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进泰专利>正文

升降式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01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阀类,是一种升降式闸阀,适于各种流体管路应用。升降式闸阀,它由阀体、手轮、升降杆、导向盖、止流环、止流套等组成,其中导向盖与阀体螺纹配合,在导向盖与阀体配合端面装置橡胶石棉密封圈,升降杆装置在手轮内,通过螺母紧固在手轮上、手轮与导向盖螺纹连接,导向盖内止口处装置二道密封圈,止流环装置在阀体内,弹簧垫圈与止流环配合,装置在阀体内,升降杆的末端装置止流套,通过螺母将止流套固定在升降杆末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承压力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阀类,是一种升降式闸阀,适于各种流体管路应用。目前阀门种类繁多,如蝶阀、球阀、旋启式闸阀等,各类阀门普遍存在易泄漏,易腐蚀,结构复杂的蔽端。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承压力高的升降式闸阀。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升降式闸阀由阀体、手轮、升降杆、导向盖、止流环、止流套等组成,其中导向盖与阀体螺纹配合,在导向盖与阀体配合端面装置橡胶石棉密封圈,升降杆装置在手轮内,通过螺母紧固在手轮上,手轮与导向盖螺纹连接,导向盖内止口处装置二道密封圈,止流环装置在阀体内,弹簧垫圈与止流环配合,装置在阀体内,升降杆的末端装置止流套,通过螺母将止流套固定在升降杆末端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原理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升降式闸阀由阀体4、手轮1、升降杆2、导向盖3、止流环5、止流套6等组成,其中导向盖3与阀体4螺纹配合,在导向盖3与阀体4配合端面装置橡胶石棉密封圈8,升降杆2装置在手轮1内,通过螺母10紧固在手轮1上,手轮1与导向盖3螺纹连接,导向盖3内止口处装置二道密封圈9,止流环5装置在阀体4内,弹簧垫圈11与止流环5配合,装置在阀体4内,升降杆2的末端装置止流套6,通过螺母7将止流套6固定在升降杆末端上。使用时,开启阀门,二道密封圈9能够有效的防止泄漏,关闭阀门,止流套6与止流环5接触密封,尤其在压力越大时,密封效果更好。权利要求1.升降式闸阀由阀体、手轮、升降杆、导向盖、止流环、止流套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导向盖与阀体螺纹配合,在导向盖与阀体配合端面装置橡胶石棉密封圈,升降杆装置在手轮内,通过螺母紧固在手轮上,手轮与导向盖螺纹连接,导向盖内止口处装置二道密封圈,止流环装置在阀体内,弹簧垫圈与止流环配合,装置在阀体内,升降杆的末端装置止流套,通过螺母将止流套固定在升降杆末端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阀类,是一种升降式闸阀,适于各种流体管路应用。升降式闸阀,它由阀体、手轮、升降杆、导向盖、止流环、止流套等组成,其中导向盖与阀体螺纹配合,在导向盖与阀体配合端面装置橡胶石棉密封圈,升降杆装置在手轮内,通过螺母紧固在手轮上、手轮与导向盖螺纹连接,导向盖内止口处装置二道密封圈,止流环装置在阀体内,弹簧垫圈与止流环配合,装置在阀体内,升降杆的末端装置止流套,通过螺母将止流套固定在升降杆末端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承压力高的特点。文档编号F16K1/00GK2283158SQ9622650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王进泰, 赵天云 申请人:王进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升降式闸阀由阀体、手轮、升降杆、导向盖、止流环、止流套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导向盖与阀体螺纹配合,在导向盖与阀体配合端面装置橡胶石棉密封圈,升降杆装置在手轮内,通过螺母紧固在手轮上,手轮与导向盖螺纹连接,导向盖内止口处装置二道密封圈,止流环装置在阀体内,弹簧垫圈与止流环配合,装置在阀体内,升降杆的末端装置止流套,通过螺母将止流套固定在升降杆末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泰赵天云
申请(专利权)人:王进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