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及相关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27266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移动节点通过网络接口建立Setup流程,分别与多个对端网络节点建立链路连接。如此,通过网元实体之间的多连接,使得移动式基站构建的网络环境下,能高效建立和维护移动网元节点和对端网元节点之间的链路连接,从而尽量保证网络接口能及时和移动式基站的动态拓扑变化之间匹配适应,尽量减少链路连接无为的重建和接口服务中断,提升系统对移动式基站资源的利用率。

A method of link management between nodes and related equipment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related equipment for link connection management between nodes,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at the first mobile node establishes a setup process through a network interface, and establishes link connections with a plurality of opposite end network nodes respectively. In this wa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constructed by the mobile base station, the multi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ntities of the network element can efficiently establish and maintain the link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obile network element node and the end-to-end network element node,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network interface can match and adapt to the dynamic topology change of the mobile base station in a timely manner, and minimiz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link connection and the interruption of the interface servic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obile base station resources in the upgrad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移动通讯系统技术,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陆基蜂窝移动网络中,各种NG-RAN(NextGenerationRadioAccessNetwork,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基站的部署,相对于地面特定经纬度的物理位置,都是相对静止固定不动的,因此NG-RAN基站所提供的空口服务小区的无线覆盖/容量供给,和连接这些NG-RAN基站的NG,Xn,F1相关接口,也都是相对物理位置固定不变的。NG,Xn,F1等接口的TNL(TransportNetworkLayer,传输网络层)传输承载,大部分是通过宽带光纤等固网方式去实现的,因此链路的传输鲁棒性和延时性能都是比较好的。这种固定式的陆基蜂窝移动网络,比较便于运营商的部署和资源管理,因为所有网元节点和网络资源都能通过(半)静态的方式去规划管理。在固定式陆基蜂窝移动网络下,随着终端UE的移动,为了保持用户业务连续性,只需要解决UE在不同服务小区/基站/网元节点之间的链路移动性问题。近年来,随着各类移动式基站的出现,比如:地面车载移动式基站,空中无人机基站,空间卫星通讯基站等,这些移动式基站所提供的空口服务小区无线覆盖/容量供给,通常会随着移动式基站的物理位置移动而变化,而连接这些移动式基站的NG,Xn,F1接口的TNL传输承载却不能是固定方式的,无法通过宽带光纤等固网方式去承载,通常只能依赖各种无线的承载方式,如:微波,激光,中继等手段。这种移动式基站构建的网络,虽然在部署方面更加的灵活,但网络资源和TNL无线承载却只能通过相对动态的方式去规划管理;否则随着各个基站的移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TNL无线承载质量不稳定,移动式基站相关的各个接口,很可能因为TNL无线承载的变化和中断而被破坏,从而移动式基站侧的各种资源无法被高效地利用,甚至UE的业务被迫中断等。此外,随着移动式基站的移动,相关网元节点之间需要及时同步更新彼此相关的配置,例如无线覆盖信息,以保证端到端无线链路的畅通。并且,在移动式基站构建的网络下,随着TNL传输承载的变化和中断,之上的RNL应用层协议连接,如NGAP,XnAP,F1AP连接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中断,因此移动式基站随着物理移动会和新(旧)对端网元节点,发起较频繁的建立Setup和配置更新ConfigurationUpdate类的流程,不断反复地执行RNL应用协议层连接实例的建链,拆链,重建链和配置更新等操作,这会导致大量的RNL层信令和接口服务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包括:第一移动节点通过网络接口建立Setup流程,分别与多个对端网络节点建立链路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移动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网络接口建立Setup流程,分别与多个对端网络节点建立链路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移动节点和多个对端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移动节点用于执行上述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移动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移动节点通过网络接口建立Setup流程,分别与多个对端网络节点建立链路连接。如此,通过网元实体之间的多连接,使得移动式基站构建的网络环境下,能高效建立和维护移动网元节点和对端网元节点之间的链路连接,从而尽量保证网络接口能及时和移动式基站的动态拓扑变化之间匹配适应,尽量减少链路连接无为的重建和接口服务中断,提升系统对移动式基站资源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AggregatedNG-RAN聚合式基站CU/DU空口协议栈不分离情况下的架构图;图2为DisaggregatedNG-RAN分离式基站gNBCU/DU空口协议栈分离情况下的架构图;图3为现有NG-RAN基站与AMF之间NG接口建立流程;图4为现有NG-RAN基站与AMF之间NG-RAN侧发起的NG接口配置更新流程;图5为现有NG-RAN基站与AMF之间AMF侧发起的NG接口配置更新流程;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节点间NG接口多连接的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节点间F1接口多连接的示意图;图7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节点间Xn接口多连接的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FU型卫星通讯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FU型卫星移动跨越不同地面站AMF的区域的示意图;图8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FU型卫星与多个地面站AMF多连接的示意图;图9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DU型卫星通讯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图9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DU型卫星移动跨越不同地面站gNB-CU的区域的示意图;图9c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DU型卫星与多个地面站gNB-CU多连接的示意图;图10a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空中无人机基站通讯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图10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无人机基站移动跨越不同地面站AMF的区域的示意图;图10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无人机基站与多个地面站AMF多连接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第一移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第四代陆基4G(4Generation)或称为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蜂窝移动通讯系统中,包含4G核心网EPC(EvolvedPacket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包括:/n第一移动节点通过网络接口建立Setup流程,分别与多个对端网络节点建立链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点之间链路连接管理的方法,包括:
第一移动节点通过网络接口建立Setup流程,分别与多个对端网络节点建立链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路连接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控制面信令连接、用户面数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节点通过网络接口建立Setup流程,分别与多个对端网络节点建立链路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节点将下属的多个本地服务小区划分为多个本地小区集合;
每一个本地小区集合通过对应的网络接口发起和所述多个对端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两个对端网络节点的链路连接建立Setup流程,并交互各自的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本地小区集合的本地能力、本地小区集合的资源配置、本地小区集合的无线覆盖相关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Setup流程并交互各自的配置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本地小区集合中不同的本地小区集合被不同的对端网络节点所管辖;
或者,所述多个本地小区集合中同一个本地小区集合被不同的对端网络节点所同时管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移动节点下属的全部本地小区集合完全处于所述多个对端网络节点中第二对端网络节点管辖的第二覆盖跟踪区域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移动节点与所述第二对端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链路连接处于激活状态,所述第一移动节点与所述多个对端网络节点中除了第二对端网络节点之外的其他对端网络节点之间的其他链路连接处于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一移动节点归所述第二对端网络节点管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移动节点归所述第二对端网络节点管辖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移动节点下属的至少一个本地小区集合进入所述多个对端网络节点中第一对端网络节点管辖的第一覆盖跟踪区域范围内时,则激活所述第一移动节点与第一对端网络节点之间已建立的第一链路连接,此时所述第一移动节点和其下属的所述至少一个本地小区集合同时归属所述第二对端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一对端网络节点共同管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所述第一移动节点与第一对端网络节点之间已建立的第一链路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节点发起传输层TNL链路关联,向所述第一对端网络节点发起节点配置更新ConfigurationUpdate流程,通过与所述第一对端网络节点已建立的第一链路连接向所述第一对端网络节点告知所述至少一个本地小区集合已进入所述第一覆盖跟踪区域范围内和所述第一移动节点下属的本地小区集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节点向所述第二对端网络节点发起节点配置更新ConfigurationUpdate流程,通过与所述第二对端网络节点已建立的第二链路连接向所述第二对端网络节点告知所述至少一个本地小区集合已离开所述第二覆盖跟踪区域范围内和所述第一移动节点下属的除了所述至少一个本地小区集合之外的本地小区集合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移动节点同时归属所述第二对端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一对端网络节点共同管辖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移动节点下属的全部本地小区集合离开所述第二覆盖跟踪区域范围内时,则暂时关闭传输层TNL链路的关联,从而去激活所述第二链路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节点和其下属所有的本地小区集合仅归所述第一对端网络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黄河窦建武施小娟高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