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973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包括框体,框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凝框,冷凝框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固定座,水箱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底部的一侧贯穿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水泵,并且水泵的底部与冷凝框的顶部固定连接,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框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壳。该该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使得在工作时,水蒸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装置,先通过冷凝管的表面冷凝液化,其余未液化的水蒸气通过排气管进入除湿转轮进行二次收集,增加了水蒸气液化的量,有效提高了冷却效率;通过盘形冷凝管进一步增加了冷凝剂与水蒸气的接触时间,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使用。

A condensing device for water vapor c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densing device for water vapor cooling,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one side of the top of the frame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densing frame, one side of the top of the condensing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water tank fixed base, the top of the water tank fixed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water tank, one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tank is penetrated with a water outlet pipe, one end of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pump, and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ensing box The top of the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wheel, and the top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frame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water collecting shell. The condensing device for water vapor cooling makes the water vapor enter the device through the intake pipe, condenses and liquefi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ndensing pipe first, and the rest of the non liquefied water vapor enters the dehumidification runner through the exhaust pipe for secondary collection, which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water vapor liquefac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cooling efficiency; the condensing agent and water vapor are further increased through the disc condensing pipe The contact time of gas is good and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凝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冷凝是气体或液体遇冷而凝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水遇冷变成冰。温度越低,冷凝速度越快,效果越好。化工生产中一般以比较容易得到,所以成本低的水或空气作冷凝的介质,经过冷凝操作后,水或空气温度会升高,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热污染。冷凝和蒸发是作用相反的两个物理过程。现有的水蒸气式冷凝器,管内流动低温流体,管外侧的蒸汽与管壁接触后,发生相变,形成凝结液体,由于冷凝管的壁面与蒸汽之间存在液膜,所以蒸汽在液膜外表面进行冷凝,所释放的潜热必须通过液膜才能传给管壁及管内的低温流体,液膜越厚,热阻越大,冷凝传热效果越差,但是现有回水冷凝系统的冷凝器工作效率较低,冷凝效果不佳,降低了真空净油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解决了冷凝器工作效率较低,冷凝效果不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凝框,所述冷凝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储水槽,所述冷凝框的一侧贯穿有进气管,所述冷凝框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固定座,所述水箱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部的一侧贯穿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水泵,并且水泵的底部与冷凝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冷凝框顶部的一端连通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水管,所述冷凝框的一侧贯穿有排气管,所述框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框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壳,所述转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集水壳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湿转轮,所述框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排气端连通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一侧连通有送风管,所述框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储水槽,所述第一储水槽第二储水槽的一侧均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蝶阀。优选的,所述回水管贯穿冷凝框顶部的一端同时贯穿水箱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贯穿集水壳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框体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丝。优选的,所述集水壳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集水壳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集水壳外壁的一侧且位于排气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通过框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凝框,冷凝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储水槽,冷凝框的一侧贯穿有进气管,冷凝框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固定座,水箱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底部的一侧贯穿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水泵,并且水泵的底部与冷凝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贯穿冷凝框顶部的一端连通有冷凝管,冷凝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水管,冷凝框的一侧贯穿有排气管,框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框,保护框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框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壳,使得在工作时,水蒸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装置,先通过冷凝管的表面冷凝液化,其余未液化的水蒸气通过排气管进入除湿转轮进行二次收集,增加了水蒸气液化的量,有效提高了冷却效率;通过盘形冷凝管进一步增加了冷凝剂与水蒸气的接触时间,增大了冷凝剂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集水壳表面示意图。图中:1、框体;2、冷凝框;3、第一储水槽;4、进气管;5、水箱固定座;6、水箱;7、出水管;8、水泵;9、进水管;10、冷凝管;11、回水管;12、排气管;13、保护框;14、电动机;15、转动轮;16、集水壳;17、从动轮;18、转杆;19、除湿转轮;20、支撑板;21、鼓风机;22、加热装置;221、外框;222、加热丝;23、送风管;24、排水口;25、排气口;26、弧形挡板;27、第二储水槽;28、排水管;29、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包括框体1,框体为半封闭式,框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凝框2,冷凝框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储水槽3,冷凝框2的一侧贯穿有进气管4,冷凝框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固定座5,水箱固定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6,水箱6底部的一侧贯穿有出水管7,出水管7的一端连通有水泵8,水泵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并且水泵8的底部与冷凝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水泵8的出水端连通有进水管9,进水管9贯穿冷凝框2顶部的一端连通有冷凝管10,冷凝管10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水管11,冷凝框2的一侧贯穿有排气管12,框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框13,保护框13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14,电动机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电动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5,框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壳16,转动轮15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7,从动轮1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18,转杆18贯穿集水壳16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湿转轮19,框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鼓风机21,鼓风机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鼓风机21的排气端连通有加热装置22,加热装置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加热装置22的一侧连通有送风管23,框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储水槽27,第一储水槽3第二储水槽27的一侧均连通有排水管28,排水管28的一端设置有蝶阀29;回水管11贯穿冷凝框2顶部的一端同时贯穿水箱6的一侧;排气管12的一端贯穿集水壳16的一侧;转杆18的另一端与框体1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加热装置22包括外框221,外框22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丝222;集水壳16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24,集水壳16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25,集水壳16外壁的一侧且位于排气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26。综上可得,该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通过通过所述框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凝框2,所述冷凝框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储水槽3,所述冷凝框2的一侧贯穿有进气管4,所述冷凝框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固定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凝框(2),所述冷凝框(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储水槽(3),所述冷凝框(2)的一侧贯穿有进气管(4),所述冷凝框(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固定座(5),所述水箱固定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6),所述水箱(6)底部的一侧贯穿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的一端连通有水泵(8),并且水泵(8)的底部与冷凝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8)的出水端连通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贯穿冷凝框(2)顶部的一端连通有冷凝管(10),所述冷凝管(10)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水管(11),所述冷凝框(2)的一侧贯穿有排气管(12),所述框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框(13),所述保护框(13)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14),所述电动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5),所述框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壳(16),所述转动轮(15)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7),所述从动轮(1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贯穿集水壳(16)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湿转轮(19),所述框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鼓风机(21),所述鼓风机(21)的排气端连通有加热装置(22),所述加热装置(22)的一侧连通有送风管(23),所述框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储水槽(27),所述第一储水槽(3)第二储水槽(27)的一侧均连通有排水管(28),所述排水管(28)的一端设置有蝶阀(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蒸气冷却用冷凝装置,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凝框(2),所述冷凝框(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储水槽(3),所述冷凝框(2)的一侧贯穿有进气管(4),所述冷凝框(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固定座(5),所述水箱固定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6),所述水箱(6)底部的一侧贯穿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的一端连通有水泵(8),并且水泵(8)的底部与冷凝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8)的出水端连通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贯穿冷凝框(2)顶部的一端连通有冷凝管(10),所述冷凝管(10)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水管(11),所述冷凝框(2)的一侧贯穿有排气管(12),所述框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框(13),所述保护框(13)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14),所述电动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5),所述框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壳(16),所述转动轮(15)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7),所述从动轮(1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贯穿集水壳(16)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湿转轮(19),所述框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鼓风机(21),所述鼓风机(21)的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天缘林下循环经济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