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969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8:00
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上臂托板、前臂板和手部板,上臂托板的上端设有安装耳,上臂托板的下端通过第一锁紧铰接件与前臂板的上端铰接,前臂板上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连接有前臂牵拉板,前臂板的下端通过第二锁紧铰接件与手部板的上端铰接,第二锁紧铰接件与第一锁紧铰接件的结构相同;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上肢挛缩的病人进行牵拉锻炼,治疗效果佳,使用方便。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device for upper limb contracture

Th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device for upper limb contracture deformity includes upper arm supporting plate, forearm plate and hand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arm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mounting ears,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arm supporting plate is hing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forearm plate through the first locking hinge, the upper end of the forearm plate is hing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hand plate through the second locking hing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orearm plate is hing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hand plate through the second locking hi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second locking hinge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first locking hinge; in conclus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y designed, which can carry out traction exercise for the 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contracture, with good treatment effect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脑血管意外、烧伤等多种疾病可导致上肢挛缩,上肢挛缩多是由于肌肉、肌腱异常收缩或者皮肤瘢痕导致,多为向掌侧挛缩。现在一般治疗方式为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进行牵引治疗,现在一般是患者家属进行徒手牵引,没有专门的装置进行治疗,徒手牵引效果不佳并且费事费力,在进行牵引治疗时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牵引,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后期再进行功能锻炼也不能取得很好地治疗效果,徒手牵引不能达到牵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对挛缩上肢进行牵引锻炼的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上臂托板、前臂板和手部板,上臂托板的上端设有安装耳,上臂托板的下端通过第一锁紧铰接件与前臂板的上端铰接,前臂板上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连接有前臂牵拉板,前臂板的下端通过第二锁紧铰接件与手部板的上端铰接,第二锁紧铰接件与第一锁紧铰接件的结构相同,手部板上通过两组第二牵引组件连接有手部牵拉板,第二牵引组件与第一牵引组件的结构相同;上臂托板、前臂牵拉板以及手部牵拉板上均连接有固定束带,上臂托板、前臂牵拉板以及手部牵拉板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海绵衬层。第一锁紧铰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锁紧件,第一固定板固定在上臂托板的下端,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圆孔,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前臂板的上端,第二固定板上垂直固定有圆柱销,圆柱销插设在第一固定板的圆孔内,第二固定板通过圆柱销与第一固定板铰接,所述的锁紧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锁紧件包括插销杆和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固定块上开设有穿孔,圆柱销的端部外周开设有若干插孔,若干个插孔绕圆柱销的轴线均匀布置,插销杆穿设在固定块的穿孔内且插销杆的一端部插设在圆柱销的其中一个插孔内,插销杆上固定有操作板,插销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操作板和固定块顶压配合。两组第一牵引组件上下并排设置,每组第一牵引组件包括螺杆和球头铰链,前臂牵拉板的侧部开设有燕尾滑槽,球头铰链的球碗部滑动连接在燕尾滑槽内,前臂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螺杆的端部连接在球头铰链的球头部上,螺杆的另一端设有手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对病人的肘部挛缩关节进行牵拉康复训练时,首先通过第一锁紧铰接件调整前臂板与上臂托板的角度至合适位置,具体调节时,将插销杆拔出圆柱销的插孔,转动前臂板,前臂板绕圆柱销的轴线转动,直至合适位置后,松开插销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销杆的端部插回至圆柱销的其中一个插孔内,接着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调整前臂牵引板的位置,使得前臂牵引板与病人的挛缩前臂相贴合,然后利用固定束带将病人的挛缩前臂固定在前臂牵引板上;接着开始进行牵引锻炼,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对前臂牵引板进行牵拉,从而牵拉病人的挛缩前臂,待病人感觉一定疼痛时,停止对第一牵引组件的操作,使得前臂牵引板处于某一倾斜状态,开始对病人的挛缩前臂进行持续牵拉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牵拉定型后,再调整前臂牵引板的位置,重新确定前臂的牵拉度,以满足不同挛缩程度锻炼需要;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上肢挛缩的病人进行牵拉锻炼,治疗效果佳,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利用本技术进行肘部挛缩康复锻炼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上臂托板1、前臂板2和手部板3,上臂托板1的上端设有安装耳4,上臂托板1的下端通过第一锁紧铰接件与前臂板2的上端铰接,前臂板2上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连接有前臂牵拉板5,前臂板2的下端通过第二锁紧铰接件与手部板3的上端铰接,第二锁紧铰接件与第一锁紧铰接件的结构相同,手部板3上通过两组第二牵引组件连接有手部牵拉板6,第二牵引组件与第一牵引组件的结构相同;上臂托板1、前臂牵拉板5以及手部牵拉板6上均连接有固定束带,上臂托板1、前臂牵拉板5以及手部牵拉板6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海绵衬层。第一锁紧铰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和锁紧件,第一固定板7固定在上臂托板1的下端,第一固定板7上开设有圆孔,第二固定板8固定在前臂板2的上端,第二固定板8上垂直固定有圆柱销9,圆柱销9插设在第一固定板7的圆孔内,第二固定板8通过圆柱销9与第一固定板7铰接,所述的锁紧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7上,锁紧件包括插销杆10和固定块11,固定块1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7上,固定块11上开设有穿孔,圆柱销9的端部外周开设有若干插孔12,若干个插孔12绕圆柱销9的轴线均匀布置,插销杆10穿设在固定块11的穿孔内且插销杆10的一端部插设在圆柱销9的其中一个插孔12内,插销杆10上固定有操作板13,插销杆10上套设有弹簧14,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操作板13和固定块11顶压配合。两组第一牵引组件上下并排设置,每组第一牵引组件包括螺杆15和球头铰链17,前臂牵拉板5的侧部开设有燕尾滑槽16,球头铰链17的球碗部滑动连接在燕尾滑槽16内,前臂板2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15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螺杆15的端部连接在球头铰链17的球头部上,螺杆15的另一端设有手柄18。本技术为多个分体穿戴式结构,可以分别用于牵拉肘部和腕部挛缩关节,在具体穿戴时,整体装置通过固定带进行穿戴,固定带外形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固定带穿过上臂托板1的安装耳4,固定带穿戴固定在病人的肩部和胸部上,利用固定束带将上臂托板1固定在病人的挛缩上肢的上臂部;如图5所示,当需要对病人的肘部挛缩关节进行牵拉康复训练时,首先通过第一锁紧铰接件调整前臂板2与上臂托板1的角度至合适位置,具体调节时,将插销杆10拔出圆柱销9的插孔12,转动前臂板2,前臂板2绕圆柱销9的轴线转动,直至合适位置后,松开插销杆10,在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插销杆10的端部插回至圆柱销9的其中一个插孔12内,接着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调整前臂牵引板的位置,使得前臂牵引板与病人的挛缩前臂相贴合,然后利用固定束带将病人的挛缩前臂固定在前臂牵引板上;接着开始进行牵引锻炼,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对前臂牵引板进行牵拉,从而牵拉病人的挛缩前臂,待病人感觉一定疼痛时,停止对第一牵引组件的操作,使得前臂牵引板处于某一倾斜状态,开始对病人的挛缩前臂进行持续牵拉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牵拉定型后,再调整前臂牵引板的位置,重新确定前臂的牵拉度,以满足不同挛缩程度锻炼需要;另外通过第一牵引组件调整或者牵拉前臂牵引板的操作步骤为:旋转手柄18,带动螺杆15转动,从而螺杆15在前臂板2的螺纹孔内移动,调整螺杆15端部的球头铰链17与前臂板2之间的距离,最终改变了前臂牵引板与前臂板2之间的位置关系,达到对前臂牵引板进行牵拉调整的目的,另外在调整时,球头铰链17会在燕尾滑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臂托板、前臂板和手部板,上臂托板的上端设有安装耳,上臂托板的下端通过第一锁紧铰接件与前臂板的上端铰接,前臂板上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连接有前臂牵拉板,前臂板的下端通过第二锁紧铰接件与手部板的上端铰接,第二锁紧铰接件与第一锁紧铰接件的结构相同,手部板上通过两组第二牵引组件连接有手部牵拉板,第二牵引组件与第一牵引组件的结构相同;/n上臂托板、前臂牵拉板以及手部牵拉板上均连接有固定束带,上臂托板、前臂牵拉板以及手部牵拉板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海绵衬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臂托板、前臂板和手部板,上臂托板的上端设有安装耳,上臂托板的下端通过第一锁紧铰接件与前臂板的上端铰接,前臂板上通过两组第一牵引组件连接有前臂牵拉板,前臂板的下端通过第二锁紧铰接件与手部板的上端铰接,第二锁紧铰接件与第一锁紧铰接件的结构相同,手部板上通过两组第二牵引组件连接有手部牵拉板,第二牵引组件与第一牵引组件的结构相同;
上臂托板、前臂牵拉板以及手部牵拉板上均连接有固定束带,上臂托板、前臂牵拉板以及手部牵拉板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海绵衬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挛缩畸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锁紧铰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锁紧件,第一固定板固定在上臂托板的下端,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圆孔,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前臂板的上端,第二固定板上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保菊陈宝勤陈彦昌谢翊张晓静王慧敏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