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1143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位于高压水管上侧,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壁内设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下侧设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下侧设有风冷通孔,所述风冷通孔两侧设有对称的通轴齿轮腔,连通两侧所述通轴齿轮腔设有通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高温废水的热量转换成机械能来发电,充分利用高温废水的能量,减少能源浪费,同时设有水循环及风冷为自身降温,无需额外增加设备降温。

A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based on waste heat of waste wa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based on waste water waste heat,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main body, the device main body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high-pressure water pipe, the upper end wall of the devic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water tank, the lower side of the cooling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ting device, the lower side of the circul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cooling through hole, the two sides of the air cooling through hole are provided with symmetrical through shaft gear cavities to connect the through shafts on both sides The gea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shaft; the invention generates electricity by converting the heat of high-temperature waste water into mechanical energ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energy of high-temperature waste water, reducing energy waste, and at the same time, water circulation and air cooling are provided to cool itself without additional equipment c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高温废水带有大量的热量,传统工业不仅没有充分利用这份能量,还需要投入大量设备对高温废水进行降温处理,热量凭空浪费的同时降温设备的使用更增加了设备开销及能源消耗。本专利技术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传统工业对于生产中产生的高温废水的热量不仅没有充分利用,且降温设备的使用更增加了设备开销及能源消耗。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壁内设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下侧设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下侧设有风冷通孔,所述风冷通孔两侧设有对称的通轴齿轮腔,左右两侧的所述通轴齿轮腔之间转动设有通轴,所述通轴位于左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内部分固设有通轴左锥齿轮,左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后侧设有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与所述通轴左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通轴位于右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内部分固设有通轴右锥齿轮,右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前端壁内固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后端转动设置有发电机轴,所述发电机轴后端固设有发电机锥齿轮,所述发电机锥齿轮啮合于所述通轴右锥齿轮,两侧的所述通轴齿轮腔远离所述风冷通孔一侧均设有转换装置,两侧所述转换装置通过所述通轴动力连接,所述装置主体下端面固设有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内部均设有两个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上端与所述转换装置连接,在所述高压水管内的所述导热管在垂直方向上均布设有九层集热片。其中,所述转换装置包括位于与所述通轴齿轮腔远离所述风冷通孔一侧相通的飞轮腔,所述通轴远离所述风冷通孔的一端伸入所述飞轮腔内且固设有飞轮,所述飞轮腔下端壁内设有高温气缸,所述高温气缸内设有可滑动的高温活塞,所述高温活塞与所述飞轮通过高温连杆连接,所述高温连杆下端与所述高温活塞转动连接,所述高温连杆另一端与所述飞轮转动连接,所述飞轮腔后端壁内设有气缸冷却腔,所述气缸冷却腔内设有低温气缸,所述低温气缸后端与所述气缸冷却腔后端壁抵接,所述低温气缸内设有可滑动的低温活塞,所述低温活塞与所述飞轮通过低温连杆连接,所述低温连杆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低温活塞,所述低温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飞轮,所述高温气缸与所述低温气缸之间连通有气缸连接管,所述导热管上端伸入所述高温气缸,可将所述集热片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高温气缸内部;所述转换装置可利用所述集热片收集的热量驱动所述通轴转动,实现从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可优选地,两侧所述转换装置内部活塞的初始位置相反,当一侧所述高温活塞位于所述高温气缸下端时,另一侧所述高温活塞位于所述高温气缸上端,两侧所述高温活塞总有一个位于做功冲程位置,可使得工作时装置不存在死区。可优选地,两侧所述高温连杆与所述低温连杆两者转动连接于飞轮的同一位置。其中,所述循环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冷却水箱下端壁内的水泵,所述水泵上端通过循环水管连接于所述冷却水箱,所述水泵两端通过所述循环水管连接于两侧所述气缸冷却腔,所述水泵下侧设有水泵齿轮腔,所述水泵下端动力连接有水泵轴,所述水泵轴下端伸入所述水泵齿轮腔,所述水泵轴下端固设有水泵锥齿轮,所述水泵锥齿轮右端啮合有循环第一锥齿轮,所述循环第一锥齿轮中心固设有循环联动轴,所述循环联动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水泵齿轮腔左右壁内,所述循环联动轴上固设有循环第二锥齿轮,所述循环第二锥齿轮下端啮合有循环第三锥齿轮,所述循环第三锥齿轮中心固设有循环动力轴,所述循环动力轴向下伸入右侧所述通轴齿轮腔,所述循环动力轴下端固设有循环锥齿轮,所述循环锥齿轮右端啮合于所述通轴右锥齿轮;所述循环装置可将所述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在所述水泵的带动下经过所述循环水管运输至两侧所述气缸冷却腔给所述低温气缸降温,并在所述气缸冷却腔内的另一端通过上述循环水管将高温的冷却水运输至所述风冷装置降温后回流到所述冷却水箱。其中,所述风冷装置包括位于左侧的所述通轴齿轮腔后侧的皮带腔,所述皮带腔内设有风冷动力轴,所述风冷动力轴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皮带腔后端壁内,所述风冷动力轴前端伸入所述通轴齿轮腔,所述风冷动力轴前端固设有风冷锥齿轮,所述风冷锥齿轮左端与所述通轴左锥齿轮啮合,所述风冷动力轴位于皮带腔内部分固设有皮带主动轮,所述皮带主动轮右侧设有皮带从动轮,所述皮带主动轮与所述皮带从动轮通过皮带动力连接,所述皮带从动轮中心固设有风扇轴,所述风扇轴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皮带腔前端壁内,所述风扇轴后端向后伸入所述风冷通孔内,所述风扇轴后端固设有风扇,从两侧所述气缸冷却腔连接出的所述循环水管向后伸出所述装置主体至外界,外界所述循环水管位于所述风冷通孔后端的部分在水平方向上固设有十九层风冷散热片,所述风冷装置的作用是驱动所述风扇带动空气流经所述风冷散热片之间时,利用空气带走所述循环水管内部冷却水的热量。可优选地,所述风扇位于所述风冷通孔内部,所述风冷散热片位于所述风冷通孔后侧对应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集热片收集高温废水热量,通过转换装置将热量转换为机械动力,从而实现余热发电,该装置安装于管道上,无需额外的能源供给,通过水循环及风冷散热可实现自身散热,可无需人员维护的长期稳定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C”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的“D”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对工业高温废水余热的回收发电,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所述装置主体100上端壁内设有冷却水箱45,所述冷却水箱45下侧设有循环装置400,所述循环装置400下侧设有风冷通孔46,所述风冷通孔46两侧设有对称的通轴齿轮腔42,左右两侧的所述通轴齿轮腔42之间转动设有通轴51,所述通轴51位于左侧所述通轴齿轮腔42内部分固设有通轴左锥齿轮61,左侧所述通轴齿轮腔42后侧设有风冷装置500,所述风冷装置500与所述通轴左锥齿轮61啮合连接,所述通轴51位于右侧所述通轴齿轮腔42内部分固设有通轴右锥齿轮62,右侧所述通轴齿轮腔42前端壁内固设有发电机25,所述发电机25后端转动设置有发电机轴52,所述发电机轴52后端固设有发电机锥齿轮63,所述发电机锥齿轮63啮合于所述通轴右锥齿轮62,两侧的所述通轴齿轮腔42远离所述风冷通孔46一侧均设有转换装置300,两侧所述转换装置300通过所述通轴51动力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00下端面固设有高压水管200,所述高压水管200内部均设有两个导热管29,所述导热管29上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包括装置主体;/n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壁内设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下侧设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下侧设有风冷通孔,所述风冷通孔两侧设有对称的通轴齿轮腔,左右两侧的所述通轴齿轮腔之间转动设有通轴,所述通轴位于左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内部分固设有通轴左锥齿轮,左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后侧设有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与所述通轴左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通轴位于右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内部分固设有通轴右锥齿轮;/n右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前端壁内固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后端转动设置有发电机轴,所述发电机轴后端固设有发电机锥齿轮,所述发电机锥齿轮啮合于所述通轴右锥齿轮,两侧的所述通轴齿轮腔远离所述风冷通孔一侧均设有转换装置;/n两侧所述转换装置通过所述通轴动力连接,所述装置主体下端面固设有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内部均设有两个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上端与所述转换装置连接,在所述高压水管内的所述导热管在垂直方向上均布设有九层集热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包括装置主体;
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壁内设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下侧设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下侧设有风冷通孔,所述风冷通孔两侧设有对称的通轴齿轮腔,左右两侧的所述通轴齿轮腔之间转动设有通轴,所述通轴位于左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内部分固设有通轴左锥齿轮,左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后侧设有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与所述通轴左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通轴位于右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内部分固设有通轴右锥齿轮;
右侧所述通轴齿轮腔前端壁内固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后端转动设置有发电机轴,所述发电机轴后端固设有发电机锥齿轮,所述发电机锥齿轮啮合于所述通轴右锥齿轮,两侧的所述通轴齿轮腔远离所述风冷通孔一侧均设有转换装置;
两侧所述转换装置通过所述通轴动力连接,所述装置主体下端面固设有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内部均设有两个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上端与所述转换装置连接,在所述高压水管内的所述导热管在垂直方向上均布设有九层集热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包括位于与所述通轴齿轮腔远离所述风冷通孔一侧相通的飞轮腔;
所述通轴远离所述风冷通孔的一端伸入所述飞轮腔内且固设有飞轮,所述飞轮腔下端壁内设有高温气缸,所述高温气缸内设有可滑动的高温活塞,所述高温活塞与所述飞轮通过高温连杆连接,所述高温连杆下端与所述高温活塞转动连接,所述高温连杆另一端与所述飞轮转动连接,所述飞轮腔后端壁内设有气缸冷却腔,所述气缸冷却腔内设有低温气缸,所述低温气缸后端与所述气缸冷却腔后端壁抵接,所述低温气缸内设有可滑动的低温活塞,所述低温活塞与所述飞轮通过低温连杆连接,所述低温连杆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低温活塞,所述低温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飞轮;
所述高温气缸与所述低温气缸之间连通有气缸连接管,所述导热管上端伸入所述高温气缸,可将所述集热片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高温气缸内部;
所述转换装置可利用所述集热片收集的热量驱动所述通轴转动,实现从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转换装置内部活塞的初始位置相反,当一侧所述高温活塞位于所述高温气缸下端时,另一侧所述高温活塞位于所述高温气缸上端,两侧所述高温活塞总有一个位于做功冲程位置,可使得工作时装置不存在死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余热的发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纯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智盈智能技术服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