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华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水培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446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培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壳体、上盖、内隔离板、陶土内筒、透明底座,所述内隔离板置于透明壳体底部并与其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所述陶土内筒通过上盖置于透明壳体的中心,所述透明底座置于透明壳体下方,透明底座的下端面具有一个环形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营养液通过陶土内筒优良的渗水性穿过陶土内筒侧壁进入土壤内,进而为植物持续供给营养,无需经常浇水,确保植物的快速生长,可避免烂根等问题。当需要拿下透明底座进行清理时,可通过支撑柱来支承透明壳体,避免伸出陶土内筒的植物根系被破坏;还可将整个水培花盆倒置,透明壳体位于透明底座下方,将其作为小鱼缸使用。

A multifunctional water culture flowerpo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hydroponic flowerpo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includes a transparent shell, an upper cover, an inner isolation plate, an inner clay cylinder and a transparent base. The inner isolation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ransparent shell and forms an annular sealing cavity with it. The inner clay cylinder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the transparent shell through the upper cover, the transparent base is arranged under the transparent shell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ansparent base The end face has a circular open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nutrient liquid enters the soil through the side wall of the inner clay cylinder through the excellent water permeability of the inner clay cylinder, thus providing the plant with continuous nutrition without frequent watering, ensuring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plant, avoiding problems such as rotten roots, etc. When the transparent base needs to be removed for cleaning, the transparent shell can be supported by the support column to avoid the damage of the plant root system extending out of the clay inner tube; the whole hydroponic flowerpot can also be inverted, and the transparent shell is located under the transparent base and used as a small fish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培花盆
本技术涉及一种花盆,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培花盆。
技术介绍
水培与土培作为植物栽培的两大方式,其核心区别是以土壤或营养液作为植物生长的介质,以便向植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不论是水培还是土养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水培长根速度更加快,更加的卫生,不需要经常浇水换水。但是水养易出现烂根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植物适应性不同。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兼顾水培与土培优点的花盆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能够兼顾水培与土培优点的多功能水培花盆,且可作为鱼缸使用。为解决该问题,本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水培花盆,其特点为:包括透明壳体、上盖、内隔离板、陶土内筒、透明底座,所述透明壳体为顶端未封闭的长方体形壳体,在透明壳体的上边沿内侧设有台阶状限位止口,在透明壳体的底面中心开有一容陶土内筒底部穿过的下圆孔;透明壳体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三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柱,且支撑柱具有与透明壳体内腔直接连通的灯珠容纳腔;所述上盖通过台阶状限位止口放置在透明壳体的上端面上,上盖的中心开有用于放置容陶土内筒的陶土内筒支承孔;所述内隔离板包括一个直径不小于下圆孔的环形筒体,所述环形筒体顶端整体成型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为刚好可水平放入透明壳体内的矩形结构,水平板的中心开有与环形筒体直径相同的上圆孔;所述内隔离板置于透明壳体的底部,且内隔离板的水平板外边缘以及环形筒体下端均通过胶粘剂分别与透明壳体的内侧壁、底面粘结密封,进而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所述环形密封腔内通过螺钉安装有带开关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连接有可嵌入灯珠容纳腔内的LED灯珠,在环形密封腔外侧的透明壳体侧壁开有可拆卸的盖板,盖板上还具有一个容开关伸出的小孔;所述陶土内筒置于透明壳体的中心,陶土内筒的上端具有一个向外翻折的法兰边,并通过法兰边与陶土内筒支承孔的配合由上盖支承;陶土内筒的下端开有根系导向孔,陶土内筒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上、下圆孔伸出透明壳体,并在陶土内筒与透明壳体的下圆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透明底座置于透明壳体下方,透明底座为一空心缸体,透明底座的上端面具有一个矩形开口,并在该矩形开口上设置有刚好可嵌合透明壳体下端的内台阶面,并在该矩形开口的内台阶面与透明壳体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透明底座的下端面具有一个环形开口。此外,所述上盖上还开有透气窗口。其次,所述陶土内筒由上盖支承时,陶土内筒的法兰边高于上盖上表面1~2mm,且上盖的上表面不低于透明壳体的上端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植物放置在铺放有土壤的陶土内筒中,在透明壳体与陶土内筒之间的空间加入水或营养液,营养液通过陶土内筒优良的渗水性穿过陶土内筒侧壁进入土壤内,进而为植物持续供给营养,无需经常浇水,确保植物的快速生长,而植物不与大量的营养液直接接触,且植物根系能够通过根系导向孔向下生长,可避免烂根等问题。当需要拿下透明底座进行清理时,可通过支撑柱来支承透明壳体,避免伸出陶土内筒的植物根系被破坏;而将陶土内筒中的土壤、植物清除后,可将整个水培花盆倒置,透明壳体位于透明底座下方,可在透明底座内注入合适的水,将其作为小鱼缸使用,此时透明的支撑柱又可方便鱼缸内的水草造景,而支撑柱内的LED灯珠可以通过与控制板连接的开关来点亮,起到进一步美化鱼缸的作用。而陶土内筒作为鱼缸的底部,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透气性能,能够改善鱼缸内水的含氧量,同时又可避免水直接流出。此外,透明壳体与透明底座为不同的形状,其整体外观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水培花盆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水培花盆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水培花盆,主要包括透明壳体1、上盖2、内隔离板3、陶土内筒4、透明底座5。透明壳体1为顶端未封闭的长方体形壳体,在透明壳体1的上边沿内侧设有台阶状限位止口,在透明壳体1的底面中心开有一容陶土内筒底部穿过的下圆孔;透明壳体1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三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柱11,且支撑柱11具有与透明壳体1内腔直接连通的灯珠容纳腔12。上盖2通过台阶状限位止口放置在透明壳体1的上端面上,上盖2的中心开有用于放置容陶土内筒的陶土内筒支承孔,上盖2上还开有透气窗口21,该透气窗口21可用于注水和通气。内隔离板3包括一个直径不小于下圆孔的环形筒体,环形筒体顶端整体成型有水平板,水平板为刚好可水平放入透明壳体内的矩形结构,水平板的中心开有与环形筒体直径相同的上圆孔;内隔离板3置于透明壳体1的底部,且内隔离板3的水平板外边缘以及环形筒体下端均通过胶粘剂分别与透明壳体1的内侧壁、底面粘结密封,进而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31,环形密封腔31内通过螺钉32安装有带开关34的控制板33,控制板33上连接有可嵌入灯珠容纳腔12内的LED灯珠35,在环形密封腔31外侧的透明壳体1侧壁开有可拆卸的盖板,盖板上还具有一个容开关34伸出的小孔。本技术中,陶土内筒4整体为倒锥形或倒圆台形,其置于透明壳体1的中心,陶土内筒4的上端具有一个向外翻折的法兰边41,并通过法兰边41与陶土内筒支承孔的配合由上盖2支承;陶土内筒4的下端开有根系导向孔42,陶土内筒4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上、下圆孔伸出透明壳体1,并在陶土内筒4与透明壳体1的下圆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6。该第一密封件6能够确保透明壳体1、内隔离板3、陶土内筒4配合构成一个密封的蓄水内腔7,使得蓄水内腔中的水只能通过陶土内筒4的侧壁流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6横截面为工字形。透明底座5为一空心缸体,其置于透明壳体1下方,作为透明壳体1的底座,透明底座5的上端面具有一个矩形开口,并在该矩形开口上设置有刚好可嵌合透明壳体1下端的内台阶面,并在该矩形开口的内台阶面与透明壳体5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8;透明底座5的下端面具有一个环形开口。本技术中,为了将水培花盆倒置作为鱼缸使用时,透明底座5能够成为一个密封的内腔,陶土内筒4由上盖2支承时,陶土内筒4的法兰边41高于上盖2上表面1~2mm,且上盖2的上表面不低于透明壳体1的上端面。这样,就能够利用透明壳体1的自重将第一密封件6紧压在陶土内筒4的上方。使用状态:花盆状态:如图1所示,在蓄水内腔7中注入营养液,在陶土内筒4内置入土壤与植物,利用陶土内筒4良好的透水性,营养液通过陶土内筒4的微观结构缓慢的渗入土壤内,既能持续的为植物提供营养,也可避免有过多的营养液浸润在土壤内从陶土内筒4底部的根系导向孔42流出。鱼缸状态:如图2所示,将整个花盆倒置,使得透明底座5在上,透明外壳1在下,并在陶土内筒4的根系导向孔42上盖上塞子或垫上隔水垫,利用透明壳体1的自重将第一密封件6紧压在陶土内筒4的上方,使得透明底座5与透明外壳1的底部、陶土内筒4的底部以及第一密封件6、第二密封件8配合形承另一个蓄水内腔9,而此时,由于透明壳体1的下端面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培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壳体、上盖、内隔离板、陶土内筒、透明底座,/n所述透明壳体为顶端未封闭的长方体形壳体,在透明壳体的上边沿内侧设有台阶状限位止口,在透明壳体的底面中心开有一容陶土内筒底部穿过的下圆孔;透明壳体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三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柱,且支撑柱具有与透明壳体内腔直接连通的灯珠容纳腔;/n所述上盖通过台阶状限位止口放置在透明壳体的上端面上,上盖的中心开有用于放置容陶土内筒的陶土内筒支承孔;/n所述内隔离板包括一个直径不小于下圆孔的环形筒体,所述环形筒体顶端整体成型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为刚好可水平放入透明壳体内的矩形结构,水平板的中心开有与环形筒体直径相同的上圆孔;所述内隔离板置于透明壳体的底部,且内隔离板的水平板外边缘以及环形筒体下端均通过胶粘剂分别与透明壳体的内侧壁、底面粘结密封,进而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所述环形密封腔内通过螺钉安装有带开关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连接有可嵌入灯珠容纳腔内的LED灯珠,在环形密封腔外侧的透明壳体侧壁开有可拆卸的盖板,盖板上还具有一个容开关伸出的小孔;/n所述陶土内筒置于透明壳体的中心,陶土内筒的上端具有一个向外翻折的法兰边,并通过法兰边与陶土内筒支承孔的配合由上盖支承;陶土内筒的下端开有根系导向孔,陶土内筒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上、下圆孔伸出透明壳体,并在陶土内筒与透明壳体的下圆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n所述透明底座置于透明壳体下方,透明底座为一空心缸体,透明底座的上端面具有一个矩形开口,并在该矩形开口上设置有刚好可嵌合透明壳体下端的内台阶面,并在该矩形开口的内台阶面与透明壳体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透明底座的下端面具有一个环形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培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壳体、上盖、内隔离板、陶土内筒、透明底座,
所述透明壳体为顶端未封闭的长方体形壳体,在透明壳体的上边沿内侧设有台阶状限位止口,在透明壳体的底面中心开有一容陶土内筒底部穿过的下圆孔;透明壳体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三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柱,且支撑柱具有与透明壳体内腔直接连通的灯珠容纳腔;
所述上盖通过台阶状限位止口放置在透明壳体的上端面上,上盖的中心开有用于放置容陶土内筒的陶土内筒支承孔;
所述内隔离板包括一个直径不小于下圆孔的环形筒体,所述环形筒体顶端整体成型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为刚好可水平放入透明壳体内的矩形结构,水平板的中心开有与环形筒体直径相同的上圆孔;所述内隔离板置于透明壳体的底部,且内隔离板的水平板外边缘以及环形筒体下端均通过胶粘剂分别与透明壳体的内侧壁、底面粘结密封,进而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所述环形密封腔内通过螺钉安装有带开关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连接有可嵌入灯珠容纳腔内的LED灯珠,在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