(即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形成一大致呈“工”字形结构,所述翼部上均开设有固定孔12。该固定板可采用膝后内侧“倒L形”入路,沿腓肠肌内侧缘与半腱肌之间间隙进入,其粗大的肌腹保护腘血管及神经,此术式入路操作安全、直视下复位精确、固定可靠。连接部10的长槽孔11可先连接一固定钉1(具体为螺钉)实现定位,后续通过在长槽孔11的范围内进行微调该固定板至精准的位置时,在四个翼部的固定孔12内固定连接固定钉2(具体为螺钉)以实现固定,固定板压住骨块固定,同时将应力分散于翼部用于固定的固定钉2上,操作简便、精准。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定义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部的翼部为第一翼部20,所述第一翼部20与连接部10相连接的首端201为方形结构,其末端202为圆形结构,第一翼部20的固定孔12开设在圆形结构的末端202。二个所述第一翼部20呈夹角延伸,二个所述第一翼部20与连接部的第一端部的外侧共同组成一U型口结构。参照图4所示,U型口设计是避让后交叉韧带3,左右两翼(即二个所述第一翼部20)则可半环抱交叉韧带,拧紧固定钉2时实现压配骨块。不同骨块大小、形状及粉碎程度均可应用。第一翼部20的末端202为圆形结构,实现圆弧过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固定板的面积,在后续固定后不会磨损周围组织而造成伤害,较小对软组织的激惹。定义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部的翼部为第二翼部30,所述第二翼部30为圆形结构,所述固定孔12直接开设于圆形结构的第二翼部30内。第二翼部30为圆形结构,实现圆弧过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固定板的面积,在后续固定后不会磨损周围组织而造成伤害,较小对软组织的激惹。所述固定板上还开设有缝线孔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的缝线孔13设有三个,三个缝线孔13不处于同一直线上,其中两个缝线孔13分别开设在二个所述第一翼部20的方形结构的首端201位置,另一个缝线孔13开设在中间位置,即连接部10的第一端部上,三个缝线孔13形成一浅弧形。缝线孔13用于缝合固定后交叉韧带3,连接更为牢固。采用三个成浅弧形排布的缝线孔13,以最少数量的缝线孔实现缝合固定,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缝线孔13的数量、排列方式及设置的具体位置均不限于此,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的。进一步的,该固定板形成一大致呈“工”字形结构,其具体如本实施例中公开的结构外,还可以是同一端部的二个翼部呈反向延伸的正“工”字形结构,又或者是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翼部中,同一侧(左侧或右侧)的二个翼部相靠近延伸,即如将第一端部的右侧的第一翼部20向下倾斜延伸,第二端部的右侧的第二翼部30向上倾斜延伸,左侧亦然;也能够形成一大致呈“工”字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材质为钛,其厚度为6mm,该种结构能够使固定板具有可挠性,可适度折弯,利于术中依不规则骨面,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和翼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长槽孔,所述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方向相同,所述翼部设有四个,并两两分布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所述翼部均向外延伸,使得固定板形成一大致呈“工”字形结构,所述翼部上均开设有固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和翼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长槽孔,所述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方向相同,所述翼部设有四个,并两两分布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所述翼部均向外延伸,使得固定板形成一大致呈“工”字形结构,所述翼部上均开设有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缝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缝线孔设有多个,多个缝线孔不处于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鹏吴清泉肖棋邓辉云林达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