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鼾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47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止鼾枕,该止鼾枕包括:枕头本体;N个气囊,N个气囊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内;充放气模块,充放气模块与N个气囊连接;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为指向性麦克风;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以及充放气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鼾枕,其设置有两个指向性麦克风,可以通过双麦克风的重叠区域来准确确定用户鼾声,避免了当周围声音信号达到一定阈值时即判断为鼾声,以把鼾声、说话声、电视声、环境噪声等所有声音均判断为鼾声从而导致止鼾误判以及止鼾动作的误执行,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An Anti Snoring pillow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mart home, in particular to an Anti Snoring pillow, which comprises: a pillow body; n airbags, n airbags arranged in the pillow body; a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dule, wherein th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n airbags; a first microphone and a second microphone, wherein the first microphone and the second microphone are directional microphones; a controller, controlling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icrophone, the second microphone and the ai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dule. The snoring pillow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wo directional microphones, which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user's snoring through the overlapping area of the two microphones, avoiding the snoring when the surrounding sound signal reaches a certain threshold, so as to make the snoring, speaking, television and environmental noise All the sounds were judged as snoring, which led to the misjudgment of snoring and the misexecution of snoring action, which had a good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鼾枕
本技术实施方式涉及智能家居
,特别是涉及一种止鼾枕。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止鼾枕的鼾声监测方法主要是对鼾声的判定。鼾声判定主要是对鼾声频谱和其他声源频谱的对比分析来判断是否为鼾声,如判定为鼾声则启动止鼾动作。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对鼾声的判定都是麦克风在全向空间内采集声源,当周围声源达到一定阈值时即判断为鼾声,一方面,其有可能把其他鼾声、说话声、电视声、环境噪声等判断为鼾声从而导致止鼾误判;另一方面,当环境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鼾声,且鼾声来自同向或不同方向时,其也会存在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旨在解决现有止鼾枕容易存在误判,止鼾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止鼾枕,所述止鼾枕包括:枕头本体;N个气囊,所述N个气囊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内,所述N为正整数;充放气模块,所述充放气模块与所述N个气囊连接,用于为所述N个气囊充气或者放气;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为指向性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相对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的两端,用于采集特定区域的声音信号;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麦克风、所述第二麦克风以及所述充放气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声音信号以及用户头部与所述枕头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充放气模块工作。可选地,所述第一麦克风指向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指向所述第一麦克风设置,形成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声音采集区域。>可选地,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上。可选地,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输出第一声音信号;所述第二麦克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输出第二声音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之间的强度大小结果,控制所述充放气模块工作。可选地,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为心型、锐心型、超心型或者双向型麦克风中的一种。可选地,所述N个气囊中的每一气囊均为轴向长度大于径向长度的长条状气囊;N个长条状气囊呈U型排列于所述枕头本体上。可选地,所述U型排列由左侧头部区域、右侧头部区域以及颈部区域组成;所述左侧头部区域和所述右侧头部区域分别位于所述枕头本体在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颈部区域位于所述枕头本体在宽度方向的底部。可选地,所述N的取值为4,所述左侧头部区域和所述右侧头部区域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囊;所述颈部区域沿所述枕头本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气囊。可选地,4个气囊相互配合形成四种枕头形态;所述四种枕头形态包括:正常形态、推动头部右偏的右偏态,推动头部左偏的左偏态以及推动头部后仰的后仰态,其中,所述正常形态为左侧头部区域、右侧头部区域以及颈部区域处于正常高度的形态;所述右偏态为所述左侧头部区域高于所述右侧头部区域的形态;所述左偏态为所述左侧头部区域低于所述右侧头部区域的形态;所述后仰态为所述颈部区域倾斜以调整用户颈部高度的形态。可选地,所述充放气模块分别与所述4个气囊连接,独立控制每个气囊的充气和放气以调整气囊的高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鼾枕,其设置有两个指向性麦克风,可以通过双麦克风的重叠区域来准确确定用户鼾声,避免了当周围声音信号达到一定阈值时即判断为鼾声,以把鼾声、说话声、电视声、环境噪声等所有声音均判断为鼾声从而导致止鼾误判以及止鼾动作的误执行,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止鼾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止鼾枕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的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到的来自枕头本体的声音信号所涉及的区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止鼾枕100,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止鼾枕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鼾枕100的结构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止鼾枕100包括:枕头本体10、第一麦克风20、第二麦克风30、N个气囊40,N为正整数、充放气模块50和控制器60。枕头本体10可以是任何合适形状,作为止鼾枕100的主体部分,其具有柔软的结构,为用户的头部提供相应的受力支撑。所述第一麦克风20和所述第二麦克风30为声音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枕头本体相应区域的声音信号,例如其可以采集用户在止鼾枕100上入睡时的鼾声。为了实现所述第一麦克风20和所述第二麦克风30能采集特定区域和范围内的声音信号,所述第一麦克风20与所述第二麦克风30为指向性麦克风,其可以共同检测到所述枕头本体10所覆盖的区域内的声音信号。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第一麦克风20和所述第二麦克风30相对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10的两端,因此,所述第一麦克风20和所述第二麦克风30在采集枕头本体10所覆盖的区域内的声音信号时具有部分重叠,而用户入睡时,其头部处于所述第一麦克风20和第二麦克风30之间,用户所在枕头本体10上的区域为所述第一麦克风20和所述第二麦克风30采集声音信号的重叠区域,当用户打鼾声时,所述第一麦克风20与所述第二麦克风30均可以检测到声音信号,据此可以判断该声音信号为鼾声信号,以实现对用户鼾声的检测。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麦克风20与所述第二麦克风30可以为心型、锐心型、超心型或者双向型麦克风中的一种。N个气囊40设置在枕头本体10内,其具有与所述枕头本体10相适应的尺寸和数量;所述N个气囊40与充放气模块50连接,充放气模块50可以通过放气或充气来改变气囊40内的气压,使N个气囊40的形状高度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改变用户头部的位置,以实现用户处于不同睡姿时均能达到止鼾效果。控制器60作为止鼾枕100的控制核心,具体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具有一定逻辑运算能力的控制芯片或者处理器实现,其调用预先存储的程序指令以执行相应的逻辑运算。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60与所述第一麦克风20、所述第二麦克风30以及充放气模块50连接,则控制器60执行的功能可以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包括:/n枕头本体;/nN个气囊,所述N个气囊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内,所述N为正整数;/n充放气模块,所述充放气模块与所述N个气囊连接,用于为所述N个气囊充气或者放气;/n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为指向性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相对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的两端,用于采集特定区域的声音信号;/n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麦克风、所述第二麦克风以及所述充放气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声音信号以及用户头部与所述枕头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充放气模块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枕头本体;
N个气囊,所述N个气囊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内,所述N为正整数;
充放气模块,所述充放气模块与所述N个气囊连接,用于为所述N个气囊充气或者放气;
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为指向性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相对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的两端,用于采集特定区域的声音信号;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麦克风、所述第二麦克风以及所述充放气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声音信号以及用户头部与所述枕头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充放气模块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指向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指向所述第一麦克风设置,形成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的声音采集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输出第一声音信号;所述第二麦克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输出第二声音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之间的强度大小结果,控制所述充放气模块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为心型、锐心型、超心型或者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志华姜西辉岑启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