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武荣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378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属于摇椅领域,包括底座架;所述底座架上方设置O孔;所述O孔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固定于扶手架下方;所述扶手架左侧设置P孔,右侧设置Q孔;所述P孔内穿靠背架光轴连接扶手架和主滑车滑槽;所述主滑车滑槽内设置主滑道;所述主滑道中设置主滑车;所述主滑车固定在靠背主架背面;所述靠背主架内部设置副滑车滑槽;所述副滑车滑槽内设置副滑车;所述副滑车固定在靠背副架背面;所述Q孔内穿座架光轴连接扶手架和座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扶手架、摇动弹簧以及靠背架,能够实现摇椅持续摇动并且摇动顺畅,无障碍,具有锻炼腰腹,锻炼大脑与小脑之间的协调能力,兴奋大脑皮层,增强免疫力,放松身心,促进睡眠等功能。

A multi-functional rocking chair using the center of gravit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functional rocking chair which shakes by using the center of gravity, belonging to the rocking chair field, including a base frame; an o hole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frame; the o hole is installed with a bearing; the bearing is fixed under the armrest frame; the left side of the armres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 hole and the right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Q hole; the P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rmrest frame and the main pulley chute through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backrest frame; the main pulley chute The main pulle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ain pulley; the main pulley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pulley; the main pulley is fixed on the back of the backrest main frame; the auxiliary pulle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ackrest main frame; the auxiliary pulley is arranged in the auxiliary pulley pulley; the auxiliary pulley is fixed on the back of the backrest auxiliary frame; the Q hole passes through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seat frame to connect the handrail frame and the seat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handrail frame, swing spring and The backrest frame can realize the continuous rocking and smooth rocking of the rocking chair. It has the functions of exercising the waist and abdomen, exercising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brain and the cerebellum, stimulating the cerebral cortex, enhancing immunity, relaxing the body and mind, promoting sleep,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摇椅,具体是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
技术介绍
摇椅是一种形状特殊的椅子,使用摇椅具有提升生活质量,增加生活情趣的效果,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摇椅,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多数为档位固定调节,只具备摇晃和休息的功能,不具备移动功能,不能完全展开、不具备持续摇动和锻炼身心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摇动顺畅、增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放松身心、促进睡眠的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包括底座架;所述底座架上方设置O孔;所述O孔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固定于扶手架下方;所述扶手架左侧设置P孔,右侧设置Q孔;所述P孔内穿靠背架光轴连接扶手架和主滑车滑槽;所述主滑车滑槽内设置主滑道;所述主滑道中设置主滑车;所述主滑车固定在靠背主架背面;所述靠背主架内部设置副滑车滑槽;所述副滑车滑槽内设置副滑车;所述副滑车固定在靠背副架背面;所述Q孔内穿座架光轴连接扶手架和座架;所述座架后端连接靠背主架的下端,前端连接小腿架;所述小腿架底端连接脚踏上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底座架前端设置摇动弹簧,侧边设置公摇动固定卡;所述摇动弹簧与扶手架下端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扶手架下方中心设置摇动终端定位弹簧,下方侧边设置母摇动固定卡;所述摇动终端定位弹簧通过线绳与底座架底座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限定部分公摇动固定卡与母摇动固定卡通过拉升弹簧互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底座架底部设置四个带脚刹行走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轴承通过Φ12×50的光轴固定在O孔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靠背主架与小腿架之间通过连接杆①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座架与脚踏之间通过连接杆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可活动的扶手架、摇动弹簧以及活动的靠背架,能够实现摇椅摇动时顺畅,无障碍;通过重心调整能够持续摇动,具有锻炼腰腹,以及大脑与小脑之间的协调能力,兴奋大脑皮层,增强免疫力,放松身心,促进睡眠等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中主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中下半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中上半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中摇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中坐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中展开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中展开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中零部件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底座架、2-公摇动固定卡、3-摇动弹簧、4-轴承、5-O孔、6-扶手架、7-P孔、8-Q孔、9-母摇动固定卡、10-摇动终端定位弹簧、11-靠背架光轴、12-主滑车滑槽、13-滑车道、14-主滑车、15-靠背主架、16-副滑车滑槽、17-副滑车、18-背靠副架、19-连接杆①、20-座架光轴、21-座架、22-连接杆②、23-小腿架、24-脚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包括底座架1;所述底座架1上方设置O孔5;所述O孔5安装轴承4;所述轴承4固定于扶手架6下方;所述扶手架6左侧设置P孔7,右侧设置Q孔8;所述P孔7内穿靠背架光轴11连接扶手架6和主滑车滑槽12;所述主滑车滑槽12内设置主滑道13;所述主滑道13中设置主滑车14;所述主滑车14固定在靠背主架15背面;所述靠背主架15内部设置副滑车滑槽16;所述副滑车滑槽16内设置副滑车17;所述副滑车17固定在靠背副架18背面;所述Q孔8内穿座架光轴20连接扶手架6和座架21;所述座架21后端连接靠背主架15的下端,前端连接小腿架23;所述小腿架23底端连接脚踏24上端;所述底座架1前端设置摇动弹簧3,侧边设置公摇动固定卡2,摇动弹簧3与扶手架6下端连接,摇椅摇动时拉伸摇动弹簧3,在摇动弹簧3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实现回弹;所述扶手架6下方中心设置摇动终端定位弹簧10,下方侧边设置母摇动固定卡9,摇动终端定位弹簧10通过线绳与底座架1底座连接,限制摇椅最大摇动幅度;所述限定部分公摇动固定卡2与母摇动固定卡9通过拉升弹簧互锁,需要进行摇动时,松开公摇动固定卡2与母摇动固定卡9,利用人体重心转移,实现摇椅完成弧线摇动;所述底座架1底部设置四个带脚刹行走轮,方便摇椅移动;所述轴承4通过Φ12×50的光轴固定在O孔5内,摇椅以O孔为中心进行弧线摇动;所述靠背主架15与小腿架23之间通过连接杆①19连接,座架21与脚踏24之间通过连接杆②22连接,保证摇椅进行展开、收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坐在摇椅上,需要摇动时,松开公摇动固定卡2与母摇动固定卡9,利用人体重心转移,实现摇椅以O孔为中心完成弧线摇动,摇动时拉伸摇动弹簧3和摇动终端定位弹簧10,限制摇椅最大摇动幅度,并且在摇动弹簧3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实现回弹,保证摇椅摇动动作顺畅,无障碍;主滑车14在主滑车滑槽12中滑动,副滑车17在副滑车滑槽16中滑动,实现靠背主架15和靠背副架18灵活滑动,并且能耐实现摇椅部件的自主伸长和缩短,方便用户使用。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包括底座架(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架(1)上方设置O孔(5);所述O孔(5)安装轴承(4);所述轴承(4)固定于扶手架(6)下方;所述扶手架(6)左侧设置P孔(7),右侧设置Q孔(8);所述P孔(7)内穿靠背架光轴(11)连接扶手架(6)和主滑车滑槽(12);所述主滑车滑槽(12)内设置主滑道(13);所述主滑道(13)中设置主滑车(14);所述主滑车(14)固定在靠背主架(15)背面;所述靠背主架(15)内部设置副滑车滑槽(16);所述副滑车滑槽(16)内设置副滑车(17);所述副滑车(17)固定在靠背副架(18)背面;所述Q孔(8)内穿座架光轴(20)连接扶手架(6)和座架(21);所述座架(21)后端连接靠背主架(15)的下端,前端连接小腿架(23);所述小腿架(23)底端连接脚踏(24)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包括底座架(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架(1)上方设置O孔(5);所述O孔(5)安装轴承(4);所述轴承(4)固定于扶手架(6)下方;所述扶手架(6)左侧设置P孔(7),右侧设置Q孔(8);所述P孔(7)内穿靠背架光轴(11)连接扶手架(6)和主滑车滑槽(12);所述主滑车滑槽(12)内设置主滑道(13);所述主滑道(13)中设置主滑车(14);所述主滑车(14)固定在靠背主架(15)背面;所述靠背主架(15)内部设置副滑车滑槽(16);所述副滑车滑槽(16)内设置副滑车(17);所述副滑车(17)固定在靠背副架(18)背面;所述Q孔(8)内穿座架光轴(20)连接扶手架(6)和座架(21);所述座架(21)后端连接靠背主架(15)的下端,前端连接小腿架(23);所述小腿架(23)底端连接脚踏(24)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重心摇动的多功能摇椅,其特征是:所述底座架(1)前端设置摇动弹簧(3),侧边设置公摇动固定卡(2);所述摇动弹簧(3)与扶手架(6)下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荣
申请(专利权)人:周武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