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海南专利>正文

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47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的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所述建筑模板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壁设置有双向燕尾块,所述建筑模板的前侧中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外螺纹块,所述外螺纹块的后侧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模板为正方形能够便于相邻两组建筑模板之间进行拼接,通过燕尾槽和双向燕尾块能够使相邻两组建筑模板拼接时进行固定,不易产生缝隙,通过螺纹孔、外螺纹块和限位块便于建筑模板在未使用时进行叠放,叠放后的稳定性高,不易倾倒,且减少了占地面积。

PVC building formwork for building work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PVC building formwork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in the field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building formwork, the outer walls around the building formwork are provided with dovetail slots, the inner walls of the dovetail slots are provided with two-way dovetail blocks, the front side of the building formwork is provided with threaded holes in the center, the threaded holes are provided with external threaded blocks, and the rear side of the external threaded blocks is provided with The building formwork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quar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splicing between two adjacent groups of building formworks. Through dovetail groove and two-way dovetail block, it can make the two adjacent groups of building formworks fixed when splicing, which is not easy to generate gaps. Through screw holes, external screw blocks and limit blocks, it is convenient for building formworks to stack when not in use. After stacking, the High stability, not easy to dump, and reduce the floor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
,具体为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PVC建筑模板是一种节能型和绿色环保产品,是继木模板、组合钢模板、竹木胶合模板、全钢大模板之后又一新型换代产品,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钢模板、木模板、方木,目前一般的PVC建筑模板在未使用时都是叠放在一起的,但是在叠放到一定高度后容易倾倒,这就需重新叠一组,但就增加了占地面积,在进行安装时,相邻两组之间不易进行连接,且连接完成后相邻两组之间还会出现缝隙,为此,我们提出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所述建筑模板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壁设置有双向燕尾块,所述建筑模板的前侧中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外螺纹块,所述外螺纹块的后侧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块的前侧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环形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后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转动块。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模板为PVC建筑模板,且建筑模板为正方形。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模板的外壁每一侧均设置有两组燕尾槽,且每组燕尾槽与螺纹孔之间的距离均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块的厚度与限位块的厚度之后等于螺纹孔的深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建筑模板为正方形能够便于相邻两组建筑模板之间进行拼接,通过燕尾槽和双向燕尾块能够使相邻两组建筑模板拼接时进行固定,不易产生缝隙,通过螺纹孔、外螺纹块和限位块便于建筑模板在未使用时进行叠放,叠放后的稳定性高,不易倾倒,且减少了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螺纹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建筑模板;2、燕尾槽;3、双向燕尾块;4、螺纹孔;5、外螺纹块;6、限位块;61、凹槽;62、转动块;7、环形凹槽;8、环形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1,建筑模板1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燕尾槽2,燕尾槽2内壁设置有双向燕尾块3,建筑模板1的前侧中央设置有螺纹孔4,螺纹孔4内设置有外螺纹块5,外螺纹块5的后侧设置有与螺纹孔4相匹配的限位块6。如图2所示,外螺纹块5的前侧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7,环形凹槽7内设置有环形橡胶垫8,提高外螺纹块5与螺纹孔4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混凝土浆通过缝隙进入螺纹孔4;如图3所示,限位块6的后侧设置有凹槽61,凹槽61内设置有转动块62,便于在叠放时通过转动块62转动外螺纹块5,使外螺纹块5向后运动,从而形成与限位块6相匹配的限位槽;如图1所示,建筑模板1为PVC建筑模板,且建筑模板1为正方形,便于相邻两组建筑模板1之间的拼接;如图1所示,建筑模板1的外壁每一侧均设置有两组燕尾槽2,且每组燕尾槽2与螺纹孔4之间的距离均相等,通过两组燕尾槽2能够提高相邻两组建筑模板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如图2所示,外螺纹块5的厚度与限位块6的厚度之后等于螺纹孔4的深度,且外螺纹块5的厚度与限位块6的厚度相等,使外螺纹块5向后运动时,当限位块6伸出螺纹孔4时,外螺纹块5与螺纹孔4之间形成与限位块6厚度相同的深度的限位槽。实施例:在叠放时,通过转动块62转动外螺纹块5,使外螺纹块5向后运动,由于外螺纹块5的厚度与限位块6的厚度相等,当限位块6伸出螺纹孔4时,外螺纹块5与螺纹孔4之间形成与限位块6厚度相同的深度的限位槽,从而使相邻两组建筑模板1之间通过限位块6和限位槽进行叠放,在相邻两组建筑模板1之间进行拼接时,首先将相邻两组建筑模板1对齐放平,随后通过双向燕尾块3按入相邻两组建筑模板1上的燕尾槽2内即可将相邻两组建筑模板1进行连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1)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燕尾槽(2),所述燕尾槽(2)内壁设置有双向燕尾块(3),所述建筑模板(1)的前侧中央设置有螺纹孔(4),所述螺纹孔(4)内设置有外螺纹块(5),所述外螺纹块(5)的后侧设置有与螺纹孔(4)相匹配的限位块(6)。/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1)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燕尾槽(2),所述燕尾槽(2)内壁设置有双向燕尾块(3),所述建筑模板(1)的前侧中央设置有螺纹孔(4),所述螺纹孔(4)内设置有外螺纹块(5),所述外螺纹块(5)的后侧设置有与螺纹孔(4)相匹配的限位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块(5)的前侧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7),所述环形凹槽(7)内设置有环形橡胶垫(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的后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南
申请(专利权)人:于海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