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以及配重承接夹具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162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主绳索的更换作业时等由一个作业者也能够容易地设置于导轨的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将经由主绳索(5)与轿厢(2)连结并且沿着导轨(15)被引导的配重(3)安装于上述导轨(15)时进行载置,上述导轨(15)沿上下方向设置在升降路(1)内,配重承接夹具具备经由轨道夹(22、28)紧固固定于导轨(15)的第一基体(16)和第二基体(17),在安装于导轨(15)时,将装配于第一基体(16)的轨道夹(22)的螺栓(21)从上下方向插入至设于第二基体(17)的导向槽(19a),且将装配于第二基体(17)的轨道夹(28)的螺栓(27)从上下方向插入至设于第一基体(16)的导向槽(18a、18b)。

The counterweight holding fixture of elevator and the installation method of the counterweight holding fix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unterweight holding clamp of an elevator which can be easily arranged on a guide rail by an operator when the main rope is replaced. The counterweight (3)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r (2) via the main rope (5) and guided along the guide rail (15) is installed in the guide rail (15), the guide rail (15) is arranged in the lifting Road (1) in the up and down directions, the counterweight holding clam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ase (16) and a second base (17) which are fixed on the guide rail (15) through the track clamps (22, 28), and is installed in the first base The bolt (21) of the track clamp (22) of (16) is inserted into the guide groove (19a)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ubstrate (17) from the up-down direction, and the bolt (27) of the track clamp (28) assembled on the second substrate (17) is inserted into the guide grooves (18a, 18b)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bstrate (16) from the up-down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以及配重承接夹具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更换电梯的主绳索的作业实施时等为了利用导轨来承接配重而使用的配重承接夹具以及配重承接夹具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电梯构成为,在设置于升降路的上端、下端的卷扬机挂绕主绳索,并且在该主绳索的一端侧悬吊轿厢,在另一端侧悬吊配重,驱动卷扬机来卷起主绳索,从而轿厢和配重呈吊桶式地在升降路内升降。在这样的电梯中,主绳索若因老化而产生生锈、断线、磨损等异常,则有断裂的担忧,从而定期地进行目视观察检查、基于专用诊断装置的检查。而且,在判明出上述的异常超过预定范围的情况下,实施将主绳索更换成新的主绳索的作业,但在这样的主绳索的更换作业时,需要预先将作为升降体的轿厢、配重暂时地载置在升降路内。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在能够升降地引导配重的导轨安装有配重承接夹具,在将配重载置于该配重承接夹具的状态下进行主绳索的更换作业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配重承接夹具由使用轨道夹紧固于导轨的背面侧的背面板、和使用多个螺栓固定于该背面板并向导轨的前面侧突出的支撑部件构成,并在支撑部件形成有用于使导轨贯通的切口部。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在能够升降地引导轿厢的导轨安装有轿厢承接夹具,在将轿厢载置于该轿厢承接夹具的状态下进行轿厢的安装作业。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轿厢承接夹具由使用轨道夹紧固于导轨的背面侧的背面板、和使用多个螺栓固定于该背面板并向导轨的前面侧突出的支撑部件构成,并在支撑部件形成有用于使导轨贯通的切口部。此处,在背面板形成有用于使轨道夹的螺栓穿过的横长的长孔,通过使螺栓在该长孔内横向移动,能够将背面板紧固于宽度尺寸不同的多种导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01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6372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唯一地决定将作为配重承接夹具的构成部件的背面板紧固于导轨的轨道夹的位置,从而需要与宽度尺寸不同的导轨对应的多种配重承接夹具,与此相伴随地有成本上升的问题。并且,在利用轨道夹将背面板紧固于导轨的背面侧后,将配置于导轨的前面侧的支撑部件固定于背面板,在该情况下,由于支撑部件是相当重的物体,所以需要两人以上进行作业,即、例如在一个作业者将支撑部件保持于预定高度的状态下,另一个作业者将螺栓插通在支撑部件和背面板的安装孔内并用螺母进行紧固,从而还有在配重承接夹具的设置中需要人员和花费时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在作为轿厢承接夹具的构成部件的背面板形成有作为调整余量部件的长孔,所以通过使轨道夹的螺栓在该长孔内横向移动,能够将一种轿厢承接夹具用于宽度尺寸不同的多种导轨。然而,由于轨道夹的螺栓能够在长孔内移动,所以当在导轨的背面侧紧固背面板时,若螺栓在长孔内位置偏移,则背面板脱落而无法紧固于导轨。因此,为了将背面板正确地紧固于导轨的预定位置,需要两人以上进行作业,即例如在一个作业者将背面板保持于预定高度的状态下,另一个作业者一边抑制轨道夹的旋转一边拧入螺栓。因此,即使将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轿厢承接夹具的调整余量部件应用于配重承接夹具,也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相同,有在轿厢承接夹具的设置中需要人员和花费时间的问题。尤其是,在升降路的布局设计上,配重一般配置于升降路壁、升降路角部,与此相伴随地将配重承接夹具安装于导轨的空间变得狭窄,从而由一个作业者难以将配重承接夹具设置于像这样空间狭窄的导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以及配重承接夹具的安装方法,上述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即使由一个作业者也能够容易地安装于宽度尺寸不同的多种导轨。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代表性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将经由主绳索与轿厢连结并且沿着导轨被引导的配重安装于上述导轨时进行载置,上述导轨沿上下方向设置在升降路内,上述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的特征在于,具备经由带螺栓的轨道夹而紧固固定于上述导轨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并且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在沿水平方向的多个位置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槽,通过将设于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的上述轨道夹的上述螺栓从上下方向插入于对象侧的上述导向槽,从而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以在水平方向上定位的状态安装于上述导轨。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主绳索的更换作业时等,即使由一个作业者也能够容易地将配重承接夹具安装于宽度尺寸不同的多种导轨。此外,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可清楚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电梯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电梯的主绳索更换作业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配重承接夹具设置于导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配重承接夹具的设置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配重承接夹具的设置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配重承接夹具的设置状态的后视图。图7是沿图3的A-A线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配重承接夹具的构成部件的主视图。图9是示出将实施方式的配重承接夹具设置于宽度窄的导轨的顺序的说明图。图10是示出将实施方式的配重承接夹具设置于宽度宽的导轨的顺序的说明图。图中:1—升降路,2—轿厢,3—配重,4—卷扬机,5—主绳索,6—顶梁,10—配重承接夹具,15—导轨,15a—基部,15b—轨道部,16—第一基体,16a—支撑板,16b—背面板,16c—承接部,16d—凹部,17—第二基体,17a—支撑板,17b—背面板,17c—承接部,17d—凹部,17e—通孔,18—第一加强板,18a、18b—导向槽,19—第二加强板,19a—导向槽,19b—退让槽,19c—安装孔,20—连结杆,21—螺栓,22—轨道夹,23—螺母,24—止转部件,25—保持板,27—螺栓,28—轨道夹,29—螺母,30—止转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基于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配重承接夹具的电梯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图1所示的电梯是一般的2:1绕绳方式的无机械室的电梯。在该电梯中,利用卷扬机4的驱动力,经由主绳索5连接的轿厢2和配重3在设置于建筑物的升降路1内升降移动。在升降路1内的上部设置有顶梁6,并在顶梁6安装有两个顶部滑轮8、9。卷扬机4设置于升降路1内的下部位置,其驱动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主绳索5自固定于顶梁6的一端部5a起在轿厢2的下部穿过,并经由一个顶部滑轮8而卷绕于卷扬机4,从卷扬机4经由另一个顶部滑轮9在配重3的上部穿过,并且其另一端部5b固定于顶梁6。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是指升降路1内的铅垂方向,水平方向是指与上述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无机械室的电梯中的主绳索5的更换作业的示意图。沿相互相向地分离的两条导轨(图1、图2中省略图示)在上下方向上引导配重3,在实施主绳索5的更换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将经由主绳索与轿厢连结并且沿着导轨被引导的配重安装于上述导轨时进行载置,上述导轨沿上下方向设置在升降路内,上述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的特征在于,/n具备经由带螺栓的轨道夹而紧固固定于上述导轨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并且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在沿水平方向的多个位置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槽,/n通过将设于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的上述轨道夹的上述螺栓从上下方向插入于对象侧的上述导向槽,从而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以在水平方向上定位的状态安装于上述导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4 JP 2018-0999941.一种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将经由主绳索与轿厢连结并且沿着导轨被引导的配重安装于上述导轨时进行载置,上述导轨沿上下方向设置在升降路内,上述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的特征在于,
具备经由带螺栓的轨道夹而紧固固定于上述导轨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并且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在沿水平方向的多个位置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槽,
通过将设于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的上述轨道夹的上述螺栓从上下方向插入于对象侧的上述导向槽,从而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以在水平方向上定位的状态安装于上述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的至少一方固定有加强板,在水平方向上空开预定间隔地在上述加强板设有多个上述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的至少一方固定有能够变更水平方向的安装位置的调整板,并在上述调整板设有上述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螺栓插入至上述导向槽内的中途位置的时刻,上述第一基体和上述第二基体彼此的承接部抵接,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之宫光太郎市毛清一高桥才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