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泵体内除杂防堵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57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泵体内除杂防堵塞装置,涉及水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泵体;泵体内腔底部开设有一弧形槽道;弧形槽道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绞龙片;绞龙片周侧面与弧形槽道内表面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泵体内部泵腔底部开设弧形槽道,并在弧形槽道内转动连接绞龙片;利用绞龙片的转动便于将泵腔内沉积的杂质垃圾排出,避免了排水口易堵塞,以及杂质垃圾在泵体内部难排出影响水泵工作效率的情况发生;同时,利于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

Easy to remove impurities and prevent clogging device in pump bod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convenient for removing impurities and preventing blockage in the pump body,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pump.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pump body; an arc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pump body; a side of the arc groove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side arou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inge piece; the side around the hinge piece is matched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arc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rc groove at the bottom of the pump cavity inside the pump body, and rotates and connects the hinge piece in the arc groove; by using the rotation of the hinge piece, it is convenient to discharge the impurity garbage deposited in the pump cavity, avoiding the situation that the drain port is easy to be blocked, and the impurity garbage is difficult to discharge inside the pump body, which affect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pump; at the same time,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泵体内除杂防堵塞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泵
,特别是涉及便于泵体内除杂防堵塞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立式水泵泵体内具有泵腔,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泵腔连通,电机的转轴伸入至泵腔内,转轴上套设有位于泵腔内的叶轮,进水端的内端位于泵腔的下部,进水端的外端向上翘起形成拱起部,拱起部与进水端的内端之间形成有用于容水的容纳腔;为了便于泵体内排出杂质垃圾或便于检修会在泵腔底部开设排水口;但现有的排水口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仅能起到排水的作用,对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时水泵会吸入较多杂质垃圾,因此在进行泵体检修时,容易将排水口堵塞,无法达到排水和除杂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便于泵体内除杂防堵塞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腔底部开设有一弧形槽道;所述泵体侧壁开设有与弧形槽道相连通的贯通孔;所述泵体外侧壁相对贯通孔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杂管;所述弧形槽道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排杂管周侧面设置有排水口;所述转轴一端周侧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排杂管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绞龙片;所述绞龙片周侧面与弧形槽道内表面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绞龙片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绞龙片边缘阵列有锯齿。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一端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销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泵体内部泵腔底部开设弧形槽道,并在弧形槽道内转动连接绞龙片;利用绞龙片的转动便于将泵腔内沉积的杂质垃圾排出,避免了排水口易堵塞,以及杂质垃圾在泵体内部难排出影响水泵工作效率的情况发生;同时,利于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便于泵体内除杂防堵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轴和蛟龙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为便于泵体内除杂防堵塞装置,包括泵体1;泵体设置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泵体1内腔底部开设有一弧形槽道101;泵体1侧壁开设有与弧形槽道101相连通的贯通孔102;泵体1外侧壁相对贯通孔102位置焊接有排杂管103;排杂管103周侧面设置有排水口1031,排水口1031内壁开设有螺纹,并配合有丝堵;弧形槽道101一侧面开有盲孔,并通过盲孔转动连接有转轴2;转轴2一端周侧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201;密封盖201与排杂管103端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转轴2与密封盖201转动连接部位做密封处理;转轴2周侧面焊接有绞龙片202;绞龙片202周侧面与弧形槽道101内表面相匹配;其中,转轴2一端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销轴203,销轴203可通过焊接,或在转轴2上设置连接孔,利用销轴203与连接孔过盈配合进行固定连接。当泵体1内部吸入杂质垃圾,如树木枝叶、塑料袋和泥球不易从水泵叶轮间穿过,在水流作用下会贴附在叶轮上随叶轮转动,严重影响水泵的工作效率;检修时停止水泵工作后,内部杂质垃圾会沉积到泵腔底部,落在绞龙片202上,这是通过销轴203转动转轴2利用绞龙片202的转动便可将杂质垃圾由泵腔内排至排水口1031;从而避免了排水口1031易被堵塞,以及杂质垃圾在泵体1内部难排出影响水泵工作效率的情况发生;同时,利于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的,绞龙片202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2021,设置通孔2021可有利于泵体1内部的积水快速排出。作为优选的,绞龙片202边缘阵列有锯齿2022,锯齿2022更易将垃圾杂质旋入,有利于提高绞龙片202对杂质垃圾的排出效率,使泵体1内的杂质垃圾排出更加彻底。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便于泵体内除杂防堵塞装置,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n所述泵体(1)内腔底部开设有一弧形槽道(101);所述泵体(1)侧壁开设有与弧形槽道(101)相连通的贯通孔(102);所述泵体(1)外侧壁相对贯通孔(102)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杂管(103);/n所述弧形槽道(101)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轴(2);/n所述排杂管(103)周侧面设置有排水口(1031);/n所述转轴(2)一端周侧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201);所述密封盖(201)与排杂管(103)端面固定连接;/n所述转轴(2)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绞龙片(202);所述绞龙片(202)周侧面与弧形槽道(101)内表面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泵体内除杂防堵塞装置,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体(1)内腔底部开设有一弧形槽道(101);所述泵体(1)侧壁开设有与弧形槽道(101)相连通的贯通孔(102);所述泵体(1)外侧壁相对贯通孔(102)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杂管(103);
所述弧形槽道(101)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轴(2);
所述排杂管(103)周侧面设置有排水口(1031);
所述转轴(2)一端周侧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201);所述密封盖(201)与排杂管(103)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清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