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00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用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下握把、电机、套管、减震弹簧、转轴、上握把、传动齿轮、安装箱、固定孔、固定齿轮、传动轴、轴承、钻头夹和钻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握把,所述装置本体的上侧中间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固定有轴承,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内壁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固定有减震弹簧,所述安装孔的左端嵌套安装有传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套管连接传动轴,且在传动轴的右端设置减震弹簧,使得在对钻杆进行传动时,能较大程度的减少钻杆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使得在装置钻孔时,握持的较为舒适。

A drilling device for building materia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lling device for building materials,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body, a lower grip, a motor, a casing, a shock absorption spring, a rotating shaft, an upper grip, a transmission gear, an installation box, a fixed hole, a fixed gear, a transmission shaft, a bearing, a drill bit clamp and a drill pipe. The bottom of the devi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grip, and the upper middle of the devi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box A bearing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installation box, the inner wall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box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sleeve through the bearing, the left end of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hole, the inside of the fixing hole is fixed with a damping spring,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hole is nested with a transmission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with a transmission shaft by setting a casing, and a shock absorption spring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so that when the drill pipe is driven, the vibration generated when the drill pipe is working can be reduced to a large extent, so that when the device is drilled, the grip is more comfor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用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材料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装修行业进行室内装修时需要一种打孔装置对木材或者墙壁进行打孔,以方便相关物品的安装,目前通常采用小型的电钻打孔,这种打孔装置减震效果不好,长时间使用不仅会较为劳累,而且易于造成金属疲劳降低钻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用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材料用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下握把、电机、套管、减震弹簧、转轴、上握把、传动齿轮、安装箱、固定孔、固定齿轮、传动轴、轴承、钻头夹和钻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握把,所述装置本体的上侧中间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固定有轴承,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内壁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固定有减震弹簧,所述安装孔的左端嵌套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圈焊接固定有固定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左侧与轴承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左端安装有钻头夹,所述钻头夹的左端夹持固定有钻杆,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握把,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优选的,所述下握把的左侧从上至下等距设置有固定圆槽,且下握把的外侧通过胶水固定套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为圆柱形结构,且传动齿轮的长度与固定孔的深度相等,所述传动齿轮的下侧与固定齿轮的上侧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左侧内壁与传动轴的右端外表面均设置有槽齿,且固定孔的左侧内壁与传动轴的右端外表面的槽齿相互交错卡接,所述传动轴的左端与安装箱左侧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固定孔的深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套管连接传动轴,且在传动轴的右端设置减震弹簧,使得在对钻杆进行传动时,能较大程度的减少钻杆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使得在装置钻孔时,握持的较为舒适,且有效的防止了强烈振动导致的金属疲劳,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固定孔的左侧内壁与传动轴的右端外表面的槽齿相互交错卡接,能保证套管连接时与传动轴之间的缝隙较小,且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能有效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使得装置减震的效果便于实现;2.本技术通过在下握把左端设置固定圆槽,且通过胶水在其外侧固定套有橡胶套,保证了工作时的握感较为舒适,且在安装箱的顶部设置上握把,使其与下握把搭配使用,能保证在竖直打孔时更加便于握持,且使得装置便于携带,使用起来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套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套管连接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下握把,3、电机,4、套管,5、减震弹簧,6、转轴,7、上握把,8、传动齿轮,9、安装箱,10、固定孔,11、固定齿轮,12、传动轴,13、轴承,14、钻头夹,15、钻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建筑材料用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下握把2、电机3、套管4、减震弹簧5、转轴6、上握把7、传动齿轮8、安装箱9、固定孔10、固定齿轮11、传动轴12、轴承13、钻头夹14和钻杆15,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握把2,装置本体1的上侧中间设置有安装箱9,安装箱9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固定有轴承13,安装箱9的右侧内壁通过轴承13固定安装有套管4,套管4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孔10,固定孔10内部固定有减震弹簧5,安装孔10的左端嵌套安装有传动轴12,固定孔10的左侧内壁与传动轴12的右端外表面均设置有槽齿,且固定孔10的左侧内壁与传动轴12的右端外表面的槽齿相互交错卡接,传动轴12的左端与安装箱9左侧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固定孔10的深度,能保证套管4连接时与传动轴12之间的缝隙较小,且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能有效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使得装置本体减震的效果便于实现,传动轴12的外圈焊接固定有固定齿轮11,传动轴12的左侧与轴承13相连接,传动轴12的左端安装有钻头夹14,钻头夹14的左端夹持固定有钻杆15,安装箱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握把7,下握把2的左侧从上至下等距设置有固定圆槽,且下握把2的外侧通过胶水固定套有橡胶套,保证了工作时的握感较为舒适,上握把与下握把搭配使用,能保证在竖直打孔时更加便于握持,且使得装置便于携带,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安装箱9的右侧固定有电机3,电机3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能对电机3进行保护,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6,转轴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8,传动齿轮8为圆柱形结构,且传动齿轮8的长度与固定孔10的深度相等,传动齿轮8的下侧与固定齿轮11的上侧相连接,保证了固定齿轮11和传动齿轮8之间的连接处能相对移动,且相互之间不会发生脱离,便于装置本体1减震效果的实现。工作原理:使用时,握住上握把7和下握把2,将钻杆15左端对准需要打孔的位置按下,此时减震弹簧5会处于压缩状态,打开电机3,电机3会由传动齿轮8对传动轴12进行传动,使得传动轴12高速转动,套管4与传动轴12的左端由槽齿交错卡接,套管4的右端又由轴承13固定,所以套管4内的减震弹簧5在被压缩时,整个套管4与传动轴12一起转动,钻杆15由钻头夹14与传动轴12相互连接,钻头夹14的结构市场上较为成熟,在此不做赘述,钻杆15转动时产生的振动大部分能由减震弹簧5进行吸收,从而降低钻杆15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需要携带装置时,只需提起上把手7即可进行携带,十分方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材料用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下握把(2)、电机(3)、套管(4)、减震弹簧(5)、转轴(6)、上握把(7)、传动齿轮(8)、安装箱(9)、固定孔(10)、固定齿轮(11)、传动轴(12)、轴承(13)、钻头夹(14)和钻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握把(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侧中间设置有安装箱(9),所述安装箱(9)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固定有轴承(13),所述安装箱(9)的右侧内壁通过轴承(13)固定安装有套管(4),所述套管(4)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孔(10),所述固定孔(10)内部固定有减震弹簧(5),所述固定孔(10)的左端嵌套安装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的外圈焊接固定有固定齿轮(11),所述传动轴(12)的左侧与轴承(13)相连接,所述传动轴(12)的左端安装有钻头夹(14),所述钻头夹(14)的左端夹持固定有钻杆(15),所述安装箱(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握把(7),所述安装箱(9)的右侧固定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用打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下握把(2)、电机(3)、套管(4)、减震弹簧(5)、转轴(6)、上握把(7)、传动齿轮(8)、安装箱(9)、固定孔(10)、固定齿轮(11)、传动轴(12)、轴承(13)、钻头夹(14)和钻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握把(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侧中间设置有安装箱(9),所述安装箱(9)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固定有轴承(13),所述安装箱(9)的右侧内壁通过轴承(13)固定安装有套管(4),所述套管(4)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孔(10),所述固定孔(10)内部固定有减震弹簧(5),所述固定孔(10)的左端嵌套安装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的外圈焊接固定有固定齿轮(11),所述传动轴(12)的左侧与轴承(13)相连接,所述传动轴(12)的左端安装有钻头夹(14),所述钻头夹(14)的左端夹持固定有钻杆(15),所述安装箱(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握把(7),所述安装箱(9)的右侧固定有电机(3),所述电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梅陈凤张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华消防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