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52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芳香型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及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对原纤维依次进行碱化和纯化处理,得到纯化纤维;(2)依次用庆大霉素和十八胺对得到的纯化纤维进行抑菌改性处理,得到抑菌纯化纤维;(3)将芳香剂喷涂于抑菌纯化纤维上,室温干燥,得到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4)将一股或多股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通过加捻制成纱线;(5)采用缎纹工艺将纱线织造成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工艺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制得的面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抑菌性和长效的芳香性,同时还能够疏水疏油。

A kind of aromatic fabric with antibacterial func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romatic fabric, in particular to an aromatic fabric with antibacterial function and a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process of aromatic fabric with bacteriostatic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raw fiber is alkalized and purified successively to obtain the purified fiber; (2) the purified fiber is modified with gentamicin and octadecylamine successively to obtain the bacteriostatic purified fiber; (3) the aromatic agent is sprayed on the bacteriostatic purified fiber and dried at room temperature to obtain the bacteriostatic purified fiber Aromatic fiber with bacteriostatic function; (4) one or more strands of aromatic fiber with bacteriostatic function are twisted into yarn; (5) aromatic fabric with bacteriostatic function is woven into yarn by Satin process.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in arrangement and simple in implementation. The fabric not only has excellent bacteriostasis and long-term aromaticity, but also can drain and drain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及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芳香型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和霉菌,具有代表性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绿脓杆菌等等。另有一些是对人体汗液、皮屑等代谢物起分解作用而滋生繁殖的“臭味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这些微生物在衣服上大量繁殖时,面料容易受到其酸性或者碱性代谢物的作用而发生降解、变色,并生成挥发性恶臭物质如醋酸、氨气、异戊酸等,这些物质会使人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而且有些还会溶入血液,产生生理危害,容易引发人体某些皮肤病。纺织品是微生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的媒介之一,为满足人们对卫生功能的高要求,纺织品的抑菌、防臭设计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目前市场上的抑菌、防臭面料产品较多,然而效果有限,不能起到全面抑菌消臭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面料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所述面料的原料按照重量份计算,由如下原料组成:棉纤维60~80份、聚酯纤维30~40份和氨纶3~5份。所述面料采用缎纹工艺通过经线和纬线织造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均为经加捻工艺制成的纱线;在织造所述面料时,将经线藏于所述面料内部,纬线浮于所述面料表面;所述面料的经向密度为180~190根/英寸,纬向密度85~90根/英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对原纤维依次进行碱化和纯化处理,得到纯化纤维;(2)依次用庆大霉素和十八胺对得到的纯化纤维进行抑菌改性处理,得到抑菌纯化纤维;(3)将芳香剂喷涂于所述抑菌纯化纤维上,室温干燥,得到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4)将一股或多股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通过加捻制成纱线;将纱线分为经线和纬线;(5)采用缎纹工艺将经线和纬线织造成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所述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碱化:将所述原纤维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搅拌1h后,再加入渗透剂JFC,60℃条件下浸泡30min,用去离子水洗涤3遍,室温下减压干燥10h,得到碱化纤维;其中,所述去离子水质量为所述原纤维质量的10倍,所述氢氧化钠的质量为所述原纤维质量的3~5%;所述渗透剂JFC的质量为所述原纤维质量的0.3~0.5%;步骤2,纯化:将所述碱化纤维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中,加入硅酸钠,在80℃下搅拌1h,之后先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烘干,即得到纯化纤维;所述双氧水的加入量为所述碱化纤维质量的10倍,所述硅酸钠的质量为所述碱化纤维质量的10~30%;步骤3,用庆大霉素改性:将纯化纤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1:20的质液比混合均匀并静置1h,加入乙酰乙酸叔丁酯,在120℃条件下磁力搅拌1~6h,过滤取滤渣D,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清洗3次,真空干燥12h,得到第一次改性纤维;其中,所述乙酰乙酸叔丁酯质量为纯化纤维质量的4倍;将庆大霉素与去离子水按照1:100的质液比混合均匀,滴加0.1mol/L的NaOH水溶液调节pH=7.5~8.0,得到庆大霉素溶液,恒温25℃保存;将得到的第一次改性纤维加入到庆大霉素溶液中,在300rpm的速度下搅拌2~6h后,真空干燥得到第二次改性纤维;其中,加入到庆大霉素溶液中的第一次改性纤维质量为庆大霉素质量的5倍;步骤4,用十八胺改性:将第二次改性纤维和乙醇按照1:20的质液比混合均匀,加入十八胺,在40℃条件下搅拌12h;之后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清洗3次,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减压干燥,得到抑菌纯化纤维;其中,所述十八胺的质量为所述第二次改性纤维质量的5%~10%。步骤5,将芳香剂与抑菌纯化纤维按照质量比为10:1进行喷涂,室温干燥,得到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步骤6,将一股或多股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通过加捻制成纱线;采用缎纹工艺将纱线织造成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其中,所述芳香剂的制备工艺为:a.称取5~10g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作为水相;b.称取3~5g液态正烷烃、1~3g正硅烷乙酯以及0.5~5g天然植物香精混合均匀,作为油相;c.在搅拌速度为300~400rpm的条件下,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添加完毕继续搅拌15min,得到混合乳液;d.将混合乳液倒入圆底烧瓶中,40℃搅拌反应24h,其中搅拌速度为300~400rpm;反应结束后在8000~10000rpm速度下高速剪切3次,每次3min,室温下冷却,即得到芳香剂;其中,所述芳香剂与抑菌纯化纤维按照质量比为10:1进行喷涂。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八烷基双甲基氯化铵和氯化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正烷烃的碳原子数为12~18个。优选地,所述天然植物香精提取于玫瑰、茉莉、艾草、百合、薰衣草或薄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步骤5进一步包括:室温干燥后,将得到的物质与含氟整理剂按照1:20的质液比混合均匀,浸渍5~10min,80℃烘干,150℃烘焙,即得到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相比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原纤维进行碱化和纯化处理,使纯化后的纤维更易展开;之后将纯化纤维作为前体接枝乙酰乙酸基,通过酰胺共价键偶联反应进行功能化修饰,再依次使用庆大霉素、十八胺进一步改性,完美的使改性纤维同时具有双重疏水和抗菌的功能,此外,纤维的拉伸强度也因此得到了较大提升。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芳香剂属于纳米级香剂,它与制备的微米级抑菌纯化纤维结合,能够形成典型的微纳粗糙表面,再添加拒水拒油的含氟整理剂,制备出具有能够长效缓释香味的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此外,含氟整理剂在本专利技术中还能充当粘合剂,有效的延缓了面料的香味释放,同时使面料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和防污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工艺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制得的面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抑菌性和长效的芳香性,同时还能够疏水疏油,能够满足人们对享受型、保健型面料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所述面料的原料按照重量份计算,由如下原料组成:棉纤维70份、聚酯纤维35份和氨纶4份。上述面料采用缎纹工艺通过经线和纬线织造而成;经线和纬线均为经加捻工艺制成的纱线;在织造所述面料时,将经线藏于所述面料内部,纬线浮于所述面料表面;所述面料的经向密度为185根/英寸,纬向密度88根/英寸。上述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碱化:称取棉纤维70g、聚酯纤维35g和氨纶4g浸泡于1090mL去离子水中,加入4.36g氢氧化钠搅拌1h后,再加入0.436g渗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n(1)对原纤维依次进行碱化和纯化处理,得到纯化纤维;/n(2)依次用庆大霉素和十八胺对得到的纯化纤维进行抑菌改性处理,得到抑菌纯化纤维;/n(3)将芳香剂喷涂于所述抑菌纯化纤维上,室温干燥,得到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n(4)将一股或多股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通过加捻制成纱线;将纱线分为经线和纬线;/n(5)采用缎纹工艺将经线和纬线织造成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n其中,所述原纤维按照重量份计算,由如下原料组成:棉纤维60~80份、聚酯纤维30~40份和氨纶3~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对原纤维依次进行碱化和纯化处理,得到纯化纤维;
(2)依次用庆大霉素和十八胺对得到的纯化纤维进行抑菌改性处理,得到抑菌纯化纤维;
(3)将芳香剂喷涂于所述抑菌纯化纤维上,室温干燥,得到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
(4)将一股或多股抑菌功能的芳香型纤维通过加捻制成纱线;将纱线分为经线和纬线;
(5)采用缎纹工艺将经线和纬线织造成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
其中,所述原纤维按照重量份计算,由如下原料组成:棉纤维60~80份、聚酯纤维30~40份和氨纶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碱化:将所述原纤维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搅拌1h后,再加入渗透剂JFC,60℃条件下浸泡30min,用去离子水洗涤3遍,室温下减压干燥10h,得到碱化纤维;其中,所述去离子水质量为所述原纤维质量的10倍,所述氢氧化钠的质量为所述原纤维质量的3~5%;所述渗透剂JFC的质量为所述原纤维质量的0.3~0.5%;
纯化:将所述碱化纤维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中,加入硅酸钠,在80℃下搅拌1h,之后先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烘干,即得到纯化纤维;所述双氧水的加入量为所述碱化纤维质量的10倍,所述硅酸钠的质量为所述碱化纤维质量的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功能的芳香型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用庆大霉素改性:将纯化纤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1:20的质液比混合均匀并静置1h,加入乙酰乙酸叔丁酯,在120℃条件下磁力搅拌1~6h,过滤取滤渣D,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清洗3次,真空干燥12h,得到第一次改性纤维;其中,所述乙酰乙酸叔丁酯质量为纯化纤维质量的4倍;
将庆大霉素与去离子水按照1:100的质液比混合均匀,滴加0.1mol/L的NaOH水溶液调节pH=7.5~8.0,得到庆大霉素溶液,恒温25℃保存;将得到的第一次改性纤维加入到庆大霉素溶液中,在300rpm的速度下搅拌2~6h后,真空干燥得到第二次改性纤维;其中,加入到庆大霉素溶液中的第一次改性纤维质量为庆大霉素质量的5倍;
用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