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泰山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986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45
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其包括与体腔等比例的体腔腔体;体腔腔体内各个脏器的对应位置设置的参数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参数检测模块与不同形状的连接条连接设置在体腔内不同脏器部位;所述体腔腔体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底部设置实现两部分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两部分分开处边缘分别设置可相互吻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通过此种方式设置,在更换参数检测模块时,只需要将分离部分从体腔中取出进行更换即可,更换方式简单方便。

A multi-mode quality control phantom with equal proportion to human body trunk and hea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mode quality control phantom with the proportion of the trunk and the head of the human body, which comprises a body cavity with the proportion of the body cavity, a parameter detection module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s of the organs in the body cavit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arameter detect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strips of different shapes and arranged at the different organ parts in the body cavity, the body cavit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the bottom of the two parts is arranged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two parts rotating mutually is realized, and the edge of the two parts separating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xed structure which can be mutually matched. In this way, when replacing the parameter detection module, only the separated part needs to be taken out from the body cavity for replacement. The replacement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
本技术属于影像设备质控
,尤其涉及质控体模;具体涉及为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模态联合成像技术因其相互弥补的成像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如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技术的联合成像,PET能够很好地获取功能和代谢信息,属于功能性成像,对于病变组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其空间分辩率较低,无法进行精确的定位;CT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但由于属于解剖学成像,不能很好的反映组织功能性改变。因此PET和CT联合的PET/CT多模态成像系统能够弥补单独PET成像和单独CT成像的不足,实现了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信息的互补,从而提供更多更精确的信息。当然还存在其他成像方式的组合,如MRI与PET等。PET,CT及PET/CT多模态成像系统以及MRI(核磁共振)等都是用于医学成像的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它的成像质量测试和控制需要使用测试标准体模来完成。特别是随着PET/CT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到临床,现迫切需要PET/CT体模去对仪器进行质量控制;使得图像质量在长时间内得以维持高水平并能进行有关研究。现有技术的体模多是将参数测试模块放置到一个放置腔内进行测试,放置腔的形状多是规则性的,与人身体的比例不是很相符,一定程度影响检测准确性,且参数测试模块都是不能更换且为单一性模块,即使可以更换,更换起来也比较麻烦,因为是固定单一的模块,因此没有配备相应的模块放置仓,使进行多模态检测的各种不同的模块无法很好的放置,容易出现混乱。因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体模存在检测影像器械种类单一,与人身体参数检测模块更换不方便等问题,提供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体模存在检测影像器械种类单一,与人身体参数检测模块更换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其包括与体腔等比例的体腔腔体;体腔腔体内各个脏器的对应位置设置的参数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参数检测模块与不同形状的连接条连接设置在体腔内不同脏器部位;所述体腔腔体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底部设置实现两部分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两部分分开处边缘分别设置可相互吻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通过此种方式设置,在更换参数检测模块时,只需要将分离部分从体腔中取出进行更换即可,更换方式简单方便。进一步,通过连接条将参数检测模块设置在体腔内对应心、肝、脾、肺、肾、前列腺、子宫、卵巢等位置。进一步,连接条前端与参数检测模块为分离组合连接,其中优选方式为通过设置对应螺纹的方式连接。进一步,连接结构包括一转环及伸入转环的转轴,且转环与转轴分别于分开的两部分固定连接。进一步,设置2-4个连接结构,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转轴两边都设置尺寸较轴杆尺寸大的轴帽。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均匀分布在两部分分开处的纵向边缘上。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两部分分开处的对应的伸出卡突及锁死卡突。或者,所述固定结构为垂直两部分分开处的对应的伸出片,伸出片上设置对应的魔术贴毛面或钩面,或者为重复分开与粘合的胶贴结构。进一步,所述连接条自体腔腔体的背部向前伸入并连接参数检测模块。进一步,在体腔腔体上部设置一头部容腔,头部容腔内设置头部腔体,所述头部腔体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底部设置实现两部分相互转动连接结构,两部分分开处边缘分别设置可相互吻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参数检测模块与不同形状的连接条连接设置在头部不同的部位。进一步,头部腔体包括颈部部分及头颅部分,头颅部分与头部等比例设置;颈部部分设置在头部容腔内;进一步,颈部部分底面设置为平面结构,且底部分开的两部分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以实现相互头部部分的相互转动打开,实现对参数检测模块的更换。进一步,所述头部腔体上的连接结构、固定结构的结构,及连接条与参数检测模块结构及相互的连接关系的设置于体腔腔体相同。进一步,体腔腔体底部还设置一保证腔体呈竖直状态的底座。进一步,底座内部设置放置各种参数检测模块的放置结构;进一步,放置结构为多个放置不同类别参数检测模块的抽屉结构,抽屉结构上设置类别标示,此种设置可以方便各种参数检测模块的放置,且不会造成混乱。进一步,底座上设置一体腔腔体的插入口,插入口的形状与体腔腔体底部一致,此种设置可以有效实现体腔腔体与底座的组合。进一步,插入口的底部为封闭的结构,此种设置有效保证腔体的插入稳定性。进一步,抽屉结构包括CT参数检测模块抽屉,PET参数检测模块抽屉;MRI参数检测模块抽屉及/或PET/CT多模态成像系统参数检测模块抽屉。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分离部分,连接条及参数检测模块及腔体壁的设置及相互间连接关系的设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参数检测模块更换不方便的问题,且因为底座处抽屉结构的设置解决参数检测模块放置不便的问题,且因为设置于体腔及头部一致的形状,减小检测过程中的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4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4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体腔腔体上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体腔腔体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头部腔体上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头部腔体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连接结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连接头与参数检测模块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底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体腔腔体;11、头部容腔;2、参数检测模块;3、连接条;31、螺纹;4、连接结构;41、转轴;42、转环;43、伸出片;5、体腔腔体的背部;6、头部腔体;61、颈部部分;62、头颅部分;7、底座;71、抽屉结构;72、类别标示;73、插入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其包括与体腔等比例的体腔腔体1;体腔腔体1内各个脏器的对应位置设置的参数检测模块2;其特征在于,参数检测模块2与不同形状的连接条3连接设置在体腔内不同脏器部位;体腔腔体1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底部设置实现两部分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4,两部分分开处边缘分别设置可相互吻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通过此种方式设置,在更换参数检测模块2时,只需要将分离部分从体腔中取出进行更换即可,更换方式简单方便。通过连接条3将参数检测模块2设置在体腔内对应心、肝、脾、肺、肾、前列腺、子宫、卵巢等位置。连接条3前端与参数检测模块2为分离组合连接,具体通过设置对应螺纹31的方式连接。连接条3自体腔腔体的背部5向前伸入并连接参数检测模块2。连接结构4包括一转环42及伸入转环42的转轴41,且转环42与转轴41分别于分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其包括与体腔等比例的体腔腔体(1);体腔腔体(1)内各个脏器的对应位置设置的参数检测模块(2);其特征在于,参数检测模块(2)与不同形状的连接条(3)连接设置在体腔内不同脏器部位;所述体腔腔体(1)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底部设置实现两部分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4),两部分分开处边缘分别设置可相互吻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其包括与体腔等比例的体腔腔体(1);体腔腔体(1)内各个脏器的对应位置设置的参数检测模块(2);其特征在于,参数检测模块(2)与不同形状的连接条(3)连接设置在体腔内不同脏器部位;所述体腔腔体(1)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底部设置实现两部分相互转动的连接结构(4),两部分分开处边缘分别设置可相互吻合在一起的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其特征在于,连接条(3)前端与参数检测模块(2)为分离组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4)包括一转环(42)及伸入转环(42)的转轴(41),且转环(42)与转轴(41)分别于分开的两部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其特征在于,设置2-4个连接结构(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人体躯干及头颅等比例的多模式质控体模,其特征在于,固定结构为垂直两部分分开处的对应的伸出片(43),伸出片(43)上设置对应的魔术贴毛面或钩面,或者为重复分开与粘合的胶贴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美赵强邱建峰侯坤石丽婷赵慧慧路伟钊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