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昊颖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87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主体,所述手机壳主体的内部两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卡合板槽,所述卡合板槽与所述手机壳主体通过胶液粘合固定连接,所述手机壳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放置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内部两端与所述卡合板槽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所述手机壳主体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孔;通过在手机壳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计第二散热孔和在手机壳主体的内部两端设计第一散热孔,避免手机壳是直接与手机套合,套合后易紧压固定不便于透气散热,可以将手机固定在手机壳主体的内部,透过第二散热孔对手机的后表面散热,通过第一散热孔对手机壳主体的内部散热,解决了手机壳与手机套合时不便于散热的问题。

A multifunctional mobile phon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mobile phone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mobile phone shell main body, wherein the middle posi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mobile phone shell main body are provided with snap plate slots, the snap plate slot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bile phone shell main body through glue liquid bonding,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inner part of the mobile phone shell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heat sink, and the inner ends of the second heat sink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ards A bolt is arranged at the joint of the plywood slot, and the first heat sink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body of the mobile phone shell; the second heat sink is design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ody of the mobile phone shell, and the first heat sink is designed at both ends of the body of the mobile phone shell, so as to avoid that the mobile phone shell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mobile phone, which is easy to be tightly pressed and fixed, and is not convenient for ventil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and the mobile phone can be fix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ody of the mobile phone shell The inner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mobile phone shell heats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mobile phone through the second heat sink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mobile phone shell through the first heat sink,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it is not convenient to heat when the mobile phone shell and the mobile phone cover 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本技术属于手机壳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机壳是对手机外观进行保护或装饰的装饰品,以防硬物在手机屏幕或机身上留下划痕,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您的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现有的手机壳是直接与手机套合,套合后易紧压固定不便于透气散热,当手机与手机紧固套合后不便于拆卸,拆卸较难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手机壳是直接与手机套合,套合后易紧压固定不便于透气散热,当手机与手机紧固套合后不便于拆卸,拆卸较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主体,所述手机壳主体的内部两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卡合板槽,所述卡合板槽与所述手机壳主体通过胶液粘合固定连接,所述手机壳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放置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内部两端与所述卡合板槽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所述手机壳主体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孔。优选的,所述手机壳主体的外部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手机壳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手机壳主体的内部四个拐角位置处设置有放置板块,且所述放置板块与所述手机壳主体通过胶液粘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一端设置有橡胶拉条,所述橡胶拉条贯穿于所述手机壳主体的端部。优选的,所述橡胶拉条与所述第二散热孔通过胶液粘合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拉条为U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两侧与所述手机壳主体通过所述橡胶拉条连接,且所述橡胶拉条的端部嵌入所述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两端与所述手机壳主体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卡合板槽旋合连接,且所述螺栓贯穿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两端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下表面与所述手机壳主体的内部底端通过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散热孔为矩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块为矩形结构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手机壳主体为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手机壳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计第二散热孔和在手机壳主体的内部两端设计第一散热孔,避免手机壳是直接与手机套合,套合后易紧压固定不便于透气散热,可以将手机固定在手机壳主体的内部,透过第二散热孔对手机的后表面散热,通过第一散热孔对手机壳主体的内部散热,解决了手机壳与手机套合时不便于散热的问题。(2)通过在第二散热孔的两端设计橡胶拉条,避免手机与手机紧固套合后不便于拆卸,拆卸较难,可以拉动橡胶拉条使得橡胶拉条的中间位置处紧绷将橡胶拉条的上表面连接块把手机上抬,使得手机与手机壳主体的端部分离将手机拆卸,解决了手机壳套合后紧固不便于拆卸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散热孔与手机壳主体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散热孔与手机壳主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散热孔、橡胶拉条与凹槽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拉条;2、第一散热孔;3、第二散热孔;4、螺栓;5、卡合板槽;6、放置板块;7、手机壳主体;8、弹簧;9、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主体7,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两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卡合板槽5,卡合板槽5与手机壳主体7通过胶液粘合固定连接,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中间位置处放置有第二散热孔3,第二散热孔3的内部两端与卡合板槽5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4,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孔2,可以将手机固定在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透过第二散热孔3对手机的后表面散热,通过第一散热孔2对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散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手机壳主体7的外部两端均开设有凹槽9,凹槽9与手机壳主体7为一体式结构,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四个拐角位置处设置有放置板块6,且放置板块6与手机壳主体7通过胶液粘合固定连接,第二散热孔3的一端设置有橡胶拉条1,橡胶拉条1贯穿于手机壳主体7的端部,可以拉动橡胶拉条1使得橡胶拉条1的中间位置处紧绷将橡胶拉条1的上表面连接块把手机上抬,使得手机与手机壳主体7的端部分离将手机拆卸。为了便于将橡胶拉条1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橡胶拉条1与第二散热孔3通过胶液粘合固定连接,且橡胶拉条1为U型结构。为了便于将第二散热孔3与橡胶拉条1稳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散热孔3的两侧与手机壳主体7通过橡胶拉条1连接,且橡胶拉条1的端部嵌入凹槽9的内部。为了便于第二散热孔3的两端与手机壳主体7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散热孔3的两端与手机壳主体7通过螺栓4与卡合板槽5旋合连接,且螺栓4贯穿于第二散热孔3的两端内部。为了便于将第二散热孔3的下表面与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底端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散热孔3的下表面与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底端通过弹簧8固定连接,且第二散热孔3为矩形结构。为了便于通过放置板块6将手机拐角处稳定在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放置板块6为矩形结构与第一散热孔2均为矩形结构,且第一散热孔2与手机壳主体7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种多功能手机壳,在使用时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放置时通过弹簧8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使得第二散热孔3的两端在卡合板槽5的内部位于螺栓4的外表面滑动,再通过放置板块6对手机四个拐角紧固支撑,使得手机固定在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当使用手机时间长时透过第二散热孔3对手机后表面散热,由第一散热孔2将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透气散热即可,然后将手机取出时可以拉动橡胶拉条1使得橡胶拉条1的中间位置处紧绷将橡胶拉条1的上表面连接块把手机上抬,使得手机与手机壳主体7的端部分离将手机拆卸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两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卡合板槽(5),所述卡合板槽(5)与所述手机壳主体(7)通过胶液粘合固定连接,所述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中间位置处放置有第二散热孔(3),所述第二散热孔(3)的内部两端与所述卡合板槽(5)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4),所述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孔(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两侧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卡合板槽(5),所述卡合板槽(5)与所述手机壳主体(7)通过胶液粘合固定连接,所述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中间位置处放置有第二散热孔(3),所述第二散热孔(3)的内部两端与所述卡合板槽(5)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4),所述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主体(7)的外部两端均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与所述手机壳主体(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手机壳主体(7)的内部四个拐角位置处设置有放置板块(6),且所述放置板块(6)与所述手机壳主体(7)通过胶液粘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孔(3)的一端设置有橡胶拉条(1),所述橡胶拉条(1)贯穿于所述手机壳主体(7)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拉条(1)与所述第二散热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颖
申请(专利权)人:李昊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