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基础建设用高压节能型给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136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基础建设用高压节能型给水装置,包括上托台、调高座、拖动座和喷水盘,所述上托台设置在调高座顶部,所述上托台两侧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挡杆,且所述上托台两侧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电机通过滚动带带动拖动座和喷水盘左右往复活动式对电力基础建设区域进行给水,一方面保证该装置对电力基础建设区域给水更加高效,另一方面,保证该装置对电力基础建设区域给水洒水的位置更均匀,第四液压泵通过液压推杆推动侧转框翻动,从而调节上托台和喷水盘整体的工作高度,保证该装置可工作的范围更大更广,且保证该装置对电力基础建设区域给水的位置更加精准、适宜。

A high voltage energy saving water supply device for power infra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pressure energy-saving water supply device for electric pow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bracket, a height adjustment seat, a drag seat and a water spray plate. The upper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height adjustment seat, and a number of stop bars are arranged at equal intervals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bracket, and the ends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bracket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to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first motor drives the drag seat and the water spray plate to feed water to the electric pow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rea in a left-right reciprocating manner through the rolling belt, on the one hand, the device ensures that the water supply to the electric pow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rea is more effici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vice ensures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water supply to the electric pow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rea is more uniform, and the fourth hydraulic pump is pushed by the hydraulic push rod The side turning frame is turned, so as to adjust the overall working height of the upper bracket and the water spray tray, to ensure that the device can work in a wider range, and to ensure that the device is more accurate and appropriate for the location of water supply in the pow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基础建设用高压节能型给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水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力基础建设用高压节能型给水装置,属于给水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给水装置在电力基础建设中使用越来越频繁,通过给水装置对在电力基础建设中的混凝土浇筑地面、建筑地板铺设等区域进行及时给水洒水,极大的提高了电力基础建设的效率和质量。现有的电力基础建设用给水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有的电力基础建设用给水装置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低,使用费时费力,且现有的电力基础建设用给水装置对电力基础建设区域给水的效率慢,给水覆盖的位置不够均匀、全面,给水装置在喷洒给水过程中的水压小,水从装置中喷出的流速慢,且装置上的各部件不易于灵活进行调节移动,导致装置对电力基础建设区域给水的位置不够精准、适宜,且现有的电力基础建设用给水装置可工作的范围很小,装置不可相互拼接安装进行使用,使用的灵活性和工作的多样性差,装置上的部件在调节活动时不够稳固牢靠,各部件在配合工作时的摩擦损耗大,导致给水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低,且给水装置在工作时的节能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力基础建设用给水装置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低,使用费时费力;且现有的电力基础建设用给水装置对电力基础建设区域给水的效率慢;给水覆盖的位置不够均匀、全面;给水装置在喷洒给水过程中的水压小,水从装置中喷出的流速慢,且装置上的各部件不易于灵活进行调节移动,导致装置对电力基础建设区域给水的位置不够精准、适宜;且现有的电力基础建设用给水装置可工作的范围很小;装置不可相互拼接安装进行使用,使用的灵活性和工作的多样性差;装置上的部件在调节活动时不够稳固牢靠,各部件在配合工作时的摩擦损耗大,导致给水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低;且给水装置在工作时的节能性比较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电力基础建设用高压节能型给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力基础建设用高压节能型给水装置,包括上托台、调高座、拖动座和喷水盘,所述上托台设置在调高座顶部;所述上托台两侧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挡杆,且所述上托台两侧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电机,上托台两侧的第一电机上均套设有滚动带,且两个所述滚动带之间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拖动座,若干个所述拖动座顶部均设置有喷水盘;其中,所述拖动座底部设置有下插座,且所述下插座上方水平设置有上托板,所述上托板中部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中部上方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上方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拖动座上方的喷水盘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到转板上,所述上托台中部设置有中空的扣槽;若干个所述喷水盘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泵,且所述第一液压泵一侧设置有外装筒,所述外装筒一端贯穿设置有内装筒,且所述内装筒一端边缘处设置有圆环形的套装环,所述套装环两端均设置有第四电机,且所述第四电机上套设有滑挡板;其中,所述第一液压泵内部一端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液压柱,且所述第一液压柱一端侧壁圆心处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机,且所述第三电机两端均转动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一端与内装筒的一端侧壁焊接,且所述内装筒内部一端套设有第二液压泵,所述第二液压泵内部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液压杆,且所述第二液压杆一端垂直设置有圆形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上套设有圆弧形的橡胶套,且所述推动板与橡胶套的最大截面长度之和与内装筒的内径相等;所述滑挡板上等间距并排设置有若干个通水孔,所述通水孔贯穿滑挡板,且所述第四电机通过履带与滑挡板呈活动连接,第四电机带动滑挡板前后活动,来控制内装筒一端的开合,方便工作人员对内装筒内部进行检修维护;所述上托台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装板,且上托台两端的连装板上分别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和螺孔,所述第二螺栓与螺孔相适配,上托台两端的连装板分别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和螺孔,通过将多个相邻的该装置上的第二螺栓螺接入螺孔中,即可完成该装置的拼接组合使用工作,保证工作人员能够灵活调节该装置的工作长度;所述调高座两端均等高度设置有若干个侧转框,且调高座两端的若干个侧转框之间中部均贯穿设置有内套轴,调高座两端的若干个侧转框之间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侧套轴,所述调高座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五电机,且所述第五电机两侧均转动套设有行走轮;其中,所述调高座中间处底部设置有第四液压泵,且所述第四液压泵一端通过液压推杆与调高座底部两端的侧转框连接,第四液压泵通过液压推杆推动侧转框翻动,侧转框围绕内套轴和侧套轴翻转调高,从而调节上托台和喷水盘整体的工作高度,一方面保证该装置可工作的范围更大更广,另一方面,保证该装置对电力基础建设区域给水的位置更加精准、适宜,且保证该装置上的部件能够更灵活、高效的进行调节使用;其中,调高座底部两端的侧转框内部均套设有第三液压泵,第三液压泵内部下方伸动连接有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与侧转框的底部呈贯穿设置,且第三液压杆底部为T形结构,且第三液压杆底部等间距倾斜设置有若干个刮齿,在该装置需要在指定的位置固定工作时,第三液压泵带动第三液压杆向下伸动,利用第三液压杆底部及若干个刮齿与地面抵接,保证该装置在工作时更加稳固牢靠,防止抖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上托台中部设置内托框,且所述内托框中部套设有所述喷水盘,内托框中部套设的喷水盘与拖动座和滚动带之间隔开,通过内托框将上托台两侧的喷水盘隔开,防止两端的喷水盘在活动时发生碰撞损坏,内托框中部套设的喷水盘与拖动座和滚动带之间隔开,内托框中部套设的喷水盘在工作时固定,防止与内托框之间发生擦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转板与喷水盘与转动连接,且下插座嵌设连接到扣槽内部,保证拖动座带动喷水盘前后活动更加稳固牢靠,防止拖动座从上托台中脱离出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外装筒和内装筒均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且外装筒的直径大于内装筒的直径,方便内装筒在外装筒中正常前后伸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泵通过第一液压柱与内装筒、且第二液压泵通过第二液压杆与推动板和橡胶套均呈活动连接,且第三电机通过摆动杆与内装筒转动连接,在内装筒从外装筒中完全伸出后,第三电机通过摆动杆带动内装筒上下翻动调节,来改变水从内装筒一端喷出的角度和高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内装筒与套装环的连接处底部贯穿设置有水管接口,通过水管接口连接外部水管,对该装置供水进行喷洒给水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四电机连接到滑挡板的内部一端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连接到滑挡板内部的卡槽中,且内装筒一端的两个滑挡板宽度之和大于内装筒的直径,保证该装置在进行给水工作时,滑挡板能够完全对内装筒一端进行封闭,水从若干个通水孔中通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四液压泵通过液压推杆与侧转框、上托台和喷水盘均呈活动连接,且侧转框与内套轴和侧套轴均转动连接,第四液压泵通过液压推杆推动侧转框翻动,侧转框围绕内套轴和侧套轴翻转调高,从而调节上托台和喷水盘整体的工作高度,一方面保证该装置可工作的范围更大更广,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基础建设用高压节能型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台(1)、调高座(2)、拖动座(3)和喷水盘(4),所述上托台(1)设置在调高座(2)顶部;所述上托台(1)两侧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挡杆(5),且所述上托台(1)两侧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电机(6),上托台(1)两侧的第一电机(6)上均套设有滚动带(7),且两个所述滚动带(7)之间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拖动座(3),若干个所述拖动座(3)顶部均设置有喷水盘(4);/n其中,所述拖动座(3)底部设置有下插座(11),且所述下插座(11)上方水平设置有上托板(10),所述上托板(10)中部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14),且所述第二电机(14)中部上方转动连接有转板(12),所述转板(12)上方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13),拖动座(3)上方的喷水盘(4)通过第一螺栓(13)固定连接到转板(12)上,所述上托台(1)中部设置有中空的扣槽(9);/n若干个所述喷水盘(4)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泵(15),且所述第一液压泵(15)一侧设置有外装筒(16),所述外装筒(16)一端贯穿设置有内装筒(17),且所述内装筒(17)一端边缘处设置有圆环形的套装环(18),所述套装环(18)两端均设置有第四电机(30),且所述第四电机(30)上套设有滑挡板(19);/n其中,所述第一液压泵(15)内部一端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液压柱(20),且所述第一液压柱(20)一端侧壁圆心处设置有拉杆(21),所述拉杆(21)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机(22),且所述第三电机(22)两端均转动有摆动杆(23),所述摆动杆(23)一端与内装筒(17)的一端侧壁焊接,且所述内装筒(17)内部一端套设有第二液压泵(24),所述第二液压泵(24)内部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液压杆(25),且所述第二液压杆(25)一端垂直设置有圆形推动板(26),所述推动板(26)上套设有圆弧形的橡胶套(27),且所述推动板(26)与橡胶套(27)的最大截面长度之和与内装筒(17)的内径相等;/n所述滑挡板(19)上等间距并排设置有若干个通水孔(29),所述通水孔(29)贯穿滑挡板(19),且所述第四电机(30)通过履带与滑挡板(19)呈活动连接;/n所述上托台(1)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装板(31),且上托台(1)两端的连装板(31)上分别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栓(32)和螺孔,所述第二螺栓(32)与螺孔相适配;/n所述调高座(2)两端均等高度设置有若干个侧转框(34),且调高座(2)两端的若干个侧转框(34)之间中部均贯穿设置有内套轴(33),调高座(2)两端的若干个侧转框(34)之间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侧套轴(35),所述调高座(2)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五电机(38),且所述第五电机(38)两侧均转动套设有行走轮(36);/n其中,所述调高座(2)中间处底部设置有第四液压泵(201),且所述第四液压泵(201)一端通过液压推杆(202)与调高座(2)底部两端的侧转框(34)连接;/n其中,调高座(2)底部两端的侧转框(34)内部均套设有第三液压泵(39),第三液压泵(39)内部下方伸动连接有第三液压杆(40),所述第三液压杆(40)与侧转框(34)的底部呈贯穿设置,且第三液压杆(40)底部为T形结构,且第三液压杆(40)底部等间距倾斜设置有若干个刮齿(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基础建设用高压节能型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台(1)、调高座(2)、拖动座(3)和喷水盘(4),所述上托台(1)设置在调高座(2)顶部;所述上托台(1)两侧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挡杆(5),且所述上托台(1)两侧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电机(6),上托台(1)两侧的第一电机(6)上均套设有滚动带(7),且两个所述滚动带(7)之间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拖动座(3),若干个所述拖动座(3)顶部均设置有喷水盘(4);
其中,所述拖动座(3)底部设置有下插座(11),且所述下插座(11)上方水平设置有上托板(10),所述上托板(10)中部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14),且所述第二电机(14)中部上方转动连接有转板(12),所述转板(12)上方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13),拖动座(3)上方的喷水盘(4)通过第一螺栓(13)固定连接到转板(12)上,所述上托台(1)中部设置有中空的扣槽(9);
若干个所述喷水盘(4)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泵(15),且所述第一液压泵(15)一侧设置有外装筒(16),所述外装筒(16)一端贯穿设置有内装筒(17),且所述内装筒(17)一端边缘处设置有圆环形的套装环(18),所述套装环(18)两端均设置有第四电机(30),且所述第四电机(30)上套设有滑挡板(19);
其中,所述第一液压泵(15)内部一端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液压柱(20),且所述第一液压柱(20)一端侧壁圆心处设置有拉杆(21),所述拉杆(21)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机(22),且所述第三电机(22)两端均转动有摆动杆(23),所述摆动杆(23)一端与内装筒(17)的一端侧壁焊接,且所述内装筒(17)内部一端套设有第二液压泵(24),所述第二液压泵(24)内部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液压杆(25),且所述第二液压杆(25)一端垂直设置有圆形推动板(26),所述推动板(26)上套设有圆弧形的橡胶套(27),且所述推动板(26)与橡胶套(27)的最大截面长度之和与内装筒(17)的内径相等;
所述滑挡板(19)上等间距并排设置有若干个通水孔(29),所述通水孔(29)贯穿滑挡板(19),且所述第四电机(30)通过履带与滑挡板(19)呈活动连接;
所述上托台(1)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装板(31),且上托台(1)两端的连装板(31)上分别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栓(32)和螺孔,所述第二螺栓(32)与螺孔相适配;
所述调高座(2)两端均等高度设置有若干个侧转框(34),且调高座(2)两端的若干个侧转框(34)之间中部均贯穿设置有内套轴(33),调高座(2)两端的若干个侧转框(34)之间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侧套轴(35),所述调高座(2)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五电机(38),且所述第五电机(38)两侧均转动套设有行走轮(36);
其中,所述调高座(2)中间处底部设置有第四液压泵(201),且所述第四液压泵(201)一端通过液压推杆(202)与调高座(2)底部两端的侧转框(34)连接;
其中,调高座(2)底部两端的侧转框(34)内部均套设有第三液压泵(39),第三液压泵(39)内部下方伸动连接有第三液压杆(40),所述第三液压杆(40)与侧转框(34)的底部呈贯穿设置,且第三液压杆(40)底部为T形结构,且第三液压杆(40)底部等间距倾斜设置有若干个刮齿(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基础建设用高压节能型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台(1)中部设置内托框(8),且所述内托框(8)中部套设有所述喷水盘(4),内托框(8)中部套设的喷水盘(4)与拖动座(3)和滚动带(7)之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基础建设用高压节能型给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淮剑解兆虎史福峰朱宝龙王威王小光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