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84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该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涤纶纤维预处理:将涤纶纤维放入去油剂溶液中进行水洗,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涤纶纤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碱洗,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通过对涤纶纤维的预处理,对涤纶纤维去油,呈碱性便于后续改性,通过在涤纶纤维的内外部附着添加石墨烯,提高涤纶纤维的导电性能,通过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对涤纶纤维进行改性,实现涤纶纤维的亲水性,提高涤纶纤维的吸汗能力,同时软化涤纶纤维,使得涤纶纤维柔性提高,用作织物原料更加舒适,通过丝胶溶液改性,丝胶溶液中的纳米银与壳聚糖分子共同作用,为涤纶纤维提供了良好的抗菌性能。

A modification process of high performance polyester fib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dification process of high-performance polyester fiber. The modification method of the high-performance polyester fiber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treatment of polyester fiber: putting polyester fiber into degreaser solution for water washing, drying after washing; adding dried polyester fiber into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for alkali washing, drying after washing, and polyester fiber is dried through The pretreatment of the fiber can degrease the polyester fiber, which is alkaline and convenient for subsequent modification. By adding graphene o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polyester fiber,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polyester fiber can be improved. By modifying the polyester fiber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grafted chitosan derivative solution, the hydrophilicity of the polyester fiber can be realized, the sweat absorption ability of the polyester fiber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polyester fiber can be softened at the same time Polyester fiber is more flexible and comfortable to be used as fabric raw material. Through Sericin Solution modification, nano silver in Sericin Solution and chitosan molecules work together, providing good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for polyester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纤维改性工艺
,具体为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
技术介绍
涤纶是聚酯纤维的商品名,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制得的成纤高聚物,再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纤维弹性好、化学性质稳定、耐磨耐腐蚀、易洗快干,同时具有丝的光泽、优良的断裂强度及耐光耐热等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制作、建筑内饰、交通工具内装饰等工业中。涤纶纤维虽然具有强度高、弹性回复性能好等优点,但也存在抗静电、抗菌性能差,不亲水吸汗,柔性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该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涤纶纤维预处理:将涤纶纤维放入去油剂溶液中进行水洗,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涤纶纤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碱洗,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S2、将预处理后的涤纶纤维在石墨烯分散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冷却同时进行干燥;S3、将涤纶纤维加入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进行加温搅拌,完成后用清水洗涤,烘干;S4、将涤纶纤维加入丝胶溶液中,加温处理一段时间后,洗涤烘干。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1中所述去油剂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5%的AEO-9,5%的有机溶剂,余下为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12,质量浓度为10-12g/L。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中所述石墨烯分散液由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石墨烯衍生物和水混制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中所述涤纶纤维在石墨烯分散液的浸渍时间为20~30min,浸渍温度为80~100℃,干燥温度为60~7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3中所述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40%的酰胺化壳聚糖,8%~12%的氰尿酸,10%~20%的Na2CO3,5%~7%的丙酮,余者为聚乙二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3中所述涤纶纤维在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浸渍时间为1~2h,搅拌温度为120~140℃,搅拌时间为6~8h,搅拌转速为80~120转/分钟。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4中所述丝胶溶液由丝胶蛋白、纳米银、聚乙烯醇混制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4中所述涤纶纤维在丝胶溶液中,加温时间为40~60min,加温温度为60~80℃,烘干温度为50~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涤纶纤维的预处理,对涤纶纤维去油,呈碱性便于后续改性,通过在涤纶纤维的内外部附着添加石墨烯,提高涤纶纤维的导电性能,通过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对涤纶纤维进行改性,实现涤纶纤维的亲水性,提高涤纶纤维的吸汗能力,同时软化涤纶纤维,使得涤纶纤维柔性提高,用作织物原料更加舒适,通过丝胶溶液改性,丝胶溶液中的纳米银与壳聚糖分子共同作用,为涤纶纤维提供了良好的抗菌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该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涤纶纤维预处理:将涤纶纤维放入去油剂溶液中进行水洗,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涤纶纤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碱洗,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S2、将预处理后的涤纶纤维在石墨烯分散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冷却同时进行干燥;S3、将涤纶纤维加入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进行加温搅拌,完成后用清水洗涤,烘干;S4、将涤纶纤维加入丝胶溶液中,加温处理一段时间后,洗涤烘干。步骤S1中所述去油剂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5%的AEO-9,5%的有机溶剂,余下为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12,质量浓度为10g/L。步骤S2中所述石墨烯分散液由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石墨烯衍生物和水混制而成。步骤S2中所述涤纶纤维在石墨烯分散液的浸渍时间为20min,浸渍温度为80℃,干燥温度为60℃。步骤S3中所述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的酰胺化壳聚糖,8%的氰尿酸,10%的Na2CO3,5%的丙酮,余者为聚乙二醇。步骤S3中所述涤纶纤维在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浸渍时间为1,搅拌温度为120℃,搅拌时间为6h,搅拌转速为80转/分钟。步骤S4中所述丝胶溶液由丝胶蛋白、纳米银、聚乙烯醇混制而成。步骤S4中所述涤纶纤维在丝胶溶液中,加温时间为40min,加温温度为60℃,烘干温度为50℃。实施例2步骤S1中所述去油剂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5%的AEO-9,5%的有机溶剂,余下为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12,质量浓度为11g/L。步骤S2中所述涤纶纤维在石墨烯分散液的浸渍时间为25min,浸渍温度为90℃,干燥温度为65℃。步骤S3中所述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30%的酰胺化壳聚糖,10%的氰尿酸,15%的Na2CO3,6%的丙酮,余者为聚乙二醇。步骤S3中所述涤纶纤维在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浸渍时间为1.5h,搅拌温度为130℃,搅拌时间为7h,搅拌转速为100转/分钟。步骤S4中所述涤纶纤维在丝胶溶液中,加温时间为50min,加温温度为70℃,烘干温度为55℃。实施例3步骤S1中所述去油剂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5%的AEO-9,5%的有机溶剂,余下为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12,质量浓度为12g/L。步骤S2中所述涤纶纤维在石墨烯分散液的浸渍时间为30min,浸渍温度为100℃,干燥温度为70℃。步骤S3中所述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40%的酰胺化壳聚糖,12%的氰尿酸,20%的Na2CO3,7%的丙酮,余者为聚乙二醇。步骤S3中所述涤纶纤维在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浸渍时间为2h,搅拌温度为140℃,搅拌时间为8h,搅拌转速为120转/分钟。步骤S4中所述涤纶纤维在丝胶溶液中,加温时间为60min,加温温度为80℃,烘干温度为6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涤纶纤维预处理:将涤纶纤维放入去油剂溶液中进行水洗,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涤纶纤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碱洗,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nS2、将预处理后的涤纶纤维在石墨烯分散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冷却同时进行干燥;/nS3、将涤纶纤维加入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进行加温搅拌,完成后用清水洗涤,烘干;/nS4、将涤纶纤维加入丝胶溶液中,加温处理一段时间后,洗涤烘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涤纶纤维预处理:将涤纶纤维放入去油剂溶液中进行水洗,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涤纶纤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碱洗,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
S2、将预处理后的涤纶纤维在石墨烯分散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冷却同时进行干燥;
S3、将涤纶纤维加入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进行加温搅拌,完成后用清水洗涤,烘干;
S4、将涤纶纤维加入丝胶溶液中,加温处理一段时间后,洗涤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去油剂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5%的AEO-9,5%的有机溶剂,余下为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12,质量浓度为10-12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涤纶纤维的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石墨烯分散液由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石墨烯衍生物和水混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涤纶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曼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