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65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常见现有的流床是采用平整光滑的板型材料加工制成的盒体,水体流经流床后可形成粘膜包覆形成固体,进而影响真菌长期生长水处理质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污水处理的床体,床体包括用于装载污水的内腔,内腔沿着内腔延伸方向设有若干个波折部,波折部沿着内腔的厚度方向凹陷或凸出,达到可使得内腔内的水体长期处于螺旋搅拌的状态,有效地提高污水水体与助剂相互作用的效率,进而便于提高整体的曝气能力,在达到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拥有较大的处理水量,进而便于快速提高水处理量的目的。

A flow bed for sewage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ow bed for sewage treatm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ommon existing flow bed is a box body made of flat and smooth plate materials, after the water body flows through the flow bed, it can form a mucosal coating to form a solid, thu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water treatment for the long-term growth of fungi.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including the bed for sewage treatment The inn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waverings along the extending direction of the inner chamber, which are concave or protruding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inner chamber, so as to make the water in the inner chamber in the state of spiral agitation for a long tim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wage water body and the auxiliary ag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aeration capacity, and achieve low cos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have a large amount of treatment wate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purpose of rapidly increasing the water treatment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
技术介绍
随着废水排放量的急剧增加、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以及可资源利用空间的限制,对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的有效性和处理设备能力提出苛刻的要求。生物流化床处理污水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环保署。该方法结合了微生物膜法及流化床的相关技术特点,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微生物浓度高、容积负荷率和污泥负荷率高、传质快、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净化能力强等特点。现有的流床是采用平整光滑的板型材料加工制成的盒体,水体流经流床后可形成粘膜包覆形成固体,进而影响真菌长期生长水处理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具有可使得内腔内的水体长期处于螺旋搅拌的状态,有效地提高污水水体与助剂相互作用的效率,进而便于提高整体的曝气能力,在达到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拥有较大的处理水量,进而便于快速提高水处理量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包括用于污水处理的床体,所述床体包括用于装载污水的内腔,所述内腔沿着内腔延伸方向设有若干个波折部,所述波折部朝内腔的内部凹陷或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流经床体内的内腔时,水流沿着内腔的内壁流过时水流为匀速且水流方向为沿着内腔延伸,当水流流动至波折部时其流速和流向会被改变,此时水流会旋转形成螺旋状,而螺旋状的水流可使得内腔内的水体长期处于螺旋搅拌的状态;而沿着内腔延伸方向设置的若干个波折部可使得水流不断处于流向改变的状态,进而提高水体螺旋搅拌的效果;而螺旋搅拌的状态相比于常规的平缓流动的水体,可有效地提高水体与混合具有亲水、吸附、抗热氧能力的助剂相互作用的效率,以便于显著地增内腔的曝气能力,进而便于均衡微生物的高活性。而且整个方案无须额外添加其他机器的前提下,仅通过水流的流动便可大幅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波折部包括沿内腔延伸方向布置的凹陷部和/或凸起部,所述凹陷部凹陷于内腔的内壁,所述凸起部凸起于内腔的内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波折部包括沿内腔延伸方向布置的凹陷部和凸起部,所述内腔沿着内腔方向延伸方向设置有相邻于凸起部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凸起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凸起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凹陷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凹陷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凸起部设置于相邻两个凹陷部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方向相反的凹陷部和凸起部可便于进一步地提高水体处于螺旋搅拌状态的效果,当水体流经凹陷部时产生了第一次螺旋状搅拌状态,此时水体再流经开开口方向相反的凸起部时,水体会产生第二次螺旋状搅拌状态,以便于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污水水体与助剂相互作用的效率,进而便于提高整体的曝气能力。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内腔内填充设有用于水体曝气的曝气层,所述曝气层包括若干个曝气球和填充过滤层,所述曝气球设置于填充过滤层之间,所述填充过滤层设置于内腔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内腔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内腔包括沿着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并排布置的进水网箱、中转网箱和出水网箱;所述进水网箱与中转网箱相连通,所述中转网箱与出水网箱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水网箱包括与中转网箱连通的第一出水端;所述中转网箱包括与第一出水端连通的第二进水端、以及第二出水端;所述出水网箱包括与第二出水端连通的第三进水端、以及第三出水端;所述第一出水端、第二进水端、第二出水端、第三进水端、以及第三出水端的水流路径呈S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水体从进水网箱经过中转网箱后进入出水网箱的流动路径呈S型,以便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其次地,还可便于日常的维护,床体结构采用长方形结构,具有曝气均匀、氧转移效率高、微生物曝气气泡小、底部微生物均匀出气、通气量高、压力损失小、以及氧转移效率高等优点。当水流流经球体后,水流旋转形成分体,进而均衡布满微生物的高活性和分散性。生长于球体和过滤层的表面的微生物膜经过流化碰撞后,不断地进入水格栅进行处理调节,而且可使得床体有效容积为平均日处理量的6~10倍,其次自曝气的冲刷使微生物处于高活性的对数增长的状态中,以便于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通过利用球体具有亲水、吸附、抗热氧能力,显著增加自曝气能力、球体可以在有效区域内全方位立体均匀舒展满布,当水、气和生物膜得到充分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附着在床体内的每个池上,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能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通过球体和流床式床体的配合,以提高单位容积内微生物量,在达到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拥有较大的处理水量,进而便于快速提高水处理量;相比现有的机器式曝气,污水在同等容积下停留时间更短、其合格率更高。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床体内设置有若干个曝气球,所述曝气球包括设置于内腔内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外轮廓呈球体状,所述外壳体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外壳体的球面上设置有多个可实现水体自曝气的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至所述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有用于水体过滤的过滤填块。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壳体通过填充滤层设置于床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曝气球全方位立体均匀舒展满布,使水、气、生物膜得到充分接触交换,以使得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通过填充过滤层附着于内腔上,进而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大的比表面积,又能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通过利用微生物的高活性,在曝气球和填充过滤层表面生长的微生物膜由于填料流化碰撞和自曝气冲刷,可使微生物处于高活性的对数增长期,进而获得高效的处理效率。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大的比表面积,又能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并且,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不会溶解。其次,还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普通微生物填料比表面积为44640m2/,生物载体填料单面的比表面积可达35712m2/,双面比表面积高达71424m2/,由于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单位容积内生物量高,可以达到水力停留时间短的目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使得内腔内的水体长期处于螺旋搅拌的状态,有效地提高污水水体与助剂相互作用的效率,进而便于提高整体的曝气能力;2、可有效地提高水体与混合具有亲水、吸附、抗热氧能力的助剂相互作用的效率,以便于显著地增内腔的曝气能力,进而便于均衡微生物的高活性;3、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大的比表面积,又能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4、可提高单位容积内微生物量,在达到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拥有较大的处理水量,进而便于快速提高水处理量。总的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使得内腔内的水体长期处于螺旋搅拌的状态,有效地提高污水水体与助剂相互作用的效率,进而便于提高整体的曝气能力,在达到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拥有较大的处理水量,进而便于快速提高水处理量。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用于污水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包括用于污水处理的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包括用于装载污水的内腔(2),所述内腔(2)沿着内腔(2)延伸方向设有若干个波折部(3),所述波折部(3)朝内腔(2)的内部凹陷或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包括用于污水处理的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包括用于装载污水的内腔(2),所述内腔(2)沿着内腔(2)延伸方向设有若干个波折部(3),所述波折部(3)朝内腔(2)的内部凹陷或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折部(3)包括沿内腔(2)延伸方向布置的凹陷部(31)和/或凸起部(32),所述凹陷部(31)凹陷于内腔(2)的内壁,所述凸起部(32)凸起于内腔(2)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折部(3)包括沿内腔(2)延伸方向布置的凹陷部(31)和凸起部(32),所述内腔(2)沿着内腔(2)方向延伸方向设置有相邻于凸起部(32)的凹陷部(31),所述凹陷部(31)与凸起部(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3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凹陷部(31)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3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凸起部(32)设置于相邻两个凹陷部(3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内填充设有用于水体曝气的曝气层(4),所述曝气层(4)包括若干个曝气球(41)和填充过滤层(42),所述曝气球(41)设置于填充过滤层(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大新农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