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609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目标电压、目标频率和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计算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目标工况为发电机工作在正常电力系统状态时的工况;将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与当前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值作差,得到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根据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计算桨距角变化量,并根据桨距角变化量控制变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先控制的方式,可以实时调整风轮桨距角,减小了发电机出现超速故障的概率,有利于风力发电机的稳定运行。

A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of fan pitch angle with active support for power gri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an pitch angl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with the function of actively supporting the power grid, including: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voltage, target frequency and the set value of the generator power under the target voltage, the static value of the generator electromagnetic torque under the target condition is calculated, the target condition is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the generator in the normal power system state, and the generator electromagnetic under the target condition is calcula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atic torque value and the current electromagnetic torque value of the generator is used to obtain th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pre variable of the generator.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pre variable of the generator, the pitch angle variation is calculated, and the pitch system is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pitch angle variation.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pitch angle of the wind turbine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pre control mode,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generator overspeed fault,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wind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风力发电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风电在中国正在快速发展,大量风力发电厂呈井喷式出现,部分省份的风力发电量在本区发电量的占比已超过40%。风电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重要,面对电力系统电压与频率波动问题,风电能够主动参与电网调节,并以此来支撑电网的功能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并网需求。在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经常会发生波动,从而导致电网电压、频率出现波动,电网电压、频率偏离正常值后,发电厂会主动调节自身功率输出来稳定电网。以前风力发电站不参与电网调节,电网出现波动后,主要依靠电力系统中的传统电厂(水力、火力发电厂)调节电网电压和频率。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电厂并入电网,新能源发电量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逐渐增大,仅仅依靠传统电厂支撑电网的能力已变的有限,而让新能源电厂参与支撑电网调节已成为新的需求。新能源主动支撑下的风机是指启动了主动参与电网频率、电压调节功能的风机,如果风机具有电力系统主动调频、调压功能即可认为它存在新能源主动支撑条件。当前,变桨控制系统的主要工作方式为:额定风速以下工况,控制桨距角保持在最优值,以期待得到最大风能利用率;额定风速以上工况,变桨系统紧密监视发电机转速,控制桨距角以避免发电机超速。因为变桨控制系统一般采用反馈控制技术,而反馈控制技术是一种事后调节机制,即通过实时采集发电机的转速,当发电机转速超过设定值时,控制桨距角,而此时发电机转速已经超速了,再加上风轮及桨叶转动惯性大,当风轮转矩突变后,变桨控制系统有时不能快速有效控制风轮桨距角,从而出现发电机超速停机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变桨控制系统不能快速有效控制风轮桨距角,导致发电机超速停机故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目标电压、目标频率和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计算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所述目标工况为发电机工作在正常电力系统状态时的工况;将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与当前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值作差,得到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根据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计算桨距角变化量,并根据桨距角变化量控制变桨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如下方法:根据目标电压、目标频率和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计算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所述目标工况为发电机工作在正常电力系统状态时的工况;将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与当前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值作差,得到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根据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计算桨距角变化量,并根据桨距角变化量控制变桨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计算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并将其与当前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值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进而可以求出桨距角变化量,这种预先控制方式可以实时调整风轮桨距角,减小了发电机出现超速故障的概率,有利于风力发电机的稳定运行。作为方法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得到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计算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的步骤包括:以发电机定子磁链方向作为定子d轴方向,根据目标电压和目标频率,计算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定子d轴分量Ud和q轴分量Uq;根据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定子d轴分量Ud和q轴分量Uq以及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计算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定子的d、q轴电流分量和转子的d、q轴电流分量,计算公式为:其中,Id和Iq分别为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定子的d、q轴电流分量,id和iq分别为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转子的d、q轴电流分量,R为发电机定子每相绕组电阻,ωm为发电机定子磁链旋转角速度;Lm,Lse分别为发电机绕组间最大互感,发电机定子每相绕组漏感,P和Q分别为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中的有功功率设定值和无功功率设定值;根据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定子的d、q轴电流分量和转子的d、q轴电流分量,计算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计算公式为:其中,Tp为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作为方法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得到桨距角变化量,桨距角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其中,Δβ为桨距角变化量,ΔTe为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ΔTe=Tp-Tc,Tc为当前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值,K为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减速比,k(β,λ)为风轮旋转力矩与风轮桨距角β之间的斜率,λ为叶尖速比。作为方法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得到风轮旋转力矩与风轮桨距角之间的斜率,k(β,λ)是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为风轮旋转力矩。作为方法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获取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包括有功功率设定值P和无功功率设定值Q,有功功率设定值P和无功功率设定值Q可以根据风速功率曲线结合电力系统功率变化要求预先计算出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实施例:凡是电网波动(频率或电压波动)都会引起发电机电磁力矩变化,当电力系统从正常状态偏移到异常状态的过程,目标工况是不可预测的;但电力系统从异常状态恢复至正常状态过程中,目标工况是可以预见的。对于新能源主动支撑要求下的风机,电网电压调节速度和电网电压目标值以及电网频率目标值是可预测的,因此针对电力系统从异常状态恢复至正常状态这个过程,可以实现“发电机力矩预测,提前变桨”,在该过程中,“当前工况”是指发电机处于异常电网状态时的工况,也就是偏离正常电力系统指标时的工况;“目标工况”是指发电机工作在正常电力系统状态时的工况,也就是恢复到正常电力系统指标时的工况。在正常工况下,电力系统指标是可以预知的。基于上述分析,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当系统预测到发电机电磁转矩会出现大幅下降时,为了防止发电机超速即修改变桨系统指令,无须等到发电机超速信号出现时才修改变桨系统指令,提高了控制速度,有效减小了风力发电机超速故障的概率。该方法对应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风力发电机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得到风轮旋转力矩与风轮桨距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风轮旋转力矩与风轮桨距角之间的斜率。具体的,可以利用GHBlade软件进行仿真得到风轮旋转力矩与风轮桨距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根据目标电压、目标频率和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计算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所述目标工况为发电机工作在正常电力系统状态时的工况;/n将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与当前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值作差,得到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n根据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计算桨距角变化量,并根据桨距角变化量控制变桨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电压、目标频率和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计算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所述目标工况为发电机工作在正常电力系统状态时的工况;
将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与当前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值作差,得到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
根据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计算桨距角变化量,并根据桨距角变化量控制变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的步骤包括:
以发电机定子磁链方向作为定子d轴方向,根据目标电压和目标频率,计算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定子d轴分量Ud和q轴分量Uq;
根据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定子d轴分量Ud和q轴分量Uq以及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计算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定子的d、q轴电流分量和转子的d、q轴电流分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Id和Iq分别为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定子的d、q轴电流分量,id和iq分别为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转子的d、q轴电流分量,R为发电机定子每相绕组电阻,ωm为发电机定子磁链旋转角速度;Lm,Lse分别为发电机绕组间最大互感,发电机定子每相绕组漏感,P和Q分别为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中的有功功率设定值和无功功率设定值;
根据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定子的d、q轴电流分量和转子的d、q轴电流分量,计算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Tp为目标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静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桨距角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Δβ为桨距角变化量,ΔTe为发电机电磁转矩预变量,ΔTe=Tp-Tc,Tc为当前工况下的发电机电磁转矩值,K为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减速比,k(β,λ)为风轮旋转力矩与风轮桨距角β之间的斜率,λ为叶尖速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k(β,λ)是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为风轮旋转力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动支撑电网功能的风机桨距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电压下的发电机功率设定值包括有功功率设定值P和无功功率设定值Q,有功功率设定值P和无功功率设定值Q可以根据风速功率曲线结合电力系统功率变化要求预先计算出来。


6.一种具有主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杨伟新高亚春程林志苏凤宇柳玉陈雷徐奉友李姣尚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鲁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