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测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77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管性或携带性出色,且能够容易交换测量用引线的携带式测量器;携带式测量器(1),具备:测量器主体(2),其具有壳体(11),一对测量用引线(3),其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壳体(11)安装或拆卸的连接器部(22);壳体(11)的周缘部上设置有能够供连接器部(22)嵌入的连接器嵌入部(15),连接器嵌入部(15)形成为被凹陷的凹口形状,由此通过夹持连接器部(22)的一面(F3a)和一面(F3b),将连接器部(22)朝向侧面拔出;测量用引线(3、3)构成为:成为从连接器部(22)的一面(F3c)朝向侧面引出信号线(23、23)的状态。

Portable meter

The obj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portable measuring device with excellent storage or portability, which can easily exchange measuring leads; the portable measuring device (1) has: a measuring device body (2), which has a shell (11), a pair of measuring leads (3),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part (22) which can be installed or removed relative to the shell (11); the peripheral part of the shell (11)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part (22) which can be connected The connector embedding part (15) embedded in the connector part (22) is formed into a concave shape, so that the connector part (22) is pulled out towards the side by clamping one side (F3A) and one side (F3B) of the connector part (22); the lead wires (3, 3) for measurement are formed into a state that the signal wires (23, 23) are led out towards the side from one side (F3C) of the connector part (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携带式测量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具有一对能够相对于测量器主体的壳体安装或拆卸的测量用引线的携带式测量器。
技术介绍
在构成为能够测量电压值、电流值以及电阻值等的电气参数的携带式测量器中,例如存在有如下两种类型的产品,其中,第一种类型的产品是:如下述专利文献中作为现有技术而公开的数字万用表(携带式测量器:以下,也称为“DMM”(DigitalMultiMeter))中的图3所示的DMM那样,DMM主体(测量器主体)和测量用探针(测量用引线)分开形成,在进行测量作业时,将测量用探针安装于DMM主体上(以下,也成为“分体式DMM”);第二种类型的产品是:如该专利文献的图4所示的DMM那样,DMM主体和测量用探针一体形成(测量用探针固定连接在DMM主体内的电路(测量电路))(以下,也称为“一体式DMM”)。该情况下,在分体式DMM中,能够供测量用探针的基端部插入的插入孔设置在DMM主体的正面侧的一面(设置有显示部或者操作部的一面)上,通过在该插入孔中插入测量用探针的基端部,将测量用探针连接在DMM主体内的电路上。另外,在一体式DMM中,固定连接在电路上的测量用探针从DMM主体的侧面侧的一面(在该专利文献的例子中为右侧面的靠近下方的位置)被引出。另外,在该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专利技术的DMM(该专利文献中的图1、图2中所示的DMM)中,除了非使用时卷绕测量用探针的卷绕部配置于DMM主体的侧面上的这一点之外,具有与上述的分体式DMM和一体式DMM相同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平3-018762号(参照第1-3页,图1-图4)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测量器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具体而言,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分体式DMM中,由于是将测量用探针插入DMM主体的正面侧的一面上所设置的插入孔中的结构,因此成为插入于插入孔中的测量用探针(连接器部或信号线)向DMM主体的正面侧突出的状态。该情况下,在分体式DMM中,通常是在将测量用探针安装于DMM主体上的状态下进行保管或者携带。但是,在测量用探针(连接器部或信号线)从DMM主体向正面侧突出的状态下,保管性或者携带性降低。另外,在将测量用探针安装于DMM主体上的状态下,在保管时或携带时,外力会施加于测量用探针的连接器部或者信号线(连接器部的附近位置)上,因此容易产生连接器部的破损或信号线的断线。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体式DMM中,测量用探针的信号线向DMM主体的侧面被引出,因此,与上述分体式DMM相比,能够提高保管性或携带性。该情况下,在一体式DMM中,外力也是施加于测量用探针的信号线中的从DMM主体被引出的引出部的附近位置,从而容易发生信号线的断线。但是,在一体式DMM中,测量用探针(信号线)固定连接在DMM主体内的电路上,因此,为了将信号线断线的测量用探针交换为新的测量用探针,必须将DMM主体分解后重新连接信号线。因此,实际上,现状是,由于这样的修理较为困难,因此,信号线断线的发生即成为产品的耐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管性或者携带性出色,且能够容易交换测量用引线的携带式测量器。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携带式测量器,具备:测量器主体,其具有收容测量电路,并且在正面侧的一面上设置有显示部的壳体,一对测量用引线,其构成为:在信号线的一端部设置有能够与测量对象接触的触头,且在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部设置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安装或拆卸的连接器部;所述壳体形成为:所述正面侧的一面和背面侧的一面之间的第一长度小于从正面观察壳体时的壳体的最小宽度部的第二长度,并且,能够供所述连接器部嵌入的连接器嵌入部设置于从正面观察壳体时的所述壳体的周缘部上;所述连接器嵌入部形成为从正面观察所述壳体时的所述壳体的所述周缘部朝向内侧凹陷的凹口形状,由此能够通过夹持被嵌入状态的所述连接器部的正面侧的一面和背面侧的一面,将所述连接器部向侧面拔出;一对所述测量用引线构成为:成为从被嵌入所述连接器嵌入部中的状态的所述连接器部的侧面侧的一面朝向侧面引出所述信号线的状态。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携带式测量器,是在上述1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中,一侧的所述测量用引线的所述连接器部和另一侧的所述测量用引线的所述连接器部一体形成。3.进而,本专利技术的携带式测量器,是在上述1或2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中,所述壳体和一对所述测量用引线形成为:在将所述连接器部嵌入所述连接器嵌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侧的一面和所述连接器部的所述正面侧的一面处于同一面上。4.进而,本专利技术的携带式测量器,是在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中,所述壳体和一对所述测量用引线形成为:在将所述连接器部嵌入所述连接器嵌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壳体的所述背面侧的一面和所述连接器部的所述背面侧的一面处于同一面上。5.进而,本专利技术的携带式测量器,是在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中,所述壳体和一对所述测量用引线形成为:在将所述连接器部嵌入所述连接器嵌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壳体中的形成有所述连接器嵌入部的侧面侧的一面和所述连接器部的所述侧面侧的一面处于同一面上。6.进而,本专利技术的携带式测量器,是在上述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中,所述连接器部中的被嵌入所述连接器嵌入部中时与所述壳体接触的壳体接触部由弹性树脂材料形成。7.进而,本专利技术的携带式测量器,是在上述6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中,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连接器部嵌入所述连接器嵌入部中时与所述壳体接触部接触的连接器接触部,由硬度比所述壳体接触部更大的材料形成。8.进而,本专利技术的携带式测量器,是在上述6或7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中,所述测量器主体具备销状的主体侧连接用构件,该主体侧连接用构件以与所述测量电路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测量用引线的所述信号线连接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器部具备引线侧连接用构件,该引线侧连接用构件形成为能够将所述主体侧连接用构件压入所述引线侧连接用构件中的筒状,且与所述信号线的所述另一端部连接,并且构成为:在因为所述主体侧连接用构件的压入而被扩径的所述引线侧连接用构件的朝向缩径方向的复原力的作用下,成为所述引线侧连接用构件的内周面朝向所述主体侧连接用构件的外周面被施力的状态,并且,与所述引线侧连接用构件的外周面接触的部位由所述弹性树脂材料形成。(专利技术效果)在上述1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中,壳体形成为:壳体的正面侧的一面和背面侧的一面之间的第一长度小于从正面观察壳体时的壳体的最小宽度部的第二长度,并且,能够供连接器部嵌入的连接器嵌入部设置于从正面观察壳体时的壳体的周缘部上,由此来构成测量器主体;连接器嵌入部形成为从正面观察壳体时的壳体的周缘部朝向内侧凹陷的凹口形状,由此能够通过夹持被嵌入状态的连接器部的正面侧的一面和背面侧的一面,将连接器部向侧面拔出;并且,测量用引线构成为:成为从被嵌入连接器嵌入部中的状态的连接器部朝向侧面引出信号线的状态。因此,根据上述1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在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携带式测量器,其特征在于,/n具备:/n测量器主体,其具有收容测量电路,并且在正面侧的一面上配置有显示部的壳体,/n一对测量用引线,其构成为:在信号线的一端部配置有能够与测量对象接触的触头,且在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部配置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安装或拆卸的连接器部;/n所述壳体形成为:所述正面侧的一面和背面侧的一面之间的第一长度小于从正面观察所述壳体时的所述壳体的最小宽度部的第二长度,并且,能够供所述连接器部嵌入的连接器嵌入部设置于从正面观察所述壳体时的所述壳体的周缘部上;/n所述连接器嵌入部形成为从正面观察所述壳体时的所述壳体的所述周缘部朝向内侧凹陷的凹口形状,由此能够通过夹持被嵌入状态的所述连接器部的正面侧的一面和背面侧的一面,将所述连接器部朝向侧面拔出;/n一对所述测量用引线构成为:成为从被嵌入所述连接器嵌入部中的状态的所述连接器部的侧面侧的一面朝向侧面引出所述信号线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2 JP 2018-097710;20190318 JP 2019-0492751.一种携带式测量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测量器主体,其具有收容测量电路,并且在正面侧的一面上配置有显示部的壳体,
一对测量用引线,其构成为:在信号线的一端部配置有能够与测量对象接触的触头,且在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部配置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安装或拆卸的连接器部;
所述壳体形成为:所述正面侧的一面和背面侧的一面之间的第一长度小于从正面观察所述壳体时的所述壳体的最小宽度部的第二长度,并且,能够供所述连接器部嵌入的连接器嵌入部设置于从正面观察所述壳体时的所述壳体的周缘部上;
所述连接器嵌入部形成为从正面观察所述壳体时的所述壳体的所述周缘部朝向内侧凹陷的凹口形状,由此能够通过夹持被嵌入状态的所述连接器部的正面侧的一面和背面侧的一面,将所述连接器部朝向侧面拔出;
一对所述测量用引线构成为:成为从被嵌入所述连接器嵌入部中的状态的所述连接器部的侧面侧的一面朝向侧面引出所述信号线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其特征在于,
一侧的所述测量用引线的所述连接器部和另一侧的所述测量用引线的所述连接器部一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和一对所述测量用引线形成为:在将所述连接器部嵌入所述连接器嵌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侧的一面和所述连接器部的所述正面侧的一面处于同一面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携带式测量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哲也宫泽好幸池田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置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