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懿樊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51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本体、端口组件和导丝,所述胃管本体内部设置有导丝,且导丝上端设置有拉环,所述胃管本体包括上段胃管、自行弯曲胃管和下段胃管,所述上段胃管上端设置有端口组件,所述上段胃管下端连通自行弯曲胃管,且自行弯曲胃管下端部连通下段胃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前先将导丝插入胃管中,导丝前端距离胃管前端1‑2cm,此时胃管猪尾巴处由于导丝的支撑而变为直线型,再将插入导丝的胃管置入胃中,然后通过拉环拔出导丝,这时自行弯曲胃管自行弯曲成猪尾巴状结构,内固定在胃贲门处,并鼻翼胶布外固定双重保险,防止胃管自胃中脱出;待从胃中拔除时,可直接在外部用力,自行弯曲胃管可成直线型而被拔出。

A new antiskid gastric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antiskid gastric tube, which comprises a gastric tube body, a port component and a guide wire. The inner part of the gastric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wir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guide wire is provided with a pull ring. The gastric tube body includes an upper gastric tube, a self bending gastric tube and a lower gastric tube.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gastric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port componen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gastric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self bending gastric tube, The lower part of the gastric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gastric tube. Before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he guide wire is inserted into the gastric tube, the front end of the guide wire is 1 \u2011 2cm from the front end of the gastric tube, at this time, the pig tail of the gastric tube becomes linear due to the support of the guide wire, and then the stomach tube inserted into the guide wire is put into the stomach, and then the guide wire is pulled out through the pull ring, at this time, the gastric tube is bent into the pig tail structure by itself, and is internally fixed at the gastric cardia, and the nasal wing adhesive tape is externally fixed on both sides Heavy insurance to prevent the gastric tube from escaping from the stomach; when it is pulled out from the stomach, it can be pulled out directly by external force, and the gastric tube can be bent into a straight line by itsel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胃管,具体是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
技术介绍
胃管又叫鼻胃管,主要用来引流胃液及向胃里注入可吸收的必要的水和营养等。现有胃管主要靠鼻翼的胶布外固定,常易滑脱导致患者反复插胃管,食道出血、反流误吸甚至窒息等后果。因此研究一种减少滑脱风险的内固定胃管十分必要。目前,现有胃管主要靠鼻翼的胶布外固定,常易滑脱导致患者需反复插胃管、食道出血、反流误吸甚至窒息等后果,且现有防滑脱胃管中下段多设有气囊,气囊充气后虽可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胃管滑脱出胃内的作用,但是仍存在压迫胃底引起胃黏膜缺血的风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本体、端口组件和导丝,所述胃管本体内部设置有导丝,且导丝上端设置有拉环,所述胃管本体包括上段胃管、自行弯曲胃管和下段胃管,所述上段胃管上端设置有端口组件,所述上段胃管下端连通自行弯曲胃管,且自行弯曲胃管下端部连通下段胃管,所述下段胃管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管孔,且下段胃管下端部设置为密封端。所述端口组件包括套管和端口塞,所述套管下端套设于上段胃管上端,且套管上端设置有端口塞,所述端口塞下部外侧直径与套管上端管口内径相匹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外侧中部设置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右侧通过柔性连接带与端口塞右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行弯曲胃管距离上段胃管上端部40cm,且自行弯曲胃管距离下段胃管下端部10c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行弯曲胃管设置为圆环状结构,且自行弯曲胃管采用可塑性塑料管制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端设置为圆滑结构,所述侧管孔的孔口部设置为光滑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丝的长度比胃管本体加端口组件的长度小1-2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使用前先将导丝插入胃管中,导丝前端距离胃管前端1-2cm,导丝其余部分留在胃管外面,此时胃管猪尾巴处由于导丝的支撑而变为直线型,再将插入导丝的胃管置入胃中,然后通过拉环拔出导丝,这时自行弯曲胃管自行弯曲成圆环状结构,内固定在胃贲门处,并鼻翼胶布外固定双重保险,防止胃管自胃中脱出;待从胃中拔除时,可直接在外部用力,自行弯曲胃管可成直线型而被拔出;通过此型胃管的使用达到减少滑脱风险及导致的食道出血、反流误吸及窒息等不良后果。2、本技术中设置的多个侧管孔,可以保证在堵塞一个或少数几个侧管孔时继续保持胃管通畅,大大减少发生胃管堵塞的可能性;本技术中设置的端口组件可以在不使用胃管时,将胃管本体上端口堵塞,防止胃液反流。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中导丝插入胃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中下段胃管和导丝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中端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中胃管本体在胃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胃管本体、2-上段胃管、3-自行弯曲胃管、4-下段胃管、5-侧管孔、6-密封端、7-端口组件、8-套管、9-固定环、10-柔性连接带、11-端口塞、12-导丝、13-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端口组件7和导丝12,所述胃管本体1内部设置有导丝12,且导丝12上端设置有拉环13,所述胃管本体1包括上段胃管2、自行弯曲胃管3和下段胃管4,所述上段胃管2上端设置有端口组件7,所述上段胃管2下端连通自行弯曲胃管3,且自行弯曲胃管3下端部连通下段胃管4,所述下段胃管4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管孔5,且下段胃管4下端部设置为密封端6。所述端口组件7包括套管8和端口塞11,所述套管8下端套设于上段胃管2上端,且套管8上端设置有端口塞11,所述端口塞11下部外侧直径与套管8上端管口内径相匹配。所述套管11外侧中部设置有固定环9,且固定环9右侧通过柔性连接带10与端口塞11右侧连接。所述自行弯曲胃管3距离上段胃管2上端部40cm,且自行弯曲胃管3距离下段胃管4下端部10cm。所述自行弯曲胃管3设置为圆环状结构,且自行弯曲胃管3采用可塑性塑料管制成。所述密封端6设置为圆滑结构,所述侧管孔5的孔口部设置为光滑结构。所述导丝12的长度比胃管本体1加端口组件8的长度小1-2c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新型防滑脱胃管使用前先将导丝插入胃管中,导丝12前端距离胃管前端1-2cm,导丝12其余部分留在胃管外面,此时胃管3圆环处由于导丝12的支撑而变为直线型,再将插入导丝12的胃管置入胃中,然后通过拉环13拔出导丝,这时自行弯曲胃管3自行弯曲成圆环状结构,内固定在胃贲门处,并鼻翼胶布外固定双重保险,防止胃管自胃中脱出;待从胃中拔除时,可直接在外部用力,自行弯曲胃管3可成直线型而被拔出;通过此型胃管的使用达到减少滑脱风险及导致的食道出血、反流误吸及窒息等不良后果。该新型防滑脱胃管中设置的多个侧管孔5,可以保证在堵塞一个或少数几个侧管孔时继续保持胃管通畅,大大减少发生胃管堵塞的可能性;该新型防滑脱胃管中设置的端口组件7可以在不使用胃管时,将胃管本体1上端口堵塞,防止胃液反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端口组件(7)和导丝(12),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1)内部设置有导丝(12),且导丝(12)上端设置有拉环(13),所述胃管本体(1)包括上段胃管(2)、自行弯曲胃管(3)和下段胃管(4),所述上段胃管(2)上端设置有端口组件(7),所述上段胃管(2)下端连通自行弯曲胃管(3),且自行弯曲胃管(3)下端部连通下段胃管(4),所述下段胃管(4)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管孔(5),且下段胃管(4)下端部设置为密封端(6);/n所述端口组件(7)包括套管(8)和端口塞(11),所述套管(8)下端套设于上段胃管(2)上端,且套管(8)上端设置有端口塞(11),所述端口塞(11)下部外侧直径与套管(8)上端管口内径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端口组件(7)和导丝(12),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1)内部设置有导丝(12),且导丝(12)上端设置有拉环(13),所述胃管本体(1)包括上段胃管(2)、自行弯曲胃管(3)和下段胃管(4),所述上段胃管(2)上端设置有端口组件(7),所述上段胃管(2)下端连通自行弯曲胃管(3),且自行弯曲胃管(3)下端部连通下段胃管(4),所述下段胃管(4)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管孔(5),且下段胃管(4)下端部设置为密封端(6);
所述端口组件(7)包括套管(8)和端口塞(11),所述套管(8)下端套设于上段胃管(2)上端,且套管(8)上端设置有端口塞(11),所述端口塞(11)下部外侧直径与套管(8)上端管口内径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懿樊韩子良
申请(专利权)人:郭懿樊韩子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