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刺绣的点珠针法及刺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558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刺绣的点珠针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固定线位、由下往上刺穿过绣面、丝线在绣针的前段顺时针绕圈、由上往下刺穿过绣面、绣面下方下拉绣针及丝线到最底部的操作步骤,一种利用点珠针法进行刺绣的方法,其针对需要以颗粒状刺绣来表现绣品的部分,先操作第一步以固定线位,然后再连贯重复第二步至第五步,最终完成颗粒状表现形式的刺绣绣品制作。点珠针法能更好的表现绣品的颗粒状特点,利用点珠针法刺绣出来的绣品具有强烈刺绣工艺肌理美,且针法省工、耐磨,具有在创新中大量采用的可行性,它对填补传统刺绣针法空白,拓展刺绣题材,提升刺绣表现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 kind of point point point needle and embroidery method for embroider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int bead needling method for embroider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e operation steps of adopting fixed thread position, needling from bottom to top through the embroidered surface, silk thread circling clockwise in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embroidered needle, needling from top to bottom through the embroidered surface, pulling down the embroidered needle and silk thread under the embroidered surface to the bottom, a method of embroidering by the point bead needling method, in view of the need to express embroidery by granular embroidery For the part of products, the first step is to fix the thread position, and then repeat the second step to the fifth step in a continuous manner, and finally finish the embroidery production in the form of granular expression. The point bead method can better show the granular characteristics of embroidery. The embroidery products embroidered by the point bead method have strong embroidery technology and texture beauty, and the needle method is labor-saving and wear-resistant, which has the feasibility of large-scale adoption in innovation.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filling the gap of traditional embroidery needle method, expanding the embroidery theme and improving the embroidery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刺绣的点珠针法及刺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刺绣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刺绣的点珠针法及刺绣方法。
技术介绍
刺绣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通过穿针引线,在刺绣底料上把设计的图形纹样通过线迹形成装饰图案的工艺。湘绣与苏绣、蜀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也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力求刺绣形象生动、逼真,湘绣针法多变,湘绣针法以掺针、平针、齐针等线状的表现工艺见长于写实、逼真的表现,却不太适应新的审美趋向,大面积的平、齐针铺绣的工艺效果让人感到单调和乏味,对于很多新兴的平面构成无法体现其工艺的变幻和肌理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刺绣颗粒状或者平面构成色块,具有强烈刺绣工艺肌理美的点珠针法及刺绣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刺绣的点珠针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第一步,固定线位:将丝线的一端穿入绣针上的针孔中使丝线与绣针连接;根据所需刺绣的绣品图样,在平铺的绣面上找一个适当的地方作为开始刺绣的起始点,在该起始点将绣针的针尖从绣面上方往下刺穿过绣面,再在绣面下方拉扯丝线使绣面上方的丝线末端只留下一个线尾;然后将绣针在距起始点一定距离位置由绣面下方往上刺穿过绣面,拉线到底,再在该绣面上方的出线位置将绣针再由上往下再次刺穿过绣面,在绣面下方向下拉丝线直到不能拉动,绣面形成一个小点,这样线就固定住了;第二步,右手在绣面下方将绣针由下往上刺穿过绣面,左手在绣面上方将绣针及丝线往上抽出绣面,并将丝线扯紧至其无法再向上抽出绣面;第三步,双手均移至绣面上方,左手拿住绣针后段并使其针尖朝上,右手拿住绣面与绣针之间连接丝线的中间段并将绣面与右手间的丝线在绣针的前段顺时针绕绣针一圈或多圈,再右手用力拉住丝线,使丝线缠绕在绣针前段上;第四步,左手拿住绣针并翻转,使缠绕有丝线的绣针针尖一端朝下,并从丝线在绣面上方的出线位置由上往下刺穿过绣面;第五步,左手从绣面下方往下拉绣针及丝线,右手在绣面上方继续拿住露于绣面上方的丝线,并随着丝线被向绣面下方下拉而右手缓慢向出线位置移动、松线,直到左手将露于绣面上方的丝线拉到最底部,左手完全松线,绣面上方的丝线就会打结从而形成一个精致的小珠即“点珠”。对于点珠针法操作步骤,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第四步及第五步中的“出线位置”为绣针穿透过绣面并在绣面上形成针孔后,偏离所述针孔一根及以上绣面纱线的位置。对于点珠针法操作步骤,进一步地,在上述各步骤中,穿入绣针针孔中的丝线一端自始至终连接在绣针针孔中。对于点珠针法操作步骤,进一步地,在上述各步骤中,其左手或右手拿绣针或丝线的位置可根据个人习惯互换,即如果是左手拿绣针右手拿丝线,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互换为右手拿绣针左手拿丝线。一种利用点珠针法进行刺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需要以颗粒状刺绣来表现绣品局部画面细节精细、色彩丰富变幻,难于刻画的部分,利用绣针和丝线,采用点珠针法在绣面上进行刺绣,利用点珠针法的一针和一线缠绕固定形成多个小点状珠即“点珠”,在利用所述点珠针法操作步骤进行刺绣的过程中,先操作第一步以固定线位,然后再连贯重复第二步至第五步,最终完成颗粒状表现形式的刺绣绣品制作。对于利用点珠针法进行刺绣的方法,进一步地,在连贯重复所述点珠针法操作步骤第二步至第五步的过程中,如果绣品所需刺绣丝线的粗细、颜色,及其刺绣位置发生变化时,需从第一步开始后再连贯重复第二步至第五步。对于利用点珠针法进行刺绣的方法,进一步地,在利用点珠针法进行刺绣的过程中,要求丝线的劈丝细到1-2丝成线,拉线一定要绷紧。有益效果:点珠针法能更好的表现绣品的颗粒状特点,利用点珠针法刺绣出来的绣品具有强烈刺绣工艺肌理美,使现代工艺设计的装饰美与刺绣工艺的肌理美融为一体,且针法省工、耐磨,具有在创新中大量采用的可行性,它对填补传统刺绣针法空白,拓展刺绣题材,提升刺绣表现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一种用于刺绣的点珠针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第一步,固定线位:将绣面(即绣布)按传统普通方法进行固定、平铺,并将丝线的一端按普通方式穿入绣针上的针孔中使丝线与绣针连接;根据所需刺绣的绣品图样,在平铺的绣面上找一个适当的地方(一般选取刺绣图样的边缘位置)作为开始刺绣的起始点,在该起始点将绣针的针尖从绣面上方往下刺穿过绣面,再在绣面下方拉扯绣针及丝线使绣面上方的丝线末端只留下一个线尾(线尾长度一般大于1厘米即可,可长但不宜过短,在完成刺绣后,将多余的线尾剪除);然后将绣针在距起始点一定距离(一般为半厘米左右即可,该距离不宜过长)位置由绣面下方往上刺穿过绣面,拉线到底(将绣面下方的丝线全部拉到绣面上方,仅极小的一部分丝线因被绣面的纱线阻挡,无法完全拉到绣面上方而留于绣面下方),再在该绣面上方的出线位置将绣针再由上往下再次刺穿过绣面,在绣面下方向下拉丝线直到不能拉动,绣面形成一个小点,这样线就固定住了;第二步,右手在绣面下方将绣针由下往上刺穿过绣面,左手在绣面上方将绣针及丝线往上抽出绣面,并将丝线扯紧至其无法再向上抽出绣面;第三步,双手均移至绣面上方,左手拿住绣针后段(靠近针孔的一端)并使其针尖朝上,右手拿住绣面与绣针之间连接丝线的中间段并将绣面与右手间的丝线在绣针的前段(靠近针尖的一端)顺时针绕绣针一圈或多圈,再右手用力拉住丝线,使丝线缠绕在绣针前段上;丝线在绣针上绕圈的次数,可根据刺绣图样所需“点珠”的体积大小而进行相对调整,如果所需“点珠”的体积较小,则可以减少绕圈的次数,如果所需“点珠”的体积相对较大,则可以适当增加绕圈的次数,绕圈的次数决定了“点珠”的体积大小;第四步,左手拿住绣针并翻转,使缠绕有丝线的绣针针尖一端朝下,并从丝线在绣面上方的出线位置由上往下刺穿过绣面;第五步,左手从绣面下方往下拉绣针及丝线,右手在绣面上方继续拿住露于绣面上方的丝线,并随着丝线被向绣面下方下拉而右手缓慢向出线位置移动、松线,直到左手将露于绣面上方的丝线拉到最底部(即露于绣面上方的丝线被全部拉到出线位置,仅留下极小的一部分露于绣面上方),左手完全松线,绣面上方的丝线就会打结从而形成一个精致的小珠即“点珠”。在实际按点珠针法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在拉线的过程中,拉线不宜过紧,避免拉线过紧而破坏绣面;同时,绣针刺穿过绣面时,应尽量保证绣针与绣面呈垂直状;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应当保证穿入绣针针孔中的丝线一端自始至终连接在绣针针孔中。2、绣针刺穿过绣面时,绣针会有绣面上留下一个穿透性的针孔,丝线在该针孔中穿过,第一步、第四步及第五步中所述的“出线位置”,并非是指该穿透性的针孔,而是指绣面上偏离该针孔一定距离的位置,偏离该针孔的距离至少为一根绣面绣料的纱线,也可以是多根绣成纱线,但不宜过多,一般偏离二至五根纱线的距离,保证纱线能阻挡丝线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刺绣的点珠针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n第一步,固定线位:将丝线的一端穿入绣针上的针孔中使丝线与绣针连接;根据所需刺绣的绣品图样,在平铺的绣面上找一个适当的地方作为开始刺绣的起始点,在该起始点将绣针的针尖从绣面上方往下刺穿过绣面,再在绣面下方拉扯丝线使绣面上方的丝线末端只留下一个线尾;然后将绣针在距起始点一定距离位置由绣面下方往上刺穿过绣面,拉线到底,再在该绣面上方的出线位置将绣针再由上往下再次刺穿过绣面,在绣面下方向下拉丝线直到不能拉动;/n第二步,右手在绣面下方将绣针由下往上刺穿过绣面,左手在绣面上方将绣针及丝线往上抽出绣面,并将丝线扯紧至其无法再向上抽出绣面;/n第三步,双手均移至绣面上方,左手拿住绣针后段并使其针尖朝上,右手拿住绣面与绣针之间连接丝线的中间段并将绣面与右手间的丝线在绣针的前段顺时针绕绣针一圈或多圈,再右手用力拉住丝线,使丝线缠绕在绣针前段上;/n第四步,左手拿住绣针并翻转,使缠绕有丝线的绣针针尖一端朝下,并从丝线在绣面上方的出线位置由上往下刺穿过绣面;/n第五步,左手从绣面下方往下拉绣针及丝线,右手在绣面上方继续拿住露于绣面上方的丝线,并随着丝线被向绣面下方下拉而右手缓慢向出线位置移动、松线,直到左手将露于绣面上方的丝线拉到最底部,左手完全松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刺绣的点珠针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第一步,固定线位:将丝线的一端穿入绣针上的针孔中使丝线与绣针连接;根据所需刺绣的绣品图样,在平铺的绣面上找一个适当的地方作为开始刺绣的起始点,在该起始点将绣针的针尖从绣面上方往下刺穿过绣面,再在绣面下方拉扯丝线使绣面上方的丝线末端只留下一个线尾;然后将绣针在距起始点一定距离位置由绣面下方往上刺穿过绣面,拉线到底,再在该绣面上方的出线位置将绣针再由上往下再次刺穿过绣面,在绣面下方向下拉丝线直到不能拉动;
第二步,右手在绣面下方将绣针由下往上刺穿过绣面,左手在绣面上方将绣针及丝线往上抽出绣面,并将丝线扯紧至其无法再向上抽出绣面;
第三步,双手均移至绣面上方,左手拿住绣针后段并使其针尖朝上,右手拿住绣面与绣针之间连接丝线的中间段并将绣面与右手间的丝线在绣针的前段顺时针绕绣针一圈或多圈,再右手用力拉住丝线,使丝线缠绕在绣针前段上;
第四步,左手拿住绣针并翻转,使缠绕有丝线的绣针针尖一端朝下,并从丝线在绣面上方的出线位置由上往下刺穿过绣面;
第五步,左手从绣面下方往下拉绣针及丝线,右手在绣面上方继续拿住露于绣面上方的丝线,并随着丝线被向绣面下方下拉而右手缓慢向出线位置移动、松线,直到左手将露于绣面上方的丝线拉到最底部,左手完全松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刺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雅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湘女湘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