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07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电缆组件,涉及电气连接元件技术领域。电缆组件包括连接器和缆线,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后端可拆的固定连接有进线套筒,所述进线套筒的与相应线缆屏蔽层配合的部分内安装有屏蔽套,屏蔽套包括向进线套筒的中部鼓起的、弹性的鼓起部分,鼓起部分的前、后端中,至少前端被沿径向约束,线缆通过连接器的进线套筒与连接器的端子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屏蔽套通过其鼓起部分与线缆的屏蔽层导电连接,通过屏蔽套实现线缆屏蔽层和进线套筒屏蔽转接,鼓起部分向中部鼓起且具有弹性,保证了屏蔽套始终能够紧贴在缆线的屏蔽层外侧,特别适用于旋装安装时,确保线缆屏蔽层与进线套筒的稳定屏蔽导通,能够满足屏蔽要求。

A connector and cable assembl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nector and a cable assembly,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 elements. The cable assembly includes a connector and a cable, the connector includes a shell, the back end of the shell is detachable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incoming line sleeve, the part of the incoming line sleeve matching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able shielding layer is installed with a shielding sleeve, the shielding sleeve includes an elastic and bulging part bulging toward the middle of the incoming line sleeve, the front end of the bulging part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bulging part are at least constrained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and the cable The shield sleeve of the connec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hield layer of the cable through its drumming part. The shield layer of the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ield layer of the cable through its drumming part, and the shield layer of the cable and the inlet sleev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hield sleeve. The drumming part is bulged to the middle part and has elasticity, which ensures that the shield sleeve can always cling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shield layer of the cabl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rotary installation Ensure that the cable shielding layer and the inlet sleeve have stable shielding conduction to meet the shielding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及电缆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连接元件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电缆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在电气电子设备中,各种功能的元器件的使用数量都很大,而且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复杂,元器件一般采用连接器实现电路、信号的传输,连接器除了要满足必需的性能要求外,还要关注连接器是否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等。许多元器件对于电磁干扰信号比较敏感,元器件受到电磁干扰导致其功能受损甚至失效,通常需要对元器件进行屏蔽保护,特别是在元器件的连接处如接口位置采取一定的电磁屏蔽措施。通常连接器包括壳体和进线套筒,进线套筒可拆装配在壳体的后端,壳体的前端插装于元器件的对应位置,通过进线套筒与线缆屏蔽层屏蔽导通实现对接头处缆线的电磁屏蔽。但是,在壳体上安装进线套筒的过程中,进线套筒与线缆屏蔽层之间发生相对活动,特别是在旋装时会发生相对转动,不能保证安装到位后,线缆屏蔽层与进线套筒的稳定屏蔽导通,无法满足屏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线套筒在壳体上安装到位后,不能保证线缆屏蔽层与进线套筒的稳定屏蔽导通,无法满足屏蔽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线套筒在壳体上安装到位后,不能保证线缆屏蔽层与进线套筒的稳定屏蔽导通,无法满足屏蔽要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后端可拆的固定连接有进线套筒,所述进线套筒的用于与相应线缆屏蔽层配合的部分内安装有屏蔽套,所述屏蔽套包括向进线套筒的中部鼓起的、弹性的鼓起部分,鼓起部分的前、后端中,至少前端被沿径向约束。有益效果:进线套筒内安装有屏蔽套,线缆穿装在进线套筒中并通过屏蔽套实现线缆屏蔽层和进线套筒屏蔽转接,屏蔽套的鼓起部分向中部鼓起且具有弹性,保证了在装配过程中屏蔽套始终能够紧贴在缆线的屏蔽层外侧,特别适用于旋装安装时,确保线缆屏蔽层与进线套筒的稳定屏蔽导通,能够满足屏蔽要求。在进线套筒中安装线缆时,鼓起部分的前端被径向约束,避免因鼓起部分的前端相对于进线套筒内壁翘起,阻碍线缆的进线,确保了装配的可靠性。为了提高屏蔽套的屏蔽转接的可靠性以及屏蔽效果,对鼓起部分进一步限定,所述鼓起部分包括多个绕进线套筒轴线间隔布置的导电条。为了方便从壳体上拆卸进线套筒和线缆,提高屏蔽套的耐用性,对鼓起部分进一步限定,所述鼓起部分的两端分别被对应的端带所约束,与相应的端带为一体式结构。为了方便将屏蔽套安装在进线套筒中,对屏蔽套进一步限定,所述屏蔽套为C形套。根据进线套筒的内径大小,将屏蔽套弯折成相应的环状置于进线套筒中,可以通过相应的环槽实现对屏蔽套的轴向限位,也可以直接将屏蔽套焊接在进线套筒中。屏蔽套的鼓起部分可以是部分鼓起,相应地,为了提高屏蔽转接效果,使屏蔽套与线缆绝缘层周向压触,所述屏蔽套周向各部均设有所述鼓起部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组件的技术方案是:电缆组件包括连接器和线缆,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后端可拆的固定连接有进线套筒,所述进线套筒的与相应线缆屏蔽层配合的部分内安装有屏蔽套,所述屏蔽套包括向进线套筒的中部鼓起的、弹性的鼓起部分,鼓起部分的前、后端中,至少前端被沿径向约束,线缆通过连接器的进线套筒与连接器的端子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屏蔽套通过其鼓起部分与线缆的屏蔽层导电连接。有益效果:进线套筒内安装有屏蔽套,线缆穿装在进线套筒中并通过屏蔽套实现线缆屏蔽层和进线套筒屏蔽转接,屏蔽套的鼓起部分向中部鼓起且具有弹性,保证了在装配过程中屏蔽套始终能够紧贴在缆线的屏蔽层外侧,特别适用于旋装安装时,确保线缆屏蔽层与进线套筒的稳定屏蔽导通,能够满足屏蔽要求。在进线套筒中安装线缆时,鼓起部分的前端被径向约束,避免因鼓起部分的前端相对于进线套筒内壁翘起,阻碍线缆的进线,确保了装配的可靠性。为了提高屏蔽套的屏蔽转接的可靠性以及屏蔽效果,对鼓起部分进一步限定,所述鼓起部分包括多个绕进线套筒轴线间隔布置的导电条。为了方便从壳体上拆卸进线套筒和线缆,提高屏蔽套的耐用性,对鼓起部分进一步限定,所述鼓起部分的两端分别被对应的端带所约束,与相应的端带为一体式结构。为了方便将屏蔽套安装在进线套筒中,对屏蔽套进一步限定,所述屏蔽套为C形套。根据进线套筒的内径大小,将屏蔽套弯折成相应的环状置于进线套筒中,可以通过相应的环槽实现对屏蔽套的轴向限位,也可以直接将屏蔽套焊接在进线套筒中。屏蔽套的鼓起部分可以是部分鼓起,相应地,为了提高屏蔽转接效果,使屏蔽套与线缆绝缘层周向压触,所述屏蔽套周向各部均设有所述鼓起部分。为了防止线缆的屏蔽层与屏蔽套相对活动引起摩擦磨损,影响屏蔽的可靠性,对线缆的接头处进一步限定,所述线缆的屏蔽层通过压接套束紧,屏蔽套的鼓起部分与所述压接套接触。为了便于压接套从进线套筒自上而下进入,对压接套进一步限定,所述压接套的后端外径小于前端外径,以顺利进入所述屏蔽套。为了提高压接套对线缆屏蔽层的压接固定的可靠性,在线缆的外侧外翻屏蔽层的内侧增加相应的结构,所述线缆上对应压接套处还设有支撑套,所述屏蔽层被压紧在压接套与支撑套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局剖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压装线缆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屏蔽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装配到位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缆线、10-导体、11-屏蔽层、12-支撑套、13-压接套、2-进线套筒、20-屏蔽套、200-鼓起部分、201-导电条、202-端带、21-环槽、22-绝缘套筒、23-密封圈、4-尾罩、5-插头后壳体、6-转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实施方式中出现的上下、左右均是以附图所处的方位定义。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组件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电缆组件包括连接器和穿装在连接器中的缆线1,缆线1的导体10与连接器中的转接柱6导电连接,从而实现电信号的连接,而缆线1的屏蔽层11与连接器的屏蔽外壳之间导通屏蔽,并且内部的导体10与外部的屏蔽外壳隔离设置以确保屏蔽效果。本连接器为弯式连接器,包括插头前壳体、插头后壳体5、进线套筒2以及外罩,插头前壳体用于与相应的元器件插装连接,并与插头后壳体5组成了连接器的壳体部分。进线套筒2中穿装有缆线1并且旋装在插头后壳体5上,通过在尾部设置密封圈23对内部导体10实现密封防护。在进线套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环槽21,环槽21中安装有C型屏蔽套20,该屏蔽套20为开口结构,可进行弯折成环形,将弯折后的屏蔽套20置于进线套筒2中,因自身弹性恢复力而弹开贴合在环槽21的壁面上,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特点。屏蔽套20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其长度可根据需要裁剪,使其没有重叠部分,确保了屏蔽套20形成的环形内径一致,进而保证了接触面的面积大小,对加工的尺寸精度要求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后端可拆的固定连接有进线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套筒的用于与相应线缆屏蔽层配合的部分内安装有屏蔽套,所述屏蔽套包括向进线套筒的中部鼓起的、弹性的鼓起部分,鼓起部分的前、后端中,至少前端被沿径向约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9 CN 2018107136551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后端可拆的固定连接有进线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套筒的用于与相应线缆屏蔽层配合的部分内安装有屏蔽套,所述屏蔽套包括向进线套筒的中部鼓起的、弹性的鼓起部分,鼓起部分的前、后端中,至少前端被沿径向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鼓起部分包括多个绕进线套筒轴线间隔布置的导电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鼓起部分的两端分别被对应的端带所约束,与相应的端带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套为C形套。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冠浩韩见强郭辉王敬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