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卫明专利>正文

运动护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332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护膝,运动护膝上对应膝盖位置设置一透气孔,运动护膝上设置有以透气孔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的蜘蛛网型加强筋;运动护膝的上开口边缘和下开口边缘分别设置两条加强筋。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大大增强了运动护膝的表面拉力,对膝盖部位产生更强的支撑作用,产品环保且不易滑动,并且增强了运动护膝的透气功能。

Sports knee prot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orts kneepad, on the sports kneepad, an air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knee position, on the sports kneepad, a spider web type reinforcing rib radiating outwards with the air hole as the center is arranged; the upper opening edge and the lower opening edge of the sports kneepa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wo reinforcing ribs.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he sports kneepad is greatly enhanced, the supporting effect on the knee part is stronger, the product is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not easy to slide, and the air permeability function of the sports kneepad is enhan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护膝
本技术涉及运动护具
,尤其涉及一种运动护膝。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运动护具主要包括硅胶护具、针织护具,原理是通过材料的弹性和收缩性,给穿戴部位形成支撑,进而对人体易受伤部位进行保护。但是硅胶护具弹力和收缩性能不足,穿戴后容易滑动,导致保护支撑作用不明显,针织护具生产工序复杂,环保要求高,产品体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护膝,通过在运动护膝上设置以透气孔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的蜘蛛网型加强筋,以及在上开口边缘和下开口边缘分别设置两条加强筋,大大增强了运动护膝的表面拉力,对膝盖部位产生更强的支撑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护膝,所述运动护膝上对应膝盖位置设置一透气孔,所述运动护膝上设置有以所述透气孔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的蜘蛛网型加强筋;所述运动护膝的上开口边缘和下开口边缘分别设置两条加强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运动护膝上分布设置有圆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运动护膝采用注塑工艺制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运动护膝采用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孔的直径不大于1厘米。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透气孔为多边形孔或圆形孔,所述透气孔的边缘设置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运动护膝上设置以透气孔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的蜘蛛网型加强筋,以及在上开口边缘和下开口边缘分别设置两条加强筋,大大增强了运动护膝的表面拉力,对膝盖部位产生更强的支撑作用。将TPE材料采用注塑工艺制作为运动护膝,使得运动护膝一体成型,工艺简单,产品环保且不易滑动,并且表面设置用于透气的圆孔,增强了运动护膝的透气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运动护膝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运动护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组件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1.透气孔,12.蜘蛛网型加强筋,13.上开口,14.下开口,15.加强筋,16.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运动护膝,运动护膝上对应膝盖位置设置一透气孔11,运动护膝上设置有以透气孔11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的蜘蛛网型加强筋12;运动护膝的上开口13边缘和下开口14边缘分别设置两条加强筋1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运动护膝上设置以透气孔11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的蜘蛛网型加强筋12,以及在上开口13边缘和下开口14边缘分别设置两条加强筋15,加强筋15在正常穿戴状态下处于自然长度,在屈膝运动过程中蜘蛛网型加强筋12对膝盖附近部位产生各个方向的拉力,大大增强了运动护膝的表面拉力,对膝盖部位产生更强的支撑作用。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运动护膝上分布设置有用于透气的圆孔16。优选地,圆孔16的直径不大于1厘米,以保证不会降低运动护膝的表面强度。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运动护膝采用注塑工艺制作,采用TPE材料制作,注塑工艺使得运动护膝一体成型,工艺简单,TPE材料使得产品环保且不易滑动。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透气孔11为多边形孔或圆形孔,透气孔11的边缘设置有加强筋15,穿戴时膝盖部位正对透气孔11,在不阻碍运动的同时提供透气功能。此外,透气孔11边缘设置的加强筋15进一步增强了运动护膝整体的拉力和强度。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运动护膝,通过在运动护膝上设置以透气孔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的蜘蛛网型加强筋,以及在上开口边缘和下开口边缘分别设置两条加强筋,大大增强了运动护膝的表面拉力,对膝盖部位产生更强的支撑作用。将TPE材料采用注塑工艺制作为运动护膝,使得运动护膝一体成型,工艺简单,产品环保且不易滑动,并且表面设置用于透气的圆孔,增强了运动护膝的透气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护膝,其特征在于:/n所述运动护膝上对应膝盖位置设置一透气孔,所述运动护膝上设置有以所述透气孔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的蜘蛛网型加强筋;/n所述运动护膝的上开口边缘和下开口边缘分别设置两条加强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护膝,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护膝上对应膝盖位置设置一透气孔,所述运动护膝上设置有以所述透气孔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的蜘蛛网型加强筋;
所述运动护膝的上开口边缘和下开口边缘分别设置两条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护膝上分布设置有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护膝,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沈卫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