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桂芬专利>正文

一种隐藏式消防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24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隐藏式消防栓,包括安装箱、盖板,所述安装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消防栓本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二箱体相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蜗杆,所述升降杆设于第一通道之下,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设有连接杆,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设有齿轮条,所述从动齿轮与齿轮条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的中间贯穿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连接有旋转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使用时,埋设于地下,不影响地上的行人、车辆及建筑美观,方便实用。

A hidden fire hydra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hidden fire hydrant,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box and a cover plate. The mounting box comprises a first box body and a second box body. The first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e hydrant body,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annel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ox body, the second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device, and the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lifting rod, a driven gear, a driving gear and a worm, the lifting rod is arranged under the first channel, the top end of the lif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one side of the lif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gear strip, the driven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gear strip, the driving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driven gear, the worm is meshed with the driving gear, and the middle of the worm is penetrated with a third The top end of the third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burying underground when not in use, not affecting the appearance of pedestrians, vehicles and buildings on the ground, and is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消防栓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隐藏式消防栓。
技术介绍
消防栓,一种固定消防工具。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消防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所以,室外消火栓系统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室外消防栓又分为地上消防栓和地下消防栓。地上消火栓箱通常沿墙或柱子安装,在大型公共建筑的开敞空间,一般都没有隔墙且柱子间距较大,地上消火栓箱势必会独立地设置在地面上,这将极大的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及美观要求,影响交通,容易被碰撞,造成财产和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大型公共建筑的区域内,会大幅降低人员的通行效率。地下消防栓则造价高,使用时需要消防员下井安装消防水带,给消防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隐藏式消防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隐藏式消防栓,包括安装在地面以下的安装箱、设于安装箱之上的盖板,所述安装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设于第一箱体之下,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消防栓本体,所述消防栓本体上连接有用于接通城市水网的进水管道,所述消防栓本体上设有消防栓头,所述消防栓的顶部设有出水阀,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二箱体相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蜗杆,所述升降杆设于第一通道之下,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设有用于连接消防栓本体的连接杆,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设有齿轮条,所述从动齿轮与齿轮条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中间贯穿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与第二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中间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与第二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的中间贯穿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底端与第二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伸出第二箱体的顶端且连接有旋转轮。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消防栓本体相匹配的第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旋转轮相匹配的第二盖板,使用时,只需将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打开,避免人员因踏入到安装箱箱体内发生损伤的情况,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边缘处均设有密封圈,防止雨水进入安装箱内。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内设有第二通道,所述旋转轮上设有与第二通道相通的开口,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通道相连通,人员在定期维护中,可以将润滑油从旋转轮上的开口处注入,润滑油通过第二通道流到第三转轴的下端,再通过通孔流出,使得润滑油能够浸润蜗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齿轮条,避免缺乏润滑油而导致升降装置不能用的问题。优选的,所述消防栓头为旋转式消防栓头,可360°旋转,适应不同方向的火情,避免了固定式消防栓方向若与水带和水枪救火方向不同,导致水带产生弯折,水压无法达到要求的问题。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顶部均转动设有拉手,方便消防人员将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拉出,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顶部均设有用于放置的拉手的拉手槽,不需要使用时,将拉手转动放置在拉手槽内,不影响地面上行人行走和车辆的行驶,所述拉手为反光拉手,可以引起人员的注意。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呈倒L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出现火情时,消防人员拉出第一盖板、第二盖板,转动旋转轮,使得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从动齿轮带动齿轮条向上运动,升降杆也跟着齿轮条做向上运动,最后将消防栓本体升至地面上,旋转消防栓头至火情的方向,套入水带,打开出水阀,即可进行扑灭火情。使用完后,转动旋转轮,使得第三转轴转动且带动蜗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使得升降杆做向下运动,最后将消防栓本体降至地面之下,盖上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即可。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式消防栓,将消防栓埋进地面之下,不会影响地面上的行人和车辆,避免了被车辆误撞损坏导致泄露水资源和需要救火时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需要使用时,只需将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打开,转动旋转轮,即可将消防栓本体升至地面上,无需电力驱动。此外,本技术还在旋转轮上设有开口,人员可以在开口处注入润滑油,即可对第二箱体内的升降装置进行浸润,起到润滑的作用,避免要使用时无法正常的升降工作,且只需打开第二盖板即可,无需打开整个盖板下井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使用时,埋设于地下,不影响地上的行人、车辆及建筑美观,且定期维护工序简单,方便实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箱;11、第一箱体;111、第一通道;12、第二箱体;2、消防栓本体;21、进水管道;22、消防栓头;23、出水阀;3、升降装置;31、升降杆;311、连接杆;312、齿轮条;32、从动齿轮;321、第一转轴;33、主动齿轮;331、第二转轴;34、蜗杆;341、第三转轴;342、第二通道;35、旋转轮;351、开口;4、盖板;41、第一盖板;42、第二盖板;43、拉手;44、拉手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说明书附图1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隐藏式消防栓,包括安装在地面以下的安装箱1、设于安装箱1之上的盖板4,所述安装箱1包括第一箱体11、第二箱体12,所述第二箱体12设于第一箱体11之下,所述第一箱体11内设有消防栓本体2,所述消防栓本体2上连接有用于接通城市水网的进水管道21,所述消防栓本体2上设有消防栓头22,所述消防栓本体2的顶部设有出水阀23,所述第一箱体1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箱体12相通的第一通道111,所述第二箱体12内设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升降杆31、从动齿轮32、主动齿轮33、蜗杆34,所述升降杆31设于第一通道111之下,所述升降杆31的顶端设有用于连接消防栓本体2的连接杆311,所述升降杆31的一侧设有齿轮条312,所述从动齿轮32与齿轮条312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2中间贯穿有第一转轴321,所述第一转轴321的两端与第二箱体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3与从动齿轮32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33中间贯穿有第二转轴331,所述第二转轴331的两端与第二箱体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34与主动齿轮33相啮合,所述蜗杆34的中间贯穿有第三转轴341,所述第三转轴341的底端与第二箱体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341的顶端伸出第二箱体12的顶端且连接有旋转轮35。所述盖板4上设有与消防栓本体2相匹配的第一盖板41,所述盖板4上设有与旋转轮35相匹配的第二盖板42,使用时,只需将第一盖板41、第二盖板42打开,避免人员因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消防栓,包括安装在地面以下的安装箱、设于安装箱之上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设于第一箱体之下,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消防栓本体,所述消防栓本体上连接有用于接通城市水网的进水管道,所述消防栓本体上设有消防栓头,所述消防栓本体的顶部设有出水阀,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二箱体相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蜗杆,所述升降杆设于第一通道之下,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设有用于连接消防栓本体的连接杆,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设有齿轮条,所述从动齿轮与齿轮条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中间贯穿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与第二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中间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与第二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的中间贯穿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底端与第二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伸出第二箱体的顶端且连接有旋转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消防栓,包括安装在地面以下的安装箱、设于安装箱之上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设于第一箱体之下,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消防栓本体,所述消防栓本体上连接有用于接通城市水网的进水管道,所述消防栓本体上设有消防栓头,所述消防栓本体的顶部设有出水阀,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二箱体相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蜗杆,所述升降杆设于第一通道之下,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设有用于连接消防栓本体的连接杆,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设有齿轮条,所述从动齿轮与齿轮条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中间贯穿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与第二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中间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与第二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的中间贯穿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底端与第二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桂芬
申请(专利权)人:洪桂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