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建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59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检测组件、放置组件、罩体和升降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其包括箱体、底座和顶座,所述箱体的一侧分别焊接有所述底座和所述顶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放置组件,所述顶座的内侧壁设置有所述检测组件;用户在测量建筑材料抗压性能时,将建筑材料放入到放置盘上,通过控制电机控制器,使电机工作,由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进而使滑块在滑座上滑动,此时罩体从台体内导出,罩体将建筑材料四面封闭,当检测组件施压时,建筑材料的废料不会影响到周围环境,保证了使用检测装置的安全性,当检测结束后,再次控制电机控制器,使罩体收纳到台体内,进而便于用户清理建筑材料。

A testing device for building materia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ilding material de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component, a detection component, a placement component, a cover body and a lifting component; the support component comprises a box body, a base and a top seat, one side of the box body is respectively weld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top seat, the top of the base is installed with the placement componen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top seat is provided with the inspection component Measuring components: when measuring the compressive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materials, users put the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placing plate, control the motor controller to make the motor work, and the motor drives the screw to rotate, so that the slide block slides on the sliding seat. At this time, the cover body is derived from the platform, and the cover body will seal all sides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When testing the components, the was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will not affect the surrounding area The environment ensures the safety of using the detection device. When the detection is finished, the motor controller is controlled again, so that the cover body can be stored in the platform body,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clean the build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检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无机材料,它包括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天然石材、烧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等)。有机材料,它包括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涂料、粘胶剂)和沥青材料。复合材料,它包括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而成,硬度是指材料表面耐较硬物体刻划或压入而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木材、金属等韧性材料的硬度,往往采用压入法来测定,压入法硬度的指标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它等于压入荷载值除以压痕的面积或密度,在进行建筑工程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强度与硬度,因此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硬度检测,避免部分建筑材料的强度不符合要求。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公开专利技术授权专利号(CN208459165U)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侧垂直固定连接有倒L型架,所述底座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矩形筒,且矩形筒下部呈空腔状,所述矩形筒内腔底部置有灰尘收集箱;该专利采用防尘罩的方式,避免了混凝土废渣和粉尘乱溅的情况,而该防尘罩不便于拆卸,导致不便于用户对放置平台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该专利采用防尘罩的方式,避免了混凝土废渣和粉尘乱溅的情况,而该防尘罩不便于拆卸,导致不便于用户对放置平台进行清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检测组件、放置组件、罩体和升降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其包括箱体、底座和顶座,所述箱体的一侧分别焊接有所述底座和所述顶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放置组件,所述顶座的内侧壁设置有所述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其包括螺杆、手轮、压力传感器和挤压部,所述顶座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手轮,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挤压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放置组件,其包括台体和放置盘,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台体,所述台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所述放置盘,所述台体的内部两侧壁分别安装有所述升降组件,两组所述升降组件的相对面安装有所述罩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脚和杆套,所述底座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所述支脚,所述顶座的顶部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所述杆套,所述杆套套设在所述螺杆的外侧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放置组件还包括导料部和收料部,所述台体的内部下表面安装有所述收料部,所述台体的内部上表面焊接有所述导料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放置盘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块、电机、第一固定板、滑座、第二固定板、轴承座、螺套和丝杆,所述台体的内部两侧壁分别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壁安装有所述滑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所述丝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套,所述螺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罩体贯穿所述台体,所述挤压部的宽度比所述罩体的宽度短三至五厘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料部为漏斗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在测量建筑材料抗压性能时,将建筑材料放入到放置盘上,通过控制电机控制器,使电机工作,由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进而使滑块在滑座上滑动,此时罩体从台体内导出,罩体将建筑材料四面封闭,当检测组件施压时,建筑材料的废料不会影响到周围环境,保证了使用检测装置的安全性,当检测结束后,再次控制电机控制器,使罩体收纳到台体内,进而便于用户清理建筑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台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轴承座、螺套和螺杆连接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罩体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放置盘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10、支撑组件;111、箱体;112、底座;113、支脚;114、顶座;115、杆套;120、检测组件;121、螺杆;122、手轮;123、压力传感器;124、挤压部;130、放置组件;131、台体;132、放置盘;1321、通孔;133、导料部;134、收料部;140、罩体;150、升降组件;151、滑块;152、电机;153、第一固定板;154、滑座;155、第二固定板;156、轴承座;157、螺套;158、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10、检测组件120、放置组件130、罩体140和升降组件150;所述支撑组件110,其包括箱体111、底座112和顶座114,所述箱体111的一侧分别焊接有所述底座112和所述顶座114,所述底座112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放置组件130,所述顶座114的内侧壁设置有所述检测组件120;所述检测组件120,其包括螺杆121、手轮122、压力传感器123和挤压部124,所述顶座11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21,所述螺杆121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手轮122,所述螺杆1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压力传感器123,所述压力传感器123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挤压部124,所述压力传感器123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放置组件130,其包括台体131和放置盘132,所述底座1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台体131,所述台体13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所述放置盘132,所述台体131的内部两侧壁分别安装有所述升降组件150,两组所述升降组件150的相对面安装有所述罩体14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110还包括支脚113和杆套115,所述底座112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所述支脚113,所述顶座114的顶部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所述杆套115,所述杆套115套设在所述螺杆121的外侧壁;有四个支脚113的设置,增加了底座112的稳固性,由杆套115的设置,限制了螺杆121的升降位置。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放置组件130还包括导料部133和收料部134,所述台体131的内部下表面安装有所述收料部134,所述台体131的内部上表面焊接有所述导料部133;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10)、检测组件(120)、放置组件(130)、罩体(140)和升降组件(150);/n所述支撑组件(110),其包括箱体(111)、底座(112)和顶座(114),所述箱体(111)的一侧分别焊接有所述底座(112)和所述顶座(114),所述底座(112)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放置组件(130),所述顶座(114)的内侧壁设置有所述检测组件(120);/n所述检测组件(120),其包括螺杆(121)、手轮(122)、压力传感器(123)和挤压部(124),所述顶座(11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21),所述螺杆(121)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手轮(122),所述螺杆(1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压力传感器(123),所述压力传感器(123)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挤压部(124),所述压力传感器(123)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n所述放置组件(130),其包括台体(131)和放置盘(132),所述底座(1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台体(131),所述台体(13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所述放置盘(132),所述台体(131)的内部两侧壁分别安装有所述升降组件(150),两组所述升降组件(150)的相对面安装有所述罩体(1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10)、检测组件(120)、放置组件(130)、罩体(140)和升降组件(150);
所述支撑组件(110),其包括箱体(111)、底座(112)和顶座(114),所述箱体(111)的一侧分别焊接有所述底座(112)和所述顶座(114),所述底座(112)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放置组件(130),所述顶座(114)的内侧壁设置有所述检测组件(120);
所述检测组件(120),其包括螺杆(121)、手轮(122)、压力传感器(123)和挤压部(124),所述顶座(11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21),所述螺杆(121)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手轮(122),所述螺杆(1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压力传感器(123),所述压力传感器(123)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挤压部(124),所述压力传感器(123)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放置组件(130),其包括台体(131)和放置盘(132),所述底座(1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台体(131),所述台体(13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所述放置盘(132),所述台体(131)的内部两侧壁分别安装有所述升降组件(150),两组所述升降组件(150)的相对面安装有所述罩体(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10)还包括支脚(113)和杆套(115),所述底座(112)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所述支脚(113),所述顶座(114)的顶部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所述杆套(115),所述杆套(115)套设在所述螺杆(1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建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