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540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具体涉及建筑施工装置的技术领域。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包括“L”形状的底座,底座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套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设有车轮,底座上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穿过底座的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口,第一箱体上还设有通气孔,第一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推板,推板上连接有推杆,推杆与车轮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底座上还设有集水箱和提升机构,集水箱与提升机构之间连通有进水管,提升机构用于将积水提升至进水管处,提升机构与第一箱体连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的设备无法快速清除积水的问题,可用于地面积水的快速清除。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ic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 remo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ic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devic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ic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L\ shaped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bracket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a fixed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a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sleeved on the fixed shaft, a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 first box passing through the bottom seat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an opening is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first box, and a through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box Air hole: push plate is slidably connected in the first box, push rod is connected on the push plate, and connecting ro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between push rod and wheel; water collecting tank and lifting mechanism are also set on the base, water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between water collecting tank and lifting mechanism, and lift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lift water to water inlet pipe, and lif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x.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equipment is unable to quickly remove the accumulated water, and can be used for quickly removing the accumulated water on the 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装置的
,特别涉及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除尘作业,除尘作业一般采用喷水的方式进行,但在建筑工地不能有过多的积水,因此在喷水过程中需要注意喷水量,或者在喷水过后需要对积水进行清理。另外在雨天或者其他情况下,建筑工地也可能造成积水。对建筑工地的积水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到安全生产。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的设备能够快速地将积水进行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设备无法快速清除积水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包括“L”形状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扶手,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车轮,所述底座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穿过底座的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与车轮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箱体上还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一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车轮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集水箱和提升机构,所述集水箱与提升机构之间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将积水提升至进水管处,且所述提升机构能被车轮驱动,所述提升机构与第一箱体连通。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当房屋或建筑施工场地积水后,通过扶手和车轮能够推动本装置在积水的路面上行驶,在车轮转动的过程中,车轮带动连杆做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借助连杆带动推杆和推板移动,当推板向下移动时,若推板移动至通气孔下方后会将第一箱体内的空气向下推动,从而通过空气将处于第一箱体底部的积水推向提升机构,通过提升机构可将积水提升至进水管处,并通过进水管传送至集水箱中,从而实现了积水的统一收集;并且提升机构在车轮运动的过程中被驱动,从而节约了能源。当推板向上移动时,推板与第一箱体的内壁以及积水的液面形成封闭的空间,从而通过负压将积水的液面提升,当推板移动至通气孔上方后,第一箱体内部与外界的空气联通,此时负压消失而使得积水下落,积水第二次流向提升机构,从而提高了积水的清除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二箱体、第二转动轴、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盛水器,所述第二箱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二箱体上设有供进水管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二箱体靠近第一箱体的一侧与第一箱体连通有进水槽,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二箱体内,且两个第二转动轴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在第二箱体内,所述第一皮带套设在两个第二转动轴之间,所述第二皮带套设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且所述第二皮带不与盛水器、连杆相干涉,多个所述盛水器间隔设置在第一皮带上。进一步的,所述盛水器包括半圆柱形状的盛水箱,所述盛水箱靠近连接孔的一侧与第二箱体的侧壁相贴合,且所述盛水箱上设有与进水管相匹配的出水口,所述盛水箱上设有楔板,所述楔板上设有倾斜放置的挡水板。通过上述设置,当车轮转动后通过第一转动轴和第二皮带带动第二转动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转动并实现了盛水箱的循环上升,盛水箱和挡水板能对积水进行暂存,并最终将积水传送至水管中,从而实现了积水的连续清除,提高了积水清除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盛水箱的底部倾斜设置,且所述盛水箱底部靠近连接孔的一端为盛水箱底部的最低点。通过盛水箱底部的倾斜设置能加快积水的传导,提高了积水清除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盛水箱的出水口设有密封板和与密封板相连的弹簧,所述密封板能将出水口封闭,所述弹簧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盛水箱内,所述进水管与第二箱体连通的一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顶块,所述顶块能将密封板顶开而使进水管与盛水箱连通。通过弹簧和密封板使得盛水箱在提升过程中盛水箱内的积水不会溢出,而当顶块与密封板接触后可使密封板打开,从而使得盛水箱内的积水流向水管中,进一步提高了积水清除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还设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底部与车轮的底部平齐。通过铁丝网可在本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将积水中的石子或是树叶带走,避免了石子或是树叶对积水清除的影响。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利用本装置能在无动能的情况下实现积水的自动清除,节约了能源;2、本方案能将收集的积水进行重复利用,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3、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积水清除的成本,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的后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中盛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中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中进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扶手2、铁丝网3、支架4、固定轴5、第一转动轴6、车轮7、第一箱体8、通气孔9、推板10、推杆11、连杆12、集水箱13、排水管14、阀门15、进水管16、第二箱体17、第二转动轴18、第一皮带19、第二皮带20、进水槽21、盛水箱22、密封板23、弹簧24、固定杆25、立柱26、顶块27、楔板28、挡水板29、斜挡板3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包括“L”形状的底座1,底座1的右侧设有扶手2,底座1的左侧还焊接有钢丝网,钢丝网的底部弯曲、且与车轮7的底部平齐,通过铁丝网3可在本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将积水中的石子或是树叶带走,避免了石子或树叶降低了积水的清除效率。底座1的底部焊接有两对支架4组,两组支架4组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前后两侧,每对支架4组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架4,每对支架4之间焊接有固定轴5,固定轴5外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6,第一转动轴6外包覆有车轮7,底座1的中心处开有贯穿底座1的凹槽,凹槽内焊接有穿过底座1的第一箱体8,第一箱体8的底部与车轮7的底部平齐,第一箱体8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口,第一箱体8的上部还开有通气孔9,通气孔9位于推板10的运动轨迹上,第一箱体8内滑动连接有推板10,推板10上焊接有“L”形状的推杆11,推杆11与车轮7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12;底座1上还设置有集水箱13和提升机构,两个集水箱13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左右两侧,集水箱13上连通有排水管14,排水管14上安装有阀门15,从而通过排水管14和阀门15能将集水箱13内的积水及时排掉;集水箱13与提升机构之间连通有进水管16(如附图4所示),四台提升机构分别嵌入在底座1的前后两侧,且每两台提升机构以对应的集水箱13为中心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提升机构用于将积水提升至进水管16处,且提升机构能被车轮7驱动,提升机构与第一箱体8连通。提升机构包括第二箱体17、第二转动轴18、第一皮带19、第二皮带20和盛水器,第二箱体17焊接在底座1上,第二箱体17上靠近集水箱13的一侧开有供进水管16连接的连接孔,第二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包括“L”形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扶手,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车轮,所述底座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穿过底座的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与车轮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箱体上还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一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车轮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集水箱和提升机构,所述集水箱与提升机构之间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将积水提升至进水管处,且所述提升机构能被车轮驱动,所述提升机构与第一箱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包括“L”形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扶手,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车轮,所述底座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穿过底座的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与车轮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箱体上还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一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车轮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集水箱和提升机构,所述集水箱与提升机构之间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将积水提升至进水管处,且所述提升机构能被车轮驱动,所述提升机构与第一箱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二箱体、第二转动轴、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盛水器,所述第二箱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二箱体上设有供进水管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二箱体靠近第一箱体的一侧与第一箱体连通有进水槽,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二箱体内,且两个第二转动轴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在第二箱体内,所述第一皮带套设在两个第二转动轴之间,所述第二皮带套设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倩乔丁程琤李秀芳戎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