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建筑用水泥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02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建筑用水泥搅拌器,包括移动部分、设置在移动部分上的搅拌器、清洗部分、搅拌主轴。搅拌器的内壁为硬质层。搅拌器内壁上喷涂有喷胶层。喷胶层内侧涂覆有超疏水层。搅拌器的顶部设有与搅拌器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口和进灰口。搅拌器内部通过进灰口与进灰管相连。进灰管上设有气动管囊阀。搅拌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搅拌器的底部呈球形弧面。搅拌主轴的一端伸进搅拌器内,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搅拌主轴伸进搅拌器的部分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搅拌部分、第二搅拌部分、第三搅拌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约资源、便于清洗、具备打碎结块水泥功能、搬运方便省时省力、可以避免冒顶现象发生。

Cement mixer for mobile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vable cement mixer for building, which comprises a moving part, a mixer arranged on the moving part, a cleaning part and a mixing main shaft. The inner wall of agitator is hard lay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agitator is sprayed with a glue spraying layer. The inner side of the spray layer is coated with a super hydrophobic layer. The top of the agitator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and a ash inlet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nal part of the agitator. The inside of the mix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sh inlet pipe through the ash inlet. A pneumatic pipe bag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ash inlet pipe. The bottom of the agitator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ort. The bottom of the agitator is a spherical arc. One end of the mixing spindle extends into the mixer,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e part of the mixing spindle extending into the mixer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mixing part, a second mixing part and a third mixing part from top to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saves resources, is convenient for cleaning, has the function of breaking and caking cement, is convenient for transportation, saves time and labor, and can avoid roof fa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建筑用水泥搅拌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建筑用水泥搅拌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泥搅拌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水泥胶砂搅拌机在搅拌水泥后,由于水泥本身具有一定的粘度,容易粘结在搅拌锅的内壁,在入模时粘在搅拌锅内壁的水泥无法倒出,造成水泥的浪费。2)现有水泥搅拌器中沉积在器体底部的沙砾容易卡死叶片,降低装置的寿命。3)现有水泥搅拌器不具备清洗装置,不便于清洗。4)现有水泥搅拌罐单纯只有混合均匀的效果,没有打碎结块水泥的效果。5)现有水泥搅拌罐不具备移动功能,搬运费力费时。6)现有搅拌罐容易出现冒顶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浪费资源、寿命低、不便于清洗、不具备打碎结块水泥功能、搬运费时费力、易出现冒顶现象等不足,提供一种节约资源、便于清洗、具备打碎结块水泥功能、搬运方便省时省力、避免冒顶现象发生的可移动建筑用水泥搅拌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建筑用水泥搅拌器,包括移动部分、设置在移动部分上的搅拌器、清洗部分、搅拌主轴。搅拌器的内壁为硬质层。搅拌器内壁上喷涂有喷胶层。喷胶层内侧涂覆有超疏水层。超疏水层为聚苯乙烯薄膜。搅拌器的顶部设有与搅拌器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口和进灰口。搅拌器内部通过进灰口与进灰管相连。进灰管上设有气动管囊阀。搅拌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移动部分的底部设有出料孔且出料孔处于出料口的正下方。搅拌器的底部呈球形弧面。搅拌主轴的一端伸进搅拌器内,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搅拌主轴伸进搅拌器的部分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搅拌部分、第二搅拌部分、第三搅拌部分。第一搅拌部分包括交错设置在搅拌主轴上的一组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部分包括套设并固定在搅拌轴上的套环、环绕套环周向设置的一组长短不一的搅拌臂。每个搅拌臂上都设有一个搅拌盘。每个搅拌盘都包括一组第二搅拌叶片。第三搅拌部分包括半圆弧形杆。半圆弧形杆的弧度与搅拌器内壁底部的弧度一致。半圆弧形杆与搅拌器内壁底部有30~50mm的间隙。半圆弧形杆的二分之一开口的宽度大于任意一个搅拌臂的长度。所述清洗部分包括刮板、集水盘管、泵、一组高压喷头。刮板通过钢杆与搅拌主轴活动连接。钢杆与搅拌主轴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装置且锁紧装置处于第一搅拌部分和第二搅拌部分之间。控制部分设置在搅拌器外且控制部分与锁紧装置相连。集水盘管设置在搅拌器内壁的顶部。集水盘管通过进水管与外部的泵相连通。集水盘管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一组高压喷头。每个高压喷头都与集水盘管的内部相连通。移动部分包括车架和至少四个轮子。车架上设有出料孔。至少四个轮子设置在车架的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搅拌器通过支撑架设置在车架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搅拌器内壁上喷涂喷胶层,喷胶层内侧涂覆超疏水层,操作方便且使得水泥不易粘在搅拌器内壁上造成浪费。2、本专利技术半圆弧形杆的设计,且半圆弧形杆与搅拌器内壁底部有30~50mm的间隙,避免了沉积在器体底部的沙砾卡死叶片的现象,延长了本专利技术的寿命。3、本专利技术刮板、集水盘管、高压喷头的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便于清洗,边冲边洗,清洗效果更佳;控制部分可以控制锁紧装置将钢杆与搅拌主轴锁紧和松开,当控制锁紧时,搅拌主轴转动时带着钢杆一起转动,当控制松开时,搅拌主轴不能带着钢杆一起转动。4、本专利技术搅拌盘的设计,可以用于打碎结块的水泥。5、本专利技术移动部分的设计,便于搬运、省时省力。6、本专利技术气动管囊阀的设计,工作人员不在时,搅拌器内填满石灰后,由于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在标定器体压力值后,当器体内压力达到标定值时气动管囊阀自动关闭,停止进料,避免了搅拌器填满后还继续填料造成冒顶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集水盘管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搅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搅拌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实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可移动建筑用水泥搅拌器,包括移动部分、设置在移动部分上的搅拌器1、清洗部分、搅拌主轴11。具体的,搅拌器1的内壁为硬质层。搅拌器1内壁上喷涂有喷胶层13。喷胶层13内侧涂覆有超疏水层15。超疏水层15为聚苯乙烯薄膜。其中,搅拌器1的顶部设有与搅拌器1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口17和进灰口19。具体的,搅拌器1内部通过进灰口18与进灰管18相连。进灰管18上设有气动管囊阀191。搅拌器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6。移动部分的底部设有出料孔21且出料孔21处于出料口16的正下方。其中,搅拌器1的底部呈球形弧面。搅拌主轴11的一端伸进搅拌器1内,另一端与电机12相连。其中,搅拌主轴11伸进搅拌器1的部分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搅拌部分、第二搅拌部分、第三搅拌部分。具体的,第一搅拌部分包括交错设置在搅拌主轴上的三个第一搅拌叶片3。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二搅拌部分包括套设并固定在搅拌轴11上的套环5、环绕套环5周向设置的四个长短不一的搅拌臂51。每个搅拌臂51上都设有一个搅拌盘53。每个搅拌盘53包括八个第二搅拌叶片531。具体的,第三搅拌部分包括半圆弧形杆7。半圆弧形杆7的弧度与搅拌器1内壁底部的弧度一致。半圆弧形杆7与搅拌器1内壁底部有35mm的间隙。半圆弧形杆7的二分之一开口的宽度大于任意一个搅拌臂51的长度。其中,清洗部分包括刮板9、集水盘管91、泵93、一组高压喷头95。具体的,刮板9通过钢杆97与搅拌主轴11活动连接。钢杆97与搅拌主轴11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装置99且锁紧装置99处于第一搅拌部分和第二搅拌部分之间。控制部分设置在搅拌器1外且控制部分与锁紧装置99相连。如图1和图2所示,集水盘管91设置在搅拌器1内壁的顶部。集水盘管91通过进水管96与外部的泵93相连通。集水盘管9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一组高压喷头95,每个高压喷头95都与集水盘管91的内部相连通。其中,移动部分包括车架2和四个轮子23,车架2上设有出料孔21,四个轮子23设置在车架2的底部。搅拌器1通过支撑架25设置在车架2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建筑用水泥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部分、设置在移动部分上的搅/n拌器、清洗部分、搅拌主轴;搅拌器的内壁为硬质层,搅拌器内壁上喷涂有喷胶层,喷胶层内侧涂覆有超疏水层,超疏水层为聚苯乙烯薄膜,搅拌器的顶部设有与搅拌器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口和进灰口,搅拌器内部通过进灰口与进灰管相连,进灰管上设有气动管囊阀,搅拌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移动部分的底部设有出料孔且出料孔处于出料口的正下方,搅拌器的底部呈球形弧面,搅拌主轴的一端伸进搅拌器内,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搅拌主轴伸进搅拌器的部分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搅拌部分、第二搅拌部分、第三搅拌部分;/n第一搅拌部分包括交错设置在搅拌主轴上的一组第一搅拌叶片;/n第二搅拌部分包括套设并固定在搅拌轴上的套环、环绕套环周向设置的一组长短不一的搅拌臂,每个搅拌臂上都设有一个搅拌盘,每个搅拌盘都包括一组第二搅拌叶片;/n第三搅拌部分包括半圆弧形杆,半圆弧形杆的弧度与搅拌器内壁底部的弧度一致,半圆弧形杆与搅拌器内壁底部有30~50mm的间隙,半圆弧形杆的二分之一开口的宽度大于任意一个搅拌臂的长度;/n所述清洗部分包括刮板、集水盘管、泵、一组高压喷头,刮板通过钢杆与搅拌主轴活动连接,钢杆与搅拌主轴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装置且锁紧装置处于第一搅拌部分和第二搅拌部分之间,控制部分设置在搅拌器外且控制部分与锁紧装置相连,集水盘管设置在搅拌器内壁的顶部,集水盘管通过进水管与外部的泵相连通,集水盘管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一组高压喷头,每个高压喷头都与集水盘管的内部相连通;/n移动部分包括车架和至少四个轮子,车架上设有出料孔,至少四个轮子设置在车架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建筑用水泥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部分、设置在移动部分上的搅
拌器、清洗部分、搅拌主轴;搅拌器的内壁为硬质层,搅拌器内壁上喷涂有喷胶层,喷胶层内侧涂覆有超疏水层,超疏水层为聚苯乙烯薄膜,搅拌器的顶部设有与搅拌器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口和进灰口,搅拌器内部通过进灰口与进灰管相连,进灰管上设有气动管囊阀,搅拌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移动部分的底部设有出料孔且出料孔处于出料口的正下方,搅拌器的底部呈球形弧面,搅拌主轴的一端伸进搅拌器内,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搅拌主轴伸进搅拌器的部分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搅拌部分、第二搅拌部分、第三搅拌部分;
第一搅拌部分包括交错设置在搅拌主轴上的一组第一搅拌叶片;
第二搅拌部分包括套设并固定在搅拌轴上的套环、环绕套环周向设置的一组长短不一的搅拌臂,每个搅拌臂上都设有一个搅拌盘,每个搅拌盘都包括一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常宁市第五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