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279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它将水首先抽取至特定的箱体内,然后在箱体四周设置相应的阀门装置实现对各路水流的精确控制,使水流以自然水流的形式流出,而阀门以电机控制阀板开度的形式实现,这样就可以对各路出水进行精准的控制以实现相应的配水曲线模型。

An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for water distribution in irrigation area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for water distribution in an irrigation area, which first draws water into a specific box, and then sets corresponding valve devices around the box to realize the accurate control of each water flow, so that the water flows out in the form of natural water flow, and the valve is realized in the form of motor control valve plate opening, so that the accurate control of each water outlet can be realized Now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distribution curve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农用灌溉
,具体来说是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农田灌溉是田地补水的一种重要途径,传统的灌溉只是以简单的浇灌,并不深究浇灌的所需要的具体时间、水量的多少。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节水已成为了国内农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如何在灌区将有限的水资源进行更为优化的实时分配,最大程度的降低水量浪费,成为农业灌溉领域所研究的主要方向,而随之引出灌区配水的概念,灌区配水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田地、不同的作物所制定出的浇灌的曲线,其中主要包含了对灌溉水量的实时控制,改善了传统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模式。目前,为了与规划的灌溉曲线模型相匹配,需要对某一管线的水量进行实时调节,而人力是很难达到高精度的控制的。先前,有人尝试以电磁水阀进行相关的控制,但电磁水阀本身的结构特性限定了控制的精确度,因电磁水阀通常为常开、常闭等几种特定工况,对水流的控制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并且电磁水阀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使用中极易出现损坏的问题,一旦出现损坏或者偏差,工作人员很难及时的发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它将水首先抽取至特定的箱体内,然后在箱体四周设置相应的阀门装置实现对各路水流的精确控制,使水流以自然水流的形式流出,而阀门以电机控制阀板开度的形式实现,这样就可以对各路出水进行精准的控制以实现相应的配水曲线模型。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它包括储水部、设在储水部四周的分管路和控制阀。所述的储水部为箱体式结构,进水管设在储水部底部;分管路均匀的连接到储水部的四周,储水部和分管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控制阀;所述的储水部顶部侧面设有溢水管。所述的控制阀包括闸板。所述的闸板顶部连接有阀杆,所述的阀杆为螺杆状结构;所述的阀杆上套合有齿轮,齿轮中心处开有与阀杆相对应的内螺纹,齿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平面轴承连接到储水部上;储水部上与阀杆相对应的位置还分别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轴上设有齿轮,步进电机上的齿轮和阀杆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阀杆上的齿轮与步进电机上的齿轮的齿数比为5:1。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整体结构采用开放式结构,以储水部自由出水的形式实现对灌溉用水的分配,具有计量分配精确的效果;而针对该结构所设计的闸板式阀门根据阀杆的升降实现分水管路开度的度量方式,同样可保证各分水管路的实时控制具有较高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它包括储水部1、设在储水部1四周的分管路2和控制阀3。所述的储水部1为箱体式结构,进水管101设在储水部1底部;分管路2均匀的连接到储水部1的四周,储水部1和分管路2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控制阀3;所述的储水部1顶部侧面设有溢水管4。所述的控制阀3包括闸板301。所述的闸板301顶部连接有阀杆302,所述的阀杆302为螺杆状结构;所述的阀杆302上套合有从动齿轮303,从动齿轮303中心处开有与阀杆302相对应的内螺纹,从动齿轮30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平面轴承304连接到储水部1上;储水部1上与阀杆302相对应的位置还分别设有步进电机305,步进电机305的轴上设有主动齿轮306,步进电机305上的主动齿轮306和阀杆302上的从动齿轮303相啮合。所述的阀杆302上的从动齿轮303与步进电机305上的主动齿轮306的齿数比为5:1。本装置采用集中储水然后自然放水的形式实现作业,进水管将水泵等疏水设备所带出的水集中至储水部内,然后通过储水部四周设置的分管路实现对水流的定向配水,储水部为顶部开放式结构,在储水部顶部设有溢水管,防止水溢出到储水部外;根据配水曲线模型的设置,结合步进电机实现阀杆的升降,从而实现闸板对分管路的开度产生变化实现与配水曲线的对应。根据配水曲线模型,结合PLC控制器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使步进电机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定时的转动,从而实现对阀杆的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带动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分别转动,从而实现对阀杆的升降,阀杆为螺纹式结构,避免了闸板开度过大过过小的问题,可实现闸门的缓慢打开和闭合,并且可以使闸板停留在任意位置,从而控制储水部内水流向分管路配水的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它包括储水部、设在储水部四周的分管路和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部为箱体式结构,进水管设在储水部底部;分管路均匀的连接到储水部的四周,储水部和分管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控制阀;所述的储水部顶部侧面设有溢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它包括储水部、设在储水部四周的分管路和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部为箱体式结构,进水管设在储水部底部;分管路均匀的连接到储水部的四周,储水部和分管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控制阀;所述的储水部顶部侧面设有溢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包括闸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区配水自动控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豪薛中良王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