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945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龙虾养殖技术领域,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通过投料装置的设置,在需要进行投料时,由控制面板控制流量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由于分料台为四棱锥,此时饵料由出料筒向分料块的四个光滑平面进行散落,并且由八个导向槽进入八个投料管内,同时防水马达运行,通过螺旋杆的转动使饵料向投料管的右侧转运,并且在转运的过程中,饵料由出料孔进入池塘中,从而达到了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能够自动进行投料喂养,并且投料均匀,合理控制每次的喂养量,同时保证在池塘大部分区域内进行均匀抛洒饲料的目的。

An ecological culture system of crayfis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rayfish culture, which is a crayfish ecological culture system. Through the setting of feeding device, when feeding is needed, the flow solenoid valve controlled by the control panel is in the open state. Because the dividing platform is a quadrangular pyramid, at this time, the bait is scattered from the discharging barrel to the four smooth planes of the dividing block, and the eight guide grooves enter the eight feeding pipes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proof motor operates, and the bait is transferr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feeding pipe by the rotation of the screw rod. During the transfer process, the bait enters the pond from the discharging hole, so that the feeding can be automatically carried out in the process of crayfish breeding, and the feeding is even, and the feeding amount each time can be reasonably controll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uniform throwing can be carried out in most areas of the pond Purpose of sprinkling f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小龙虾养殖
,具体为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热度越来越高。在纵多美食中,龙虾是人们餐桌上一道美食之一。随着龙虾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养殖户们纷纷开始养殖龙虾。在龙虾的养殖过程中,龙虾的喂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序。龙虾喂养质量的好坏将会严重影响龙虾养殖的质量和生长速度。传统的龙虾喂养,都是操作人员进行人工抛料的方式喂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养殖成本增加,而且喂料也不均匀,这样龙虾获得的饲料就有多有少,而且有时候时间上也会把握不准,导致龙虾的大小不均,并且在喂养过程中会造成龙虾的哄抢,而且喂养的量也不能很好的控制,龙虾吃剩的物料会堆积在养殖池中腐烂变质,还会影响养殖池的水质,严重的会影响龙虾养殖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达到了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能够自动进行投料喂养,并且投料均匀,合理控制每次的喂养量,并且保证在池塘大部分区域内进行均匀抛洒饲料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斜坡、防护拦网、盛放桶、安装座、密封盖、投料装置、驱动电机、转杆、搅拌杆、集料板、连通管、流量电磁阀和出料筒,所述斜坡位于池塘的左侧,所述池塘顶部的左侧与防护拦网的底部连接,所述盛放桶的底部与安装座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通过混凝土基础座与池塘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盛放桶顶部的进料管通过螺纹与密封盖的内侧壁连接,八个所述投料装置的一侧分别与盛放桶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盛放桶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的一端连接,且转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盛放桶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杆的外表面与搅拌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料板的外侧壁与盛放桶内侧壁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集料板底部的中间位置连通,所述流量电磁阀位于连通管上,所述出料筒顶部的中间位置与连通管的底部连通。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投料管、螺旋杆、防水马达和分料块,所述投料管内壁左侧的中间位置通过支架与螺旋杆的左端转动连接,且螺旋杆的右端通过轴承贯穿投料管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防水马达的一侧与投料管的右侧连接,且螺旋杆的右端与防水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投料管内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分料块的底部与盛放桶内壁的底部连接,且分料块的顶部与出料筒的底部相插接,所述分料块四周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导向槽。优选的,所述集料板的形状为倒伞状,且集料板的外表面为光滑平面。优选的,所述斜坡与池塘内壁底部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且斜坡的高度与斜边的长度比值为1:2。优选的,所述防护拦网的高度为三十至五十公分之间,且防护拦网为网格状钢丝网。优选的,所述分料块的形状为四棱锥,且分料块的高度为五十公分。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形状为倾斜凹形槽,且导向槽的数量为八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于投料装置的设置,在需要进行投料时,由控制面板控制流量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由于分料台为四棱锥,此时饵料由出料筒向分料块的四个光滑平面进行散落,并且由八个导向槽进入八个投料管内,同时防水马达运行,通过螺旋杆的转动使饵料向投料管的右侧转运,并且在转运的过程中,饵料由出料孔进入池塘中,从而达到了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能够自动进行投料喂养,并且投料均匀,合理控制每次的喂养量,同时保证在池塘大部分区域内进行均匀抛洒饲料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的运行,能够使转杆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此时能够对盛放桶内部的饲料进行混合搅拌,从而方式饲料长期受潮而导致结块现象的发生,并且通过搅拌杆的搅动,能够是多种饲料进行均匀混合,从而更加有利于小龙虾养殖的营养需求,同时节省了人工混合的过程,极大程度上减轻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池塘的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盛放桶的正面剖示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投料管的正面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分料块的单体示意图。图中:1池塘、2斜坡、3防护拦网、4盛放桶、5安装座、6密封盖、7投料装置、8驱动电机、9转杆、10搅拌杆、11集料板、12连通管、13流量电磁阀、14出料筒、71投料管、72螺旋杆、73防水马达、74出料孔、75分料块、76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池塘1、斜坡2、防护拦网3、盛放桶4、安装座5、密封盖6、投料装置7、驱动电机8、转杆9、搅拌杆10、集料板11、连通管12、流量电磁阀13和出料筒14,在池塘1中,小龙虾可以与鲢鱼进行混养,鲢鱼能够净化清理小龙虾吃剩的饵料和粪便,两者同时共同养殖,增加经济效应,并且夏季养殖池需要遮阴,可以建漂盘培植蔬菜,既能够遮阴又能够种植蔬菜,可谓一举两得,增加收入,斜坡2位于池塘1的左侧,池塘1顶部的左侧与防护拦网3的底部固定连接,盛放桶4的底部与安装座5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安装底座5的底部通过混凝土基础座与池塘1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盛放桶4顶部的进料管通过螺纹与密封盖6的内侧壁连接,八个投料装置7的一侧分别与盛放桶4外表面的底部连通,驱动电机8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盛放桶4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与转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转杆9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盛放桶4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转杆9的外表面与搅拌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集料板11的外侧壁与盛放桶4内侧壁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连通管12的一端与集料板11底部的中间位置连通,流量电磁阀13位于连通管12上,出料筒14顶部的中间位置与连通管12的底部连通,集料板11的形状为倒伞状,且集料板11的外表面为光滑平面,斜坡2与池塘1内壁底部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且斜坡2的高度与斜边的长度比值为1:2,防护拦网3的高度为三十至五十公分之间,且防护拦网3为网格状钢丝网。投料装置7包括投料管71、螺旋杆72、防水马达73和分料块75,投料管71内壁左侧的中间位置通过支架与螺旋杆72的左端转动连接,且螺旋杆72的右端通过轴承贯穿投料管71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外部,防水马达73的一侧与投料管71的右侧固定连接,且螺旋杆72的右端与防水马达7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投料管71内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74,分料块75的底部与盛放桶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分料块75的顶部与出料筒14的底部相插接,分料块75四周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导向槽76,分料块75的形状为四棱锥,且分料块75的高度为五十公分,导向槽76的形状为倾斜凹形槽,且导向槽76的数量为八个。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8的运行,能够使转杆9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搅拌杆10进行转动,此时能够对盛放桶4内部的饲料进行混合搅拌,在需要进行投料时,由控制面板控制流量电磁阀13处于开启状态,由于分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池塘(1)、斜坡(2)、防护拦网(3)、盛放桶(4)、安装座(5)、密封盖(6)、投料装置(7)、驱动电机(8)、转杆(9)、搅拌杆(10)、集料板(11)、连通管(12)、流量电磁阀(13)和出料筒(14),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2)位于池塘(1)的左侧,所述池塘(1)顶部的左侧与防护拦网(3)的底部连接,所述盛放桶(4)的底部与安装座(5)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安装座(5)的底部通过混凝土基础座与池塘(1)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盛放桶(4)顶部的进料管通过螺纹与密封盖(6)的内侧壁连接,八个所述投料装置(7)的一侧分别与盛放桶(4)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所述驱动电机(8)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盛放桶(4)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与转杆(9)的一端连接,且转杆(9)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盛放桶(4)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杆(9)的外表面与搅拌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料板(11)的外侧壁与盛放桶(4)内侧壁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连通管(12)的一端与集料板(11)底部的中间位置连通,所述流量电磁阀(13)位于连通管(12)上,所述出料筒(14)顶部的中间位置与连通管(12)的底部连通;/n所述投料装置(7)包括投料管(71)、螺旋杆(72)、防水马达(73)和分料块(75),所述投料管(71)内壁左侧的中间位置通过支架与螺旋杆(72)的左端转动连接,且螺旋杆(72)的右端通过轴承贯穿投料管(71)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防水马达(73)的一侧与投料管(71)的右侧连接,且螺旋杆(72)的右端与防水马达(7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投料管(71)内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孔(74),所述分料块(75)的底部与盛放桶(4)内壁的底部连接,且分料块(75)的顶部与出料筒(14)的底部相插接,所述分料块(75)四周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导向槽(7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池塘(1)、斜坡(2)、防护拦网(3)、盛放桶(4)、安装座(5)、密封盖(6)、投料装置(7)、驱动电机(8)、转杆(9)、搅拌杆(10)、集料板(11)、连通管(12)、流量电磁阀(13)和出料筒(14),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2)位于池塘(1)的左侧,所述池塘(1)顶部的左侧与防护拦网(3)的底部连接,所述盛放桶(4)的底部与安装座(5)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安装座(5)的底部通过混凝土基础座与池塘(1)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盛放桶(4)顶部的进料管通过螺纹与密封盖(6)的内侧壁连接,八个所述投料装置(7)的一侧分别与盛放桶(4)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所述驱动电机(8)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盛放桶(4)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与转杆(9)的一端连接,且转杆(9)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盛放桶(4)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杆(9)的外表面与搅拌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料板(11)的外侧壁与盛放桶(4)内侧壁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连通管(12)的一端与集料板(11)底部的中间位置连通,所述流量电磁阀(13)位于连通管(12)上,所述出料筒(14)顶部的中间位置与连通管(12)的底部连通;
所述投料装置(7)包括投料管(71)、螺旋杆(72)、防水马达(73)和分料块(75),所述投料管(71)内壁左侧的中间位置通过支架与螺旋杆(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良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黔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